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設計師必學的書單(設計之書工作枯燥)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又是一個加班的晚上,辦公室只剩下你獨自整理明天的會議材料。你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打印文件,用回形針和鳳尾夾分門別類整理好,在便利貼上寫下會議的時間、參會人員和注意事項。認真檢查每一份文件,確定沒有遺漏,沒有錯誤。
終于搞定所有工作,你揉揉酸脹的眼睛,卻沒有想象中完成工作的喜悅。你麻木地整理著桌子上散落的回形針、鳳尾夾,突然有點想哭。你突然發現,自己似乎跟這些小東西沒什么兩樣,不過是一個隨時可以被替代的小工具。從什么時候起,人生似乎變成了同義反復,坐在壓抑的辦公室里,做著枯燥而乏味的瑣碎工作。

我們渴望偉大,但生來平凡。
但是,你知道嗎?你以為平常的這些小物件,鳳尾夾、回形針和便利貼都是偉大的設計哦。
英國費頓出版社,集合5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各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精選過去近 400 年,產品設計史上最富有創意、美感和影響力的 500 件產品,匯編成一本《設計之書》。這本書里,有我們熟知的,兼具高科技與美感的,如蘋果、戴森的產品。但更多的是一些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實用小物,鳳尾夾、便利貼、回形針、拉鏈、臺燈等等。

《設計之書》封面
以前總以為偉大的設計,是要震撼整個人類,改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但是,這些日常的小物件,也許技術含量不是那么高,但它們實實在在提升了我們的家居、辦公和公共環境。想象一下,如果工作中沒有這些小物件的場景,就可以感受到它們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而它們的設計理念里,蘊藏著深厚的智慧,可以幫助我們去設計我們的人生。
一、鳳尾夾:設計源于需求,設計人生源于定義需求小學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再用過鋼筆。我對鋼筆的印象,始終停留在,衣袖上黑黢黢的墨跡。直到大學畢業那年,姐姐送了我一支墨囊的鋼筆。這是什么神仙設計!我又重新愛上了鋼筆。在從不方便到方便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這種設計的偉大。但是,我們生活中很多給我們帶來巨大改變的好物,由于太日常了,我們很難去體會到其精妙之處。

