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職場>老爸把工作辭了去擺攤(辭掉工作去歌舞廳彈琴)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陸琦和侄兒
陸琦,197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作曲人。
講述 陸琦
主筆 牛牛
01 辭掉工作,去歌舞廳彈琴1991年,我19歲,在城站邊的“云天電器”門市部上班。
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去西湖邊的“葡萄園”舞廳。
這是我第一次去歌舞廳,感覺蠻新奇的。舞臺上有樂隊演出,朋友們都去跳舞了,我一個人跑到舞臺邊,看樂隊演奏。
我問鍵盤手,我就站在邊上看看,行不行?
他說,可以的。
我看了一會發(fā)現(xiàn),他好像彈得還沒我好。
我就想了,我能不能來歌舞廳彈琴呢?我一個男人家,在門市部站柜臺,一個月也就一兩百塊錢,還不如來這里彈琴呢。
回家后,我沒敢和我爸說,他肯定要罵我的。我和媽媽說了,她說可以的,還告訴我說,我們有個隔壁鄰居,是在歌舞廳里打鼓的。
在鄰居的介紹下,我正式出道。
第一次演出,在東海賓館的歌舞廳。
我彈一首《酒醉的探戈》,還出洋相了。這首曲子彈到一半,節(jié)奏要變的,我就按平時的彈法,直接把節(jié)奏變了。
但人家在舞池里跳舞,要同一個節(jié)奏的。我把節(jié)奏一變,人家腳步就亂了。有些人就走開了,有些人在下面直接開罵了。
老板蠻寬容的,說我彈得不錯,沒經(jīng)驗不要緊的,多彈彈就會了。
我白天在門市部上班,晚上來歌舞廳彈琴。晚上演奏一場,工資是15塊,后來漲到30塊。
彈了一段時間,歌舞廳又開了下午場、上午場,后半夜也有了。我干脆辭去了門市部的工作,全職在歌舞廳彈琴了。
杭州很多歌舞廳我都去演出過,文化中心、晚秋、豐樂、藍(lán)色地帶。
有些歌舞廳是有琴的,有些要自己帶琴。
有一次,我在教工路的一家賓館,看到有樂器展覽,里面擺著一臺合成器。這臺琴自帶編曲功能,有16軌,正是我想要的。
我問主辦方,我很想買這臺琴,哪里有得賣。
他說,現(xiàn)在只是展示,要買得過幾個月。
我說,我要的很急。
他說,要不你把這臺樣琴買去吧,一萬九千塊。
我馬上回家,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一萬塊錢,我媽又貼了我?guī)浊K。我揣著一大把錢跑去展廳,把琴買回來了。
琴買回來,因為是樣琴,沒有發(fā)票的,還是被我爸說了一頓。
他說,萬一琴壞了修都沒地方修。他又叫來我小伯伯,召開家庭會議。
我爸,小伯伯和我,三個人在客廳里談了一晚上。他們都勸我不要做音樂了,找個單位回去上班,做音樂是不務(wù)正業(yè),做不出山的。
我默不作聲,我心里知道,音樂是我喜歡。

我和音樂的故事,得從我小時光說起。
我蠻“捏挫”(調(diào)皮)的。第一天去幼兒園,小朋友要午睡,我不肯睡,老師罰我站墻壁,我用手把幼兒園的墻扣得一塌糊涂。讀了一天,就回來了。

我媽是杭州軸承廠的電工。我小學(xué)放暑假,媽媽帶我一起去單位。廠里有辦暑假班,我去上課,她下午四點鐘來接我。
教室里有一臺風(fēng)琴,其他伢兒搭積木,做游戲,我在彈風(fēng)琴。我沒學(xué)過風(fēng)琴,都是憑感覺彈的。
我家里有一臺唱片機(jī),放《上海灘》、《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我聽過兩三遍,就能用“哆來咪發(fā)唆”哼出來,第二天去教室,就在風(fēng)琴上彈出來了。
我喜歡玩泥巴,手弄得“墨冊鐵黑”,母親拿個板刷兒,給我洗手。
板刷很硬的,刷起來很痛。我和媽媽說:你輕一點,我還要去彈琴的。

