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最近教師工資調整方案(教師工資如何動態調整)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20)
教師工資如何“動態調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近教師工資調整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近教師工資調整方案
教師工資如何“動態調整”?
本刊記者/蘇杰德
發于2021.7.26總第1005期《中國新聞周刊》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高一教師曾素清,還在等待法院的開庭公告。她是原告,被告是贛州市人民政府。今年4月,曾素清向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行政起訴狀,起訴贛州市人民政府對其教師申訴書沒有依法及時作出處理,屬于行政不作為。5月7日,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去年11月左右,贛州市各地補發教師工資。當地問政平臺可以看到,贛州很多區縣的老師也在咨詢如何保障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工資水平,到底能補償多少工資。曾素清也是從那時起,才逐步了解到當地老師的待遇沒有得到足夠保障。
江西贛州市一所小學的數學課場景。圖/IC
即使如此,1991年出生的她也從來沒想到要和地方政府對簿公堂。曾素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贛州各地都在補發教師獎金,安遠縣的教師也組建了微信群,她被別人拉到群里,“默默觀察幾天,看他們介紹法律法規,才知道這些事情”。在微信群里,她了解到,教育部明確要求2020年要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教育部網站2021年2月26日消息稱,2020年,經各方共同努力,全國所有縣(市、區)均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以下簡稱“不低于”)的目標。但據反映,目前一些地方在考慮給公務員普遍發放獎勵性補貼時沒考慮義務教育教師。為防止問題反彈,教育部特提醒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繼續高度重視“不低于”目標的實現,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隨公務員動態調整機制,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落地落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2021年將繼續關注各地“不低于”落實情況,對問題嚴重的地方將實行掛牌督導,對落實不到位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領導嚴肅追責問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在曾素清看來,維護權益難度之大超出了她的預料。
從聯名到起訴
“12月5日那天,我正好負責監考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幾百位老師聯名寫了一份信訪材料,等我下了考場、把自己名字簽了,打印材料并郵寄出去。”曾素清還清晰記得那天的場景。當一封以她為寄件人的信訪材料寄出后,攪動了整個安遠縣。該信件核心內容是:安遠縣教師工資收入水平明顯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要求補發2015年至今的工資差額,并將績效獎、文明獎等獎勵性工資納入長效機制。
“(安遠縣)達到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的要求。”1月26日,安遠縣教育科技體育局在回復曾素清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中稱,2019年全縣公務員人均工資收入為75622元,義務教育教師人均工資收入為71481.62元。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比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低4140.38元。為此,去年11月,安遠縣按人均4200元的標準,為全縣義務教育教師補發了2019年績效考核獎勵。
這封意見書專門回復了曾素清,讓她成了焦點。“256位安遠縣老師聯名維護權益,我負責郵寄材料。后來,政府部門專門答復我一個人。”曾素清無奈地說。
對于上述回復,曾素清有很多不解。她從事教學工作9年,2016年從初中轉到高中當任課老師。她提供給《中國新聞周刊》的工資截圖顯示,今年4月和5月的實發工資為3500元左右。而其公積金個人賬戶顯示,其繳費基數(上年繳費合計的平均數)為4783.33元。她介紹,這些年的工資變動幅度很小,之前的收入也就在這個數值左右。
安遠縣回復針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曾素清等高中老師是否也列入其中?去年11月2日,安遠縣制定了《安遠縣義務教育教師績效考核實施方案》,明確從2020年起,根據當地公務員普遍享有的獎勵性補貼(包括綜治、文明、節能、績效等)平均發放水平,同步按“不低于”標準統籌安排義務教育教師績效獎勵資金,按考核結果發放。這份方案顯示實施范圍不僅包括義務教育在編在崗正式教師,“公辦高中、中職學校和幼兒園參照執行”。
