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如何提高公司凈推薦值(關于員工凈推薦值)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員工凈推薦值(eNPS)是基于NPS系統本身的衍生工具,與NPS的理念和邏輯大致相同,區別是把調查主體由“客戶”轉變為“員工”本文作者對eNPS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提高公司凈推薦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提高公司凈推薦值
一、什么是 eNPS ?員工凈推薦值(eNPS)是基于NPS系統本身的衍生工具,與NPS的理念和邏輯大致相同,區別是把調查主體由“客戶”轉變為“員工”。本文作者對eNPS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員工凈推薦值(Employee Net Promoter Score,簡稱 eNPS),是基于 NPS 系統本身的衍生工具。
eNPS 與 NPS 的理念和計算邏輯大致相同,區別是把調查主體由“客戶”轉變為“員工”。企業可以利用 eNPS 來了解員工在企業工作的滿意度,以及他們將企業的工作崗位推薦給他人的可能性。
eNPS 量表題:你向朋友或同事推薦[某某公司]的可能性有多大?
采用 11 級量表,根據打分情況將答題者劃為三類:推薦者(9-10分)、中立者( 7-8分)和貶損者(0-6分)。
員工凈推薦值主要是衡量員工對雇主的看法,eNPS 有助于幫助組織塑造其員工價值,在與員工之間建立情感聯系、承諾和忠誠度,并改善雇主品牌。
eNPS 開放題:你為什么給出這個回答?
開放題同樣提供了解釋定量分數的定性數據,可以了解可以在哪些地方去改善員工體驗。
二、如何計算 eNPS ?計算公式:
eNPS = 推薦者% – 貶損者%
eNPS 計算示例:
某家擁有 100 名員工的公司進行 eNPS 評分,調查顯示:
20 個批評者 = 10%
30 個被動項 = 30%
50 個發起人 = 60%
eNPS = 60 – 10 = 40
員工凈推薦值 eNPS 得分為: 40
eNPS 得分是推薦者和貶損者之間的占比差,范圍會在 -100 到 100 之間。
通過測量 eNPS,目標是為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來提高整個企業的參與度,進而轉變為客戶體驗的提升。
三、eNPS 怎么才算好?eNPS 的得分基準同樣因行業不同而有所差別。據國外研究數據庫,整體的 eNPS 的基準值在 12-14 分之間。
這聽起來感覺分數很低,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復雜關系,有些員工只會給中間評分(7或8分),因為他們覺得凡事都有可改善的空間。
事實上其實員工已經傾向于推薦公司了,雖然 eNPS 并不考慮中立的群體,不過這種情況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個積極的表現。
eNPS 得分一般 0-30 分會被認為是一個不錯的分數,高于 30 分說明企業目前做的不錯,而 0 分是企業與員工關系打破平衡的臨界點。
一些特定的行業,我有收集一些智庫發布的 eNPS 基準,僅供參考。
eNPS 行業基準值:
電信業:27
制造業:13
銀行業:12-17
百貨業:負數
信息技術:26
醫療保?。?strong>-6.5
還有,對于人員流動比較快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來說,分數會更低一些。
信息技術(科技業)中雖然基準值為 26,但細分在不同員工規模的企業來說得分差距會很大,中小型科技公司的 eNPS 得分會在比較高,像 Hiya (200 人以內) 2022 年 eNPS 得分為 80。
而大規模或超大規模的科技公司,反而得分會低很多,像 Meta (萬以上) 2022 年 eNPS 得分為 36;Apple(萬以上)2022 年 eNPS 得分為 19。
此外,正值行業風口的行業,伴隨著更高的薪資、更大的發展空間、更新穎的產品或服務,都會讓員工認為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意義感增加,也會助長eNPS 的提升。
說白了,eNPS 就是一種集體共識的表征形式。
四、eNPS的解讀誤區還有,在 eNPS 存在一些數據解讀的誤區。比如 A 公司的所有員工評分為 7 或 8,因此 eNPS 為 0。而 B 公司則是推薦者與批評者數量一樣,兩者相減 eNPS 也為 0。
雖然 eNPS 得分相同,但在員工評分的分布卻有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僅從最終得分中是無法判斷的,而真實情況是 A 公司總體表現上要優于 B 公司。
五、eNPS 和 NPS 的關系Apple 公司有一個觀點,認為組織中 eNPS 和 NPS 兩種衡量標準之間存在正相關,而這種協同關系符合“服務利潤鏈模型”,即積極的員工體驗有助于產生積極的客戶體驗。
服務利潤鏈的構成因素圖
六、eNPS的使用陷阱注意,在企業導入 eNPS 需要關注這些陷阱:
過分強調分數
測量頻率過高
行業基準差異大
缺少定性數據輔助分析
容易混淆 eNPS 和 NPS
企業規模影響分數
得分背后的分布不易察覺
專欄作家
龍國富,龍國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CxHub主理人。致力于終身學習和自我提升,分享用戶研究、客戶體驗、服務科學等領域資訊,觀點和個人見解。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4213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