我和媽媽在紅太陽(武林廣場)
讀初中的時候,我第一次有了寫歌的想法。
我有個男同學(xué),坐在我后面。他長相清秀,留著個平頭,人蠻瘦的。他和我成績差不多,都是班級里中下水平,老師都不管我們的。
這個人癡迷唱歌。我坐在他前面,天天聽到他唱。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一邊唱,一邊還要搖搖頭。
下課唱就算了,這老兄上課也唱。老師在上面講,他小聲在下面唱。
“年輕的朋友們我們來相會”
老師不講了,他也沒聲音了,就嘴巴動動,頭搖搖。
我蠻奇怪的,這個人介個(怎么)有噶許多(那么多)歌好唱的?
說實話,他唱的還蠻不錯的。他還有一本歌詞本,上面都是他經(jīng)常唱的歌。
我和他說,要么以后我來寫,你來唱吧。
他說,好的。
我想想簡單的,以為寫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等坐下來,真的要寫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不知道怎么寫了。一首歌沒寫出來,初中就畢業(yè)了。

初中的搭檔,一次沒合作就散伙了。
1987年,我考進(jìn)杭州延安中學(xué),又找到了新搭檔。
我其他科目成績很差的,只有語文好,考了班里的第二名。考第一的叫郭建綱,坐在我后面,我是語文課代表,他是宣傳委員。
我們倆經(jīng)常比拼的,放了學(xué),騎自行車比賽。
有一次,休息的時候,他問我,喜歡什么?
我說,喜歡音樂,想自己寫歌。
他說喜歡策劃,跟我說:我們不能虛度光陰,這樣吧,我們都學(xué)起來,你去買書學(xué)作曲,我去買書學(xué)策劃。以后你來寫歌,我?guī)湍悴邉潯?/p>
我覺得他說得蠻好的。我馬上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李重光的《基礎(chǔ)樂理》,一本《作曲技法》,正式開始學(xué)音樂。
作曲要有樂器的,我家有臺揚琴,我敲敲打打。后來書上又說,最好是鍵盤樂器,我和媽媽說了。她花了一千多塊,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臺電子琴。
我一邊學(xué),一邊嘗試著作曲。
我喜歡聽人講故事,這是我的靈感來源。
不過大部分都是愛情故事。男同學(xué)失戀了,來找我傾訴。要么就是男同學(xué)寫了一首詞,讓我?guī)退髑f要送給女朋友的。
有一次,郭建綱來找我,他說想到一個絕妙的點子:
有很多老歌,是很好聽的,比如《紅梅贊》《我們走在大路上》。但都是用民樂器伴奏。我們能不能把老歌收集起來,重新編曲,用年輕人喜歡的,爵士鼓、吉他、貝斯來演奏?
這個創(chuàng)意太好了,我也很興奮,覺得有很多事好做。
但難度是很大的,我剛開始學(xué)作曲,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我只能一邊學(xué)習(xí),一邊嘗試。事情進(jìn)展很緩慢。
沒想到才過兩三個月,郭建綱和我說,我們想做的磁帶,市場上已經(jīng)有賣了。
我和郭建綱都有點不甘心,覺得我們的創(chuàng)意被“剽竊”了。
后來我知道,這盤磁帶的策劃叫趙小源。
前幾年,我經(jīng)朋友介紹,還認(rèn)識了趙小源老師,他是非常有名的音樂人。我和他說了這段往事,大家都覺得挺好玩的。