今年2月,安遠縣還補發了2019年績效考核的獎勵5013元,其中包括教師單獨補發的1810元,以及全縣公職人員都有的信訪工作“三無”獎3293元。
不過,曾素清等教師通過對比周邊區縣教師補發的工資數目,了解當地公務員獎勵性工資數額,對安遠縣補償標準仍有意見。去年11月12日,南康區教科體局在問政平臺上回復介紹,“相同工作年限的教師和公務員,財政統發工資相當……目前,我區已按公務員普遍發放的獎勵性補貼年人均22130元的標準發放了教師2019年獎勵性補貼。”
曾素清不服安遠縣教科體局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于2月初向安遠縣人民政府和贛州市人民政府提交信訪復查和信訪復核申請。由于一直沒有得到回復,4月2日,曾素清向江西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遞交了行政起訴狀,要求“判決確認被告對原告于2021年2月遞交的《教師申訴書》未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是行政不作為,其不作為行為違法。”
曾素清遞交行政起訴狀第五天,即4月7日,贛州市人民政府發給曾素清信訪事項的復核意見書指出,對信訪人要求補發2017年、2018年、2019年等三年的獎勵性補貼的訴求沒有上級政策文件依據,不予支持。“維持安遠縣人民政府的復查意見。本復核意見為信訪事項的最終意見,信訪人如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5月7日,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立案。3天后,贛州市人民政府在其答辯狀中稱,原告的訴訟請求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被告不具有對原告申訴進行處理的法定職責,且沒有對越級上訪事項行為進行答復的責任,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
五獎到底有多少?
一位西南地區的教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曾素清的情況他也經歷過。幾年前,他第一次知道當地公務員會發近4萬元的“年終獎”,他的獎金卻只有千元左右。當他得知,地方政府第二年還要發放而且同比增加20%,“我就不干了,老師每月工資才兩三千元。加上這些獎金,當地公務員年收入就是我們的一倍了。”他也曾起訴過地方政府,后來經過調解,當地教師每年會發數萬元的獎補。
曾素清等教師和地方政府爭議的核心是,類似“年終獎”的獎勵性工資——到底有多少數額,要不要算工資收入。
“章貢區義務教育教師和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差距主要是教師未享受獎勵性補貼。”贛州市章貢區教育體育局在地方問政平臺介紹。贛州市南康區教科體局在問政平臺上也回復稱,如教師不發放獎勵性補貼,則確實與公務員存在一定差距。
所謂獎勵性補貼主要包括綜治獎、高質量發展獎、精神文明獎、節能獎、績效獎等五個獎項(下稱五獎)。曾素清要求,給予安遠縣全體中小學教師補發2017年、2018年、2019年與當地公務員同等的五獎合計約12萬元;給予安遠縣全體中小學教師發放2020年與當地公務員同等的五獎約4萬元。
實際上,五獎與教師的績效工資并不相同。安遠縣原教育局2018年介紹,教師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發放的具體項目和標準由縣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30%,由學校確定具體分配方式和辦法,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進行分配,一般在每學期末發放。“目前,我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約為人均每月2100元,其中獎勵性績效工資約為人均每月630元。”
而五獎則不同。江西人社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五獎由牽頭部門具體負責考核,獎勵則主要由各個部門自籌。根據公開資料,五獎會獎勵多少金額,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數據。一份落款為安遠縣公共機構節能領導小組、時間為2020年6月21日的《2020年度安遠縣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方案》顯示,年度考核評為優秀的單位,其當年在編在崗職工可按本人一個半月的工資性收入(包含各類收入)增發獎金;評為良好,則按照一個月的工資性收入增發;達標可按1000元一次性增發獎金。
曾素清測算,2017年到2019年,安遠縣當地政府發給公務員的年終獎勵性工資、獎勵性補貼,合計約為6至18個月的足額獎勵性工資。不過,當地政府在回復曾素清時稱,五獎均為考核獎項,只有考評后獲得相應考評等次的部門單位,才允許單位自籌發放對應獎金,并非所有公務員單位和所有公務員均享受以上獎項的獎勵性補貼。
然而,以節能獎為例,能夠享受到這個待遇的單位占大多數。安遠縣政府官網資料顯示,2018年度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情況考核評價顯示,全縣80個縣直單位、18個鄉鎮和3個駐縣單位,考核等次為優秀的有83個部門單位,良好的有5個部門單位,優秀和良好的占比近九成。2017年的比例則超過九成。
不過,有考核評價并不意味著能夠有獎金落袋,部門也要有足夠的資金支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司法局2018年在當地問政平臺回復介紹,“因為上述兩項先進獎金(綜治獎、文明獎),政府是只給政策不給資金,資金要單位自籌。而司法局是完全依靠財政撥款的行政單位,單位沒有預算外收入,所以該獎金只能靠單位壓縮公用開支擠出節余發放。”
