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胡歌獵場職位(胡歌新劇獵場告訴我們)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人生最無力的時候,就是明明已經(jīng)做好了全力沖刺的準備,卻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參加比賽的資格。在很多人叫囂著“讀書無用論”的時候,低學歷的人已經(jīng)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和整個世界的惡意。今天小編大家伙繼續(xù)分享一下提升學歷的重要性。
看了前段時間開播《獵場》嗎?宣傳海報上,胡歌西裝革履,配上冷峻的神情。在群眾的幻想中,這劇說的肯定是帥哥如何斗智斗勇,迷倒上流社會的名媛們……可看了前幾集,大家懵了。說好的商界精英呢?老胡怎么成了一個張嘴就誆人的小混混?還因為傳銷被抓進去關了幾年?這精英的起點,是不是有點低啊?

混子鄭秋冬和精英覃飛之間,兩個身份的最大差距,是一紙文憑。
其中有兩個場景特別耐人尋味。第一個面試官,恰巧是秋冬名義上的“師弟”。第二個面試官,她竟然是秋冬的“師姐”。面試細節(jié)沒有過多呈現(xiàn),甚至在第二次面試時,秋冬僅憑“簡單介紹母校”,就打動了面試官。很多人覺得這里太草率了,電視劇才敢這么演吧?
這是真實存在的。和我們購物時候會更傾向名牌產(chǎn)品一樣,企業(yè)在招聘時候,品牌效應同樣適用。這也是為什么在多個候選人中,面試官會更傾向自己的校友,或是某些名校出來的學生。
人們習慣于先看見你的成就,再推測你的能力;而不是根據(jù)你的能力,估出你的成就。
盡管大家都忽略了這一點,但職場潛規(guī)則依然起效。

沒有這張北大文憑,秋冬的能力是不值錢的。對啊,條件優(yōu)越的人這么多,人家憑什么重用你?
當然,現(xiàn)實中,一直有“學歷無用論”的調(diào)調(diào)存在,就像那個段子一樣:今天在12306自助取票機取票,聽后面一個老板打電話說:上大學有什么用?我專科畢業(yè),現(xiàn)在還不是混得風生水起,手下一群研究生!我聽了微微一笑,把取票機的語言模式改成了“English”。后來,又有人給這個段子加上了“反轉”:最后,老板的“海歸”秘書幫他取了票……
雖說是個段子,但我卻笑不出來,因為它代表了現(xiàn)在很多人的觀點:學歷再高有什么用?北大出來不是一樣賣豬肉?
研究生讀完不是一樣給專科生打工?且不說這些人喜歡拿個案當真理,去混淆視聽,去“帶節(jié)奏”,影響三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有多可恨,就拿“北大畢業(yè)生賣豬肉”一事來說,背后的故事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那個“賣豬肉的”北大學生,叫陸步軒。當年他從北大畢業(yè)后,去賣豬,被報道后,全國嘩然,無數(shù)人表示鄙視
那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再一次甚囂塵上。但只有陸步軒旁邊賣豬肉的陳生知道:“一個檔口,自己一天賣1.2頭豬,這已經(jīng)算相當了不起了;而這小子居然一天能賣12頭豬,太牛逼了啊。”陳生后來和陸步軒合作成立“屠夫?qū)W校”,再后來,他們開了幾百家連鎖店,陸步軒和陳生雙雙身家過億。

學歷,它就像一張通行證,讓我們有機會選擇到達不同的入口,并被準許進入。
沒有985/211的學歷,可能連入場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么素質(zhì)教育?拿什么來談素質(zhì)教育?
高學歷之所以誘人,當然不只在于分數(shù)。如同林拜在《獵場》里分析的一樣,很多人進入IMBA班真正的目的,并不在學習,而是混圈子:女生想釣高富帥、林拜想挖人才、秋冬想尋求合作……每個人都帶著學習的名義聚在一起,卻抱著各種真正的社交需求。
正因如此,在職場這個大江湖里,企業(yè)以學歷篩選員工,除了方便對能力的評鑒,更看中隱藏在這個人背后的朋友圈資源。
如果你是個普通人,一心想跳出底層,實現(xiàn)階級跨越,別去管什么素質(zhì)教育,不湊熱鬧,沉下心,埋下頭,先拿一張好文憑。因為世界早晚會懲罰不讀書的人!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538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