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兒童堅持游泳三個月的變化(小孩為什么天生會)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為什么小孩天生就會“游泳”,甚至有的直接在水里出生?長大了反而不會游泳?
近年來,不少經濟條件好的父母,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游泳。寶寶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水里撲騰,還睜著兩只水靈靈的大眼睛,為什么這娃小小年紀就能成為“游泳健將”呢?

有人會覺得嬰兒從小在羊水里長大,天生會游泳也很正常,事實卻并非如此。一方面,人的密度本身就比水略小,放松肌肉以后即使不會游泳,也能在水中浮起來。而嬰兒對水沒有恐懼心理,在水里放松更容易浮起來。

另一方面新生兒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領,——游泳反射。只要把新生兒俯臥在水里,他就會協調自己的四肢,作出類似游泳的動作。這是因為3個月以內的嬰兒,喉嚨里有一個特殊的瓣膜,你給他扔到水里瓣膜就會自動關閉氣道。防止嬰兒嗆水,讓嬰兒在水上懸浮1分鐘左右,可以增加嬰兒被搶救的機會。

此外,在喝奶的時候瓣膜還能防止嗆奶,嬰兒在水里的時候。不會主動呼吸或憋氣也不會吐泡泡,就是一種求生的本能。等到孩子半歲以后,這個瓣膜就會慢慢退化,到1歲基本上就沒有了。所以嬰兒并不是真的會游泳,接下來重點來了。

嬰兒天生會游泳,就算扔進水里也不會淹死?這個謠言究竟騙了多少人。
2020年9月浙江溫州,一個嬰兒在游泳館溺水,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身體脫離游泳圈在水池掙扎了將近3分鐘。事發當時工作人員去吃飯,孩子母親在外面玩手機,經過周圍家長的提醒,工作人員才把孩子撈上來急救,并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住院1星期后才撿回一條命,視頻曝光以后,讓無數當父母的網友既揪心又憤怒。

其實嬰兒游泳不光會造成溺水風險,即使帶著游泳圈,也會給孩子帶來危害。
2020年11月,湖南株洲一名女嬰,在外婆和媽媽的看管下,帶著脖圈游泳游了10幾分鐘。解開游泳圈時孩子的脖子上存在勒痕,但是孩子當時沒有任何反應,家長以為她只是睡著了。等到父親回來的時候才發現女兒臉色蒼白,不會哭也不會動,才把孩子送到醫院搶救。結果因為孩子缺氧的時間過長,腦部出現了不可逆的嚴重損傷,最終不幸離世。

要知道,嬰兒游泳的頸圈并不適合每個人。一旦孩子佩戴時壓迫到氣管,就會阻礙孩子正常呼吸,如果直接壓迫頸動脈竇,還可能導致孩子窒息休克,甚至失去生命。很多小伙伴小時候都沒學游泳,現在照樣活的好好的。小V哥實在不理解,這些非得讓孩子學游泳的父母是咋想的,最后一個問題。

為什么國外流行孕婦在水下產子?難道不怕孩子溺水嗎?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水下分娩全過程。孕婦簽署知情同意書以后,宮口開到5分鐘左右,就可以進入溫水池里,選擇自己喜歡的姿勢自然分娩。因為在熱水當中人會消耗比較多的水分,所以需要及時喝水或果汁補充水分。

如果超過2個小時還沒生出來,就要離開水池休息一下,并且由專業醫生檢查孕婦的身體狀況。等寶寶從水中分娩出來以后,醫護人員就會一把把孩子從水中撈起,然后剪斷臍帶。而剩下的胎盤則需要產婦到產床上分娩,然后檢查有沒有傷口需要縫合。

看到這有人要問了,孩子出生時候不會嗆水嗎?其實寶寶出生以后并不會馬上自主呼吸,只有當臍帶剪斷以后,受到溫度比較低的空氣刺激時,寶寶的呼吸才會建立起來,這個過程可能長達數十秒。所以一般只要及時把孩子撈出來,孩子就不會嗆水。

而水下分娩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一定程度減輕產婦的痛苦。
1、溫水能夠幫助產婦放松,減輕身體的疼痛感
2、水的浮力可以支撐身體,防止肌肉緊張過度消耗體力
3、在溫水的協調下,產婦生產間歇可以得到一定放松
2020年,謝依霖就是在水下產下二胎,不過水下分娩并不適合所有人,還存在一定風險,在國內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如果有條件,你會愿意嘗試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