我和趙小源老師
04 杭州唯一的本土原創(chuàng)樂隊1990年,我高中畢業(yè),去“云天電器”門市部上班。
工作之余,我和朋友組建了“黑白樂隊”,是杭州唯一的本土原創(chuàng)樂隊。
我們在浙大玉泉校區(qū)演出,臺下坐滿了人,北京的樂隊經(jīng)紀(jì)人也來看。
歌是我們自己寫的。我負(fù)責(zé)編曲,歌是姚家治和主唱徐濤寫的。大家覺得我寫的詞太溫柔了,他們不喜歡,他們要搖滾,要嗨。
排練地點在植物園門口,現(xiàn)在售票口的位置,原來有很多房子的,姚家治住在這里。或者去靈峰探梅,那是徐濤的家。
玩樂隊很窮的,大家都沒錢,吃飯就買六七包方便面,煤氣灶上架一個大鐵鍋,方便面全部倒進(jìn)去,一鍋煮來吃。
姚家治家是開小賣部的,我們拿點茶葉蛋、豆腐干,補(bǔ)充營養(yǎng)。
后來,鐘立風(fēng)來了,在樂隊里當(dāng)吉他手。
“黑白樂隊”兩三年就解散了,大家各忙各的了。徐濤去了外地,姚家治上班了,鐘立風(fēng)去北漂了。我也辭了門市部的工作,去歌舞廳演出。
歌舞廳工作是很不穩(wěn)定的,有時候很忙,有時候很空。沒事的時候,我就寫歌,創(chuàng)作了很多歌曲。
1996年,我開啟了北漂之旅。
我?guī)е奈迨自瓌?chuàng)歌曲,去了北京。因為杭州沒有一家唱片公司,我想去北京試試,看自己的作品到底行不行。
我住在前門的一個小單間里,房間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我投了很多唱片公司,都沒有下文。
沒事的時候,我就去故宮玩,或在前門一家肯德基里,坐一個下午。
鐘立風(fēng)已經(jīng)在北京了,他介紹我認(rèn)識了很多做音樂的朋友。
北京的朋友和我說,你的作品都挺不錯的,但是,北京的好作品太多了,想要脫穎而出,你得做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
在北京漂了四五個月,我就回杭州了。這次碰壁,讓我意識到路還很長,我還要再努力一點,寫更多的好作品。

鐘立風(fēng)
05 靈感來的很突然1999年,我進(jìn)入了浙江電視臺錢江頻道。
我們有一個樂隊,一共四個人,我是鍵盤手。那幾年,錢江臺綜藝節(jié)目的現(xiàn)場配樂,都是我們樂隊來做的。
2005年,我離開了電視臺。這時候,我已經(jīng)33歲了。
再去酒吧彈琴?那里工作環(huán)境不好,加上日夜顛倒,對身體不好。我還是想沉下心來,全心全意做音樂。
剛好有個契機(jī)。2002年,我通過網(wǎng)絡(luò)認(rèn)識了歌手陽一。
他有一首歌叫《回來我的愛》特別火,馬路上放的都是這首歌,唱片公司也和他簽約了。陽一邀請我?guī)退觥痘貋砦业膼邸穼]嫛?/p>
我把《回來我的愛》重新編曲,寫了《37度的冰》等一系列歌曲。

陽一
這件事給我很大信心,我覺得是時候了。
2005年,我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名字叫“樂人堂”。
“樂人堂”的名字,還是我高中同學(xué)郭建綱幫我想的。畢業(yè)后,他也實現(xiàn)了夢想,在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里干起了策劃。
2005年,我創(chuàng)作了浙江省志愿者之歌,上海休閑博會歌曲。