來源:《設計之書》
在《設計之書》里,你會發現很多設計,都是源于不方便產生的需求。鳳尾夾的發明者 Louis E. Baltzey,是一位作家的兒子。傳統的手稿裝訂是在紙張上打孔,然后穿線固定在一起,如果想增減頁面,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重新裝訂。為了將松散的紙張固定在一起,還能比較靈活地增減紙張,Louis E. Baltzey發明了鳳尾夾,流傳至今,并被廣泛使用。
看,有些時候,偉大的發明并不是那么驚天動地,但他們的出現,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不方便。不方便之處,就是需求之在,設計就是要滿足需求。
我們似乎總是為生活而焦慮,有時候會問自己,「怎么把自己的生活過成這個樣子?」「難道我的一生就是這樣了么?」。我們很容易就能感知到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但是卻無力去解決。是不是我們對問題的定義出了問題呢?
比如,當我們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時,真的是工作出了問題么?換一份更好的工作,就能解決問題么?通常我們會以自己缺少的東西來定義需求。你是否會更深入問一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工作呢?你工作的意義是什么呢?問題的關鍵并不在換工作,而在于你想通過工作得到什么,也就是你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人生設計的關鍵,就是重新定義問題,只有發現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這個世界上有各種聲音縈繞在我們耳邊,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些聲音不同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與我們內心真正的需求相悖,或者我們的能力無法達到這些需求時,我們就會痛苦。
設計師會想象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東西,然后去建造,進而改變世界。你也可以這樣做——你可以想象一種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或者生活,然后據此塑造一個未來的你,進而改變你的生活。如果你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你熱愛目前的狀態,那么人生設計也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因此,我們要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甚至可以想象一些本不存在的東西,去構建自己的理想生活,以此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當重新定義需求后,就會發現,沒有完美的唯一的活法,人生本來就是開放式的多次設計的體驗。
二、回形針:少即是多,專注創造價值回形針,我們似乎很難把它與設計掛上鉤,不就是一根鋼絲彎兩圈么?但是這本《設計之書》里卻收錄了如此簡單,甚至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回形針。因為,這一設計簡單到近乎完美,以至于后人幾乎找不到什么改進空間。
來源:《設計之書》
在1899年挪威發明家John Vaale,回形針的發明專利申請書中,對回形針的描述是「用一段可彎曲的材料(比如金屬絲)擰成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狀的環,且整體微端與起始端并列,但朝向不同方向」。
在John Vaaler之前,其實已經有人注冊過類似的專利,在John Vaaler之后,也還有不少工程師、設計師、木匠、甚至學者,都對回形針的形狀、生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但是我們現在使用最廣泛的依舊是John Vaale發明的那個樣子,只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慢慢演變成如今的最佳尺寸,總長9.85cm、直徑0.08cm。這一尺寸能保證彈力和耐用性的同時,產生恰到好處的張力。
設計的減法是集中于本質,剔除所有不必要的元素。
人生的設計,也不過是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匆匆忙忙,閑暇之下發現生活過得一團糟,我們被生活的壓力逼迫的喘不過氣來,我們總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地方要花錢,太多的目標想達到,但是時間、金錢、精力總是不夠。
當你的時間被各種事情填滿,當你被生活和工作壓得喘不過氣時。為自己按下暫停鍵,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剔除不必要的事情,少做點事,將更多的時間和經歷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生活總是復雜而混亂的,你不可能擁有全部,只能選擇最重要的。
三、便利貼:意外出奇跡,擁抱不確定性日劇《我,到點下班》的女主東山結衣,能每天高效完成工作,堅持到點準時下班的秘訣之一,就是便利貼。她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當日需處理的工作,并按照重要性和緊急性,排好順序,貼在電腦邊緣,每解決一件就會撕掉一張便利貼,有條不紊,效率奇高。
《我,到點下班》劇照
這些小小的紙片,不僅能夠幫我們職場人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給其專利所屬的3M公司,帶來每年超過10億美金的銷售額。但是,你知道嗎?如此天才的創意,最初源于一次意外。
3M公司的Silver博士在研發超強粘合劑的實驗中,由于無意中改變了試劑的比例,制出了一種很弱但可重復使用的粘合劑。盡管Silver博士堅持自己的發明是有用的,但他并沒有找到好的使用方式,于是被管理層束之高閣。
來源:《設計之書》
直到另一位化學家Fry博士了解到這種新型的粘合劑,這位Fry博士是教堂唱詩班的成員,他在唱詩班練習的過程中,需要用一些紙片作書簽,但是紙片總是掉,他總是找不到歌詞。他試著用新型的粘合劑將書簽貼在歌詞本上,發現非常好用,不僅不會掉,而且撕下了后也不會損壞他的歌詞本。于是,他又做了一些改進之后,把新書簽發給同事使用,反響很好。在經過艱難的初期市場后,便利貼風靡全球。
飛速發展的時代,讓人焦慮,甚至暈眩。比起上一輩穩定的生活,我們的未來在一片迷霧當中。我們害怕去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害怕人生中的哪怕一丁點兒意外,我們擔心一不小心就偏離了所謂正確的道路,但是哪有什么正確的道路。
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任正非
不確定性始終存在,如果過于追求安全感,大概率會被時間的洪流沖垮。我們能做的,不是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尋一個可以永遠不變的位置,而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有能力去應對環境的變化,甚至在不確定性中發現機遇,讓不確定性成為自己的助力。
你的人生是工業品,還是藝術品?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工程學,是按照既定的目標和流程來制造產品。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目標是明確且同質的,過程是存在著最優方案和流程的。而這本《設計之書》里的藝術品,讓我們看到,設計面對的是未知,沒有唯一正確的目標和道路。將創新作為一種推導方式,重新定義問題,找到盡可能多的選擇,選擇一個方向進行快速試錯,知道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專注其中,直到成功。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5584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