“我們的要求不是說要跟公務員一樣高,少一點都沒關系,但是一年相差幾萬元,差距就有點大了。”一位東部省份的老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清理違規發放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能低于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的問題,國家規定已經非常明確,指的就是全部收入,而不是一些地方所認為的基本工資。
但是確定公務員平均工資有多少,并不容易,各地并不會主動公布公務員工資數額。上述東部省份教師介紹,他接觸過各省爭取工資權益的教師,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教師之所以發現問題,是因為夫妻雙方一方是教師、一方是公務員,兩者一對比才發現工資收入差距有多大。
曾素清也遇到了取證難題,她手里的資料來自朋友同事介紹,沒有原始的書證。她也曾向地方政府申請過信息公開。4月7日,贛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對曾素清信訪事項的復核意見書中稱,關于每年公開安遠縣教科體局機關公務員的綜治獎、文明獎、高質量發展獎、節能獎、績效獎等的發放財務憑證、享受人數的問題,安遠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認定上述信息屬于行政機構的內部事物信息,決定不予公開。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湘泉2018年發表的論文介紹,盡管名義上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但實際上,實行分稅制至今,并沒有對公務員的薪酬管理權限給予清晰界定。大體來說,公務員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崗位性津貼以及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和調整。而公務員其他津貼補貼部分,包括生活性、工作性、改革性和獎勵性四類津補貼,構成了公務員薪酬的相當大部分,則由地方各級政府實施管控和調整。
現行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2006年通過。“但這次工資改革后,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規范津貼補貼之外,借助改革性補貼特別是獎勵性補貼,不斷增加收入,甚至出現邊規范、邊突破的現象,如何規范和管理這兩類津貼補貼成為當前主管部門最頭疼的問題。”曾湘泉上述論文中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正當曾素清還在等待法院開庭時,一場嚴控公務員津貼補貼的行動已經在全國展開。
“之前沒有任何征兆。”一位廣東省地級市稅務系統的公務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的績效卡和工資卡分開,7月初看銀行卡短信通知時才發現,上個月的績效一直沒有到賬,部門也沒有通知和解釋,而績效占月收入的四成左右。一位山東地級市的公務員也確認,當月績效沒有發放。
實際上,6月初至今,江西高安市、河南省葉縣、四川涼山州、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湖南省岳陽汨羅市等地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肅紀律清理規范地方違規發放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的通知》。
其中,河南省葉縣會議提到,全縣各級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肅工資津貼補貼發放紀律;要結合全縣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細化落實方案,全面開展自查清理規范工作,堅決維護工資津貼補貼政策的統一性、嚴肅性。四川涼山州水利局官網介紹,該局成立了局長擔任組長的清理規范地方違規發放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工作專班,把握政策,認真清理。嚴格落實省財政廳、州財政局的要求,學懂弄通政策邊界,做到不錯報、不漏報、不虛報、不瞞報。
一位長期研究公共管理的學者介紹,他不了解公務員當前績效清理的真正背景,但目前明擺著的狀況是,“經濟放緩,財政收入減少,一些地方入不敷出”。根據財政部數據,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9萬億元,同比下降3.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56萬億元,同比增長2.8%。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2020年財政工作面臨的困難之多、挑戰之大,是多年未有的。疫情暴發蔓延時,全國財政收入大幅下滑,收支矛盾異常突出,地方財政運轉尤為困難。
一位長期關注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專家擔心,暫停或收回獎勵性工資對基層公務員影響很大,年底績效占工資的比重約為兩到三成甚至更高。但他指出,一些部門執法不規范、通過罰款來增加部門收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必須嚴肅治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