2006年,有位客戶來找我,我們約在外文書店邊上見面。
他說,動畫片《快樂星貓》征集主題曲,讓我寫一首。他要的很急。我們下午見面,他馬上把資料發(fā)給我,第二天晚上就要給他。
我聯(lián)系了我的搭檔莊錦斌,讓他寫詞。晚上他就寫完發(fā)給我了。
我坐在座位上,彈弄了很久,怎么都沒靈感,干脆睡覺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騎著自行車,從城東一路騎到西湖邊。沿著北山街從東往西騎,我一邊騎,一邊哼歌兒。
歌一晚上沒憋出來,但歌詞已經(jīng)背得蠻熟練了。我騎到“葡萄園”歌舞廳附近的時候,莫名其妙就唱出來了。
“我是一只貓,快樂的星貓,周圍冒氣泡,音樂的符號……”
我馬上掉頭回家,把曲子寫了出來。
我們這首歌通過了。后來,《快樂星貓》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主題曲《快樂星貓》成了很多小朋友都會唱的歌曲。
我有很多歌,都是這樣來的。先對歌曲有個大致的感覺,然后在生活的某一個場景里,旋律就會涌現(xiàn)出來的,非常神奇。
2016年杭州舉辦G20,我寫了一首《最美杭州》。
這首歌是我在健身房譜曲的。我在跑步機(jī)上走路減肥,一步一步,走得很有節(jié)奏,感覺就來了,旋律很流暢就出來了。
我們找來了一百多位杭州老百姓,一起演唱這首歌:
最美杭州,請你來到我身邊,
愛在山水間,依偎過就留念;
最美杭州,是天堂更是人間,
西子好姑娘,就等你來相牽。

還有一次,我做夢寫了首歌。
夢里我來到一個古村,都是徽派建筑。
我推開老舊的木門,里面是一個四方的天井。對面的屋檐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正坐在椅子上,她穿著一襲白衣,手上拿著一把二胡。
二胡的旋律,在整個空間里回蕩。
院落里還有老人和小孩,圍坐在一起欣賞著音樂。
我聽得如癡如醉,如夢如幻。
如此美妙的音樂,一定要把它記下來!
我想盡辦法從夢中醒來。我還怕忘記,一邊哼唱著旋律,一邊從床上起來,找來筆和紙,把這段旋律記了下來。
寫完后,我看了下時間,凌晨三點。
天亮后,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完成了整首曲子。我找了繆靜文老師填詞,她寫了一首《拾得夢》。詞寫的很好,但我聽了幾遍,還是覺得純音樂好聽。
我把曲子取名為《西湖遺夢》,是一首古風(fēng)歌曲。我覺得很符合南宋的感覺,我從小喜歡南宋文化,一直想創(chuàng)作南宋風(fēng)格的歌曲。
除了《西湖遺夢》,我又寫了另外三首《春暖花開》《繁華時光》《故國煙云》,一共四個篇章,作為“南宋組曲”。
我和幾個朋友成立了“禾樂坊”古風(fēng)樂團(tuán)。下個月,我們會在杭州圖書館演奏完整版的“南宋組曲”,歡迎大家來聽。
07 把生活唱成歌2017年,我和引子老師合作了“小眼睛看大杭州”專輯。
我們每年做一期,有不同的主題,比如“杭州古詩詞”“杭州環(huán)保”“杭州童謠”,我們創(chuàng)作歌曲童謠,讓孩子們來演唱。
今年主題是“亞運會”,我們以杭州的地名寫了《競舟路》《少年宮練武場》《游泳巷》《射潮路》等作品。
很多認(rèn)識我的朋友,都說我:陸琦,你這個人蠻發(fā)魘(好玩)的。
大家覺得我好玩,我就想做點事情,讓大家開心一點。去年,我開始做“杭州陸哥”系列,用杭州話把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唱出來。

生意開張的
有一天,女兒要吃蔥煎饅頭,我清個老早爬起來,出去買。
走到外面,發(fā)現(xiàn)原來弄堂口的早餐店關(guān)門了。我跑過凱旋路,采菱路,雙菱路,慶春路,一路找過去,終于找到一家。
一看手表已經(jīng)快過了半個小時,女兒上學(xué)都要遲到的。
我寫了一首《買蔥煎饅頭》,記錄下生活。

