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兒童個子矮小瘦弱脾胃弱(小孩身材矮小形體消瘦)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疳積
是以精神不振、面黃肌瘦、毛發焦枯、肚大青筋、不想吃飯和大便稀薄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疾病,多見于1~5歲兒童。
積滯是由于乳食內積,脾胃功能受損而引起的胃腸道疾病,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表現。
疳積是積滯進一步加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除了消化道癥狀,還伴有形體消瘦、毛發稀疏等。所以古書中有“
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的說法。
小兒疳積的藥膳食療原則就是消食導滯,健脾益氣,根據不同階段,調理的側重點也不同。
對于氣血不足,身材矮小,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毛發干枯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專家推薦海馬燉瘦肉、歸參鱔魚湯。
海馬燉瘦肉
原料:小海馬1對,山藥50g,瘦肉50g。

海馬 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制法:將海馬稍浸泡,切成粗段(長約0.5cm),瘦肉切小塊,與山藥共置入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少許食鹽調味。
用法:喝湯吃肉。
功效:
海馬咸甘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腎壯陽、散結消腫;
山藥甘平,歸肺、脾、腎經,功能補脾養胃,生津潤肺,補腎澀精;
瘦肉甘平,歸脾、肝、腎經,功能補中益氣,豐肌體,生津液,潤腸胃,強壯身體。
合用則補氣益血消積。
適應證:氣血不足,身材矮小,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毛發干枯。
適用年齡:1歲以上兒童。
歸參鱔魚湯
原料:鱔魚300g,當歸10g,黨參10g,大蔥10g,生姜10g。

黨參 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制法:鱔魚洗凈切段,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共放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煮開后去浮沫,小火燉煮1小時,撈出藥包,加蔥、姜、食鹽調味,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吃肉喝湯。
功效:
鱔魚甘溫,歸肝、脾、腎經,功能補益肝腎、祛風除濕、溫脾止瀉;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功能活血補血,潤腸通便;
黨參甘平,歸肺、脾經,功能補脾益肺,生津養血;
大蔥辛微溫,歸肺、胃經,功能健胃促消化;
生姜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功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合用則補氣養血消積。
適應證:氣血不足,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毛發干枯。
適用年齡:1歲以上兒童。
對于胃口差,腹脹便溏,體弱乏力,舌淡,苔薄白者,推薦小米山藥粥。
小米山藥粥
原料:小米50g,鮮山藥100g,白糖適量。

制法:將山藥洗凈,去皮切片,與小米共煮成粥。
用法:每早溫服1次,可加適量白糖調味,服1~2周。
功效:
小米甘咸,歸脾、腎、胃經,功能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
山藥甘平,歸肺、脾、腎經,功能補脾養胃,生津潤肺,補腎澀精。
合用則益氣健脾消積。
適應證:胃口差,腹脹便溏,體弱乏力,舌淡,苔薄白。
適用年齡:1歲以上兒童?!?/p>
參考文獻:
許華.藥膳食療育兒壯[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來源:本文綜合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指導:兒科主任中醫師、教授 許華,作者:兒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歐陽學認】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