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人民日報》曾撰文指出,在1988年被媒體報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連他的妻子孫玉芹都說:“沒想到老于搞這么高級的秘密工作。”到底這種“高級的秘密工作”是什么?電視劇《功勛》之《無名英雄于敏》為我們揭開那段熱血沸騰平凡而偉大的歷史。

《無名英雄于敏》劇照
《功勛》之《無名英雄于敏》單元今日開播,沈嚴導演拍的于敏單元很真實,把當年科研人員的艱苦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想到當年于敏院士的感動中國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氣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艷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文字描繪出了于敏院士的不易,《無名英雄于敏》更是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科研人員的艱辛。

于敏扮演者雷佳音
開片就被雷佳音飾演的于敏震撼到了,沒有一點雷佳音的影子,他就是那個樸實無華的“兩彈一星”功勛、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跟隨劇中于敏的腳步來到研究所,小小的辦公室里,黑板是最老式的,書桌上堆滿了演算筆記和資料,沒有儀器,沒有經費,只有我們敬佩的科學院士的一腔熱血,很難想象,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研究出了氫彈。看到劇集中于敏胃疼得直冒汗,也不愿離開工作崗位,只拿蘿卜干充饑止疼時,好心疼,也在同事們知道他胃疼需要食物充饑悄悄給他飯盒里放滿食物時好感動,更在于敏回到家,倪妮飾演的孫玉芹端上一碗粥來給于敏吃,自己和孩子只能吃野菜充饑時感嘆生活的不易與艱辛。孫玉芹晚上餓得睡不著覺,于敏給妻子講做烤鴨的過程哄妻子入睡時不由自主的淚目了。就是在如此艱辛的環境下,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們研究出了令世界震驚的壯舉!

劇中于敏擲地有聲地說出科學不相信權威,科學只相信真理。在講述關于氫彈的構想的時候太燃了,心里充沛著滿滿的自豪感,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在前往真理的征途中,于敏傾其一生鉆研演算,為科研事業獻出了自己最好的年華。而背后妻子玉芹也在默默為家付出,兒子出生的時候于敏不在身邊,玉芹只能咬牙獨自一人去生孩子,于敏趕來對于妻子滿是歉疚的眼神,瞬時間感動了。他是一個凡人,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工作上,世事兩難全,還好他的妻子理解他并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著他。也敬佩科研家屬的不易,獨自一人操持著家里的大小事宜,讓于敏無后顧之憂,不管是科研人員還是科研家屬,都是偉大的。這一點更加凸顯出了《功勛》拍攝的真實,并沒有美化我們的英雄,而是把于敏院士刻畫得有血有肉,熠熠生輝。把角色塑造得更立體、更飽滿且精準地還原了時代氛圍。

這份工作,對于敏來說不僅不會賺到很多錢,還會讓他的功名“消失”。劇中的于敏被鄰居指責不管家,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母親更是埋怨他一問三不知,可想而知那個年代的保密工作者們承受了何種程度的壓力與誤解。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去做了,并為之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像于敏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有的不僅是開拓精神,更有大局觀!歲月流逝,山河璀璨。于老的精神,將萬古流芳。
看著電視劇中的細節,在當時那種保密環境下,科研工作者的愛國絕不是一句口號,那是一種舍身忘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無名英雄于敏》第六集中有一段刻畫入木三分的鏡頭:半夜大家入睡之時,于敏剃了胡子,換上白襯衫,對著桌上的小國旗思緒萬千。當《后出師表》旁白“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話音緩緩落下時,我在屏幕前熱淚盈眶。身為無名英雄,就意味著他們要隱姓埋名,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甚至連家人都無法理解。心中的喜悅、失落、郁悶無法訴說,家人一無所知,甚至產生隔閡與誤解,但令人振奮的是在當時仍然有一批又一批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此。

89歲的于敏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
功成之后的于老,依然在幕后默默無聞,鮮有身影出現在公眾視野。僅有的幾次公開露面,也都是在國家最高榮譽的殿堂。2015年1月,89歲的于敏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坐在輪椅上,華發稀疏,滿臉謙遜祥和。上一次像這般“拋頭露面”,還是1999年,在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并代表23位獲獎科學家發言。對于敏而言,他并不習慣這樣的場合,在隱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處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長逝,享年93歲。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5371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