還有一次,我去買“南方大包”,門口人山人海。
我不小心撞到個吃大包的大伯,饅頭里的肉,掉在地上了。大伯說我火赤郎當(dāng),是個“阿陸頭”。我又寫了首《南方大包》,吐槽一下。
今年母親節(jié),我寫了一首《姆媽》,送給我媽媽。
記得小時光,我媽喜歡唱越劇。
她唱的是“尹派”,年輕時考上了越劇團(tuán),但我外公外婆只有她一個女兒,就沒讓她走戲曲這條路。但越劇的愛好她保持了下來。
母親在家里擦地板、換床單的時候,總要唱上一曲《桑園訪妻》。我搬個骨排凳坐在邊上,看我的小人書。

我姆媽
我媽前幾年走了,她最后對我說的一句話是,叫我注意身體,要多做好事。
我非常感謝媽媽,我一路走來,媽媽一直是最支持我的,沒有她我走不到今天。我把自己對媽媽的感恩,寫在歌里唱出來:
小時光她教我寫字,一筆一劃,要我寫的方方正正,說里面有做人的大道理。
成年了我媽教我做事認(rèn)認(rèn)真真,自己吃虧一點不要緊,說男子漢要有擔(dān)當(dāng)。
媽媽教了我很多,一直到她頭發(fā)白了,臉上有皺紋了。

我還寫了一首《跟爸爸一道去耍子兒》:
小時光,爸爸把我放在他廿八寸自行車后面,帶我去天香樓吃糖醋排骨,我坐在自行車后面,開心地笑。爸爸是大人,我是小孩。
現(xiàn)在,跟爸爸一道去耍子兒,我把牢方向,爸爸坐車子后頭。
我說帶他去沒去過的地方耍子兒,爸爸坐在后面開心地笑。
時光過得太快,我變大人的,爸爸倒像小伢兒的。
……
網(wǎng)友們聽了說很有感觸,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對我來說,我的作品能帶給大家歡笑與感動,這是我最開心的事。

認(rèn)識陸琦是2019年,丑故事發(fā)了《曠世戀情:我穿越半個世紀(jì),終于找到你》。陸琦看完很感動,把其中的一首《臨行》進(jìn)行譜曲,并演唱了出來。
我一直關(guān)注陸琦,他經(jīng)常會創(chuàng)作一些杭州話歌曲,歌曲貼近生活,又很好玩。我相信,寫出這些歌曲的人,一定也很“發(fā)魘”。
7月17日,我和陸琦在他的音樂工作室見面。
工作室位于原江干區(qū)文化館3樓,進(jìn)門是一個小客廳,再往里走,是錄音棚和工作間。陸琦介紹說,他是2017年來這里的。
陸琦說,前幾天他去富陽玩了一下,剛回來。這兩天,他老接到健身房的電話,催他去鍛煉身體,健身卡辦了好幾年,但最近一次,還是去年。
我表示和他“同命相連”,哈哈。

陸琦讀初中的時候,還說過兩年相聲。
有一次班會活動,老師知道陸琦會說相聲,叫他上講臺來一段。陸琦就去隔壁班,找來了他的搭檔,一起表演。
陸琦緊張得不行,講到一半,突然忘詞,愣在講臺上。
按現(xiàn)在的說法,這叫“社會性死亡”了。
同學(xué)們哄堂大笑,老師趕緊打圓場說,謝謝陸琦同學(xué)的表演,他第一次演出,沒經(jīng)驗,大家給他一點掌聲鼓勵吧。
下來后,陸琦和同學(xué)說:不好意思,剛在上面忘詞了。
沒想到,同學(xué)和他說:忘詞不要緊的,主要是你的普通話也不太標(biāo)準(zhǔn)。
“這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陸琦備受打擊,于是放棄了說相聲,又回到音樂這條路上來了。

-END-
親愛的讀者,覺得文章好看,歡迎關(guān)注丑故事,看更多精彩的生命成長故事。
本文為丑故事首發(fā),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zhuǎn)載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2546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