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怎么邊打工邊升本(你可真敢開口要)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在頭條看見彼此#隨著大學生們數量的增多,企業的可選擇性也更大。在學歷不斷被稀釋的當下,如果沒有名校學歷的加持,在面試時也無法獲得主動權。
企業招聘,尤其是一些小型企業,不像事業單位或者國有企業,會在招聘時直接告訴大學生們相關的福利待遇。相反,私企一般沒有太復雜的筆試考核,直接就是填完簡歷安排面試。并在與面試者的交流中,確定是否錄用。
面試是大學生們求職的必然經歷,不論是校招,還是社會招聘。要想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除了要有足夠的學歷和能力外,面試時的綜合表現也是企業衡量的標準之一。相對應的,與面試官的交流,也有一定的技巧。
一名大學生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歷。他進行的是網上面試,雖然前期溝通都很順利,但最后卻因為回答了內心真實的期望薪資,最后被拒絕。

該網友畢業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與985、211等名校自然無法相提并論,但自己好歹也是本科學歷,與大專生相比,他自認為還是有優勢的。況且,他對自己的綜合能力也比較自信,所以在面試官詢問期望薪資時,他并未做思考,直接就回答了內心的真實想法:6000-8000。
沒想到面試官卻一點兒面子都沒給,直接回懟道“你一個三流大學畢業的二本,你要這么多?你是真敢開口啊”。隨后的結果可想而知,面試官以不適合為由拒絕錄用。
三流大學畢業的二本生,正常應該拿到多少工資呢?6000 是天方夜譚嗎?面試被拒,是很常見的事情。即使是求職者的表現讓面試官極為不滿意,但一般也不會當著面試官的面兒直接開懟,尤其是像該面試官這種赤裸裸的嘲諷。
學歷只是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如果公司在招聘時并未特別要求院校類型,那就不應該存在這么明顯的歧視行為。再者,即使是985名校生,也有找不到理想工作的,不應該一棍子打死。

那么二本生的畢業薪資到底是多少呢?要6000 真的多嗎?其實這個要分崗位、分地域,如果是在發達地區,且專業性要求更強的崗位,這個應該是差不多的薪資范圍,畢竟再降一檔就是4000-6000了。
但如果只是在中小型城市,且工作的可替代性更強,這個工資檔位確實有點兒高。企業如果能提供這個工資,完全可以招聘更高學歷的人才,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但不管怎樣,面試官直接嘲諷該學生的行為,也失了HR的風范。
面試是一項非常考驗人能力的環節,大學生在面試時的狀態、語氣等都會影響面試官對求職者的判斷。尤其是和面試官互答互問環節,更要注意技巧,既不夸大,也不妄自菲薄。
尤其是面對薪資問題時,這是最敏感的話題之一。求職者當然希望工資越高越好,而企業卻希望以最低的勞動成本招到最合適的人。如果回答過高,則會被認為狂妄自大,萬一被HR直接拒絕,就得不償失了。

但如果降低身價,回答得太低,也會讓面試官懷疑你的能力是否能勝任,或者是對過往工作產生質疑。正確的做法是確定自己內心可接受的最低薪資,然后根據市場行情,往上加1000-2000,這樣就給了企業和自己一個緩沖空間。
此外,面試時如果讓求職者向面試官提問,盡量不要直接說“沒有問題”,也不要問關于薪資、加班的問題,因為如果決定錄用,這些東西自然會在簽訂就業合同時詳細告知。大學生們應該關注企業內部培訓、員工晉升等方向的問題,既能了解日后的發展前景,也能讓面試官看到求職者的上進心。

筆者寄語:無論是二本生還是名校畢業生,學歷只是一塊兒敲門磚,至于敲哪個門,就需要根據學生自己的定位來看。進入職場后,更加看重的還是個人的業務能力。所以大學生們還是在保證個人技能的同時,盡可能地提高學歷水平。畢竟,學歷越高,可選擇性空間也更廣,在跟面試官交流時,也更有底氣,不至于因學歷問題被人直接開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