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smt表面貼裝工藝流程(電子制造行業的SMT)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SMT的工作流程是什么?一、SMT工藝流程------單面組裝工藝,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smt表面貼裝工藝流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smt表面貼裝工藝流程
SMT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一、SMT工藝流程------單面組裝工藝
來料檢測 --> 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二、SMT工藝流程------單面混裝工藝
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 回流焊接 --> 清洗 --> 插件 --> 波峰焊 --> 清洗 -->檢測 --> 返修
三、SMT工藝流程------雙面組裝工藝
A: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固化) --> 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翻板 --> PCB的B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 -->回流焊接(最好僅對B面 --> 清洗 --> 檢測 -->返修)此工藝適用于在PCB兩面均貼裝有PLCC等較大的SMD時采用。
B: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固化) --> 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 翻板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B面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此工藝適用于在PCB的A面回流焊,B面波峰焊。在PCB的B面組裝的SMD中,只有SOT或SOIC(28)引腳以下時,宜采用此工藝。
四、SMT工藝流程------雙面混裝工藝
A:來料檢測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翻板 --> PCB的A面插件 --> 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先貼后插,適用于SMD元件多于分離元件的情況
B:來料檢測 --> PCB的A面插件(引腳打彎) --> 翻板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翻板 --> 波峰焊 --> 清洗--> 檢測 --> 返修
SMT 從小到大 檢焊 爐前 副操 線長 技術員 組長 大組長 工程師 主管 部長
SMT相關的有 工藝人員 設備人員 物流人員 QC人員 QY人員 PQC人員等等,相關的有很多!
這些崗位名字分廠的,有些不同,但大同小異!質量,效率,現場三大要素!
基本流程是吧!
有物料準備——印刷——貼片——回流焊——AOI檢測——人工目檢——合格——轉交
SMT貼片是如何計算點數的
在一些產品外發廠和一些加工廠,ie經常要計算產品加工費,怎樣計算smt的加工費呢?1.了解smt生產流程及各工序內容:上料--印刷錫膏--貼片元件--目檢--過回流爐--超聲波洗板--切板--外觀檢查--包裝(有些產品需ic編程及pcba功能測試)2.計算貼片元件點數:Smt加工費一般以元件點數多少來計算,一個貼片(電阻、電容、二極管)算一個點,一個三極管算1.5個點,ic腳在50個以下的,兩個腳算一個點,50個腳以上的ic4個腳算一個點,統計pcb所有貼片點數。3.計算費用加工費=點數*1個點的單價(加工費其中包括:紅膠、錫膏、洗板水等輔料費用)4.其它費用測架、鋼網及其它雙方約定的費用需另外計算。
SMT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良好的線路板----有鉛和無鉛錫膏----磨具線路板焊盤定位----刮錫----用模具擺好放入貼片機打料---檢查----過爐----檢查-----不良品修理----打包
印刷(或點膠)--> 貼裝 --> (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印刷: 其作用是將焊膏或貼片膠漏印到PCB的焊盤上,為元器件的焊接做準備。所用設備為印刷機
SMT加工車間(錫膏印刷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
點膠: 因現在所用的電路板大多是雙面貼片,為防止二次回爐時投入面的元件因錫膏再次熔化而脫落,故在投入面加裝點膠機,它是將膠水滴到PCB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將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設備為點膠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或檢測設備的后面。有時由于客戶要求產出面也需要點膠, 而現在很多小工廠都不用點膠機,若投入面元件較大時用人工點膠。
貼裝: 其作用是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設備為貼片機,位于SMT生產線中印刷機的后面。
固化: 其作用是將貼片膠融化,從而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固化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回流焊接: 其作用是將焊膏融化,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清洗: 其作用是將組裝好的PCB板上面的對人體有害的焊接殘留物如助焊劑等除去。所用設備為清洗機,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線,也可不在線。
檢測: 其作用是對組裝好的PCB板進行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所用設備有放大鏡、顯微鏡、在線測試儀(ICT)、飛針測試儀、自動光學檢測(AOI)、X-RAY檢測系統、功能測試儀等。位置根據檢測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產線合適的地方。
返修: 其作用是對檢測出現故障的PCB板進行返工。所用工具為烙鐵、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生產線中任意位置。
流程及解釋如下:
印刷(或點膠)--> 貼裝 --> (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印刷:其作用是將焊膏或貼片膠漏印到PCB的焊盤上,為元器件的焊接做準備。所用設備為印刷機(錫膏印刷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
點膠:因現在所用的電路板大多是雙面貼片,為防止二次回爐時投入面的元件因錫膏再次熔化而脫落,故在投入面加裝點膠機,它是將膠水滴到PCB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將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設備為點膠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或檢測設備的后面。有時由于客戶要求產出面也需要點膠, 而現在很多小工廠都不用點膠機,若投入面元件較大時用人工點膠。
貼裝:其作用是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設備為貼片機,位于SMT生產線中印刷機的后面。
固化:其作用是將貼片膠融化,從而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固化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將焊膏融化,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清洗:其作用是將組裝好的PCB板上面的對人體有害的焊接殘留物如助焊劑等除去。所用設備為清洗機,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線,也可不在線。
檢測:其作用是對組裝好的PCB板進行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所用設備有放大鏡、顯微鏡、在線測試儀(ICT)、飛針測試儀、自動光學檢測(AOI)、X-RAY檢測系統、功能測試儀等。位置根據檢測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產線合適的地方。
返修:其作用是對檢測出現故障的PCB板進行返工。所用工具為烙鐵、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生產線中任意位置。
SMT貼片生產需要哪些資料?
1、設備操作指導書
2.單板版本--WI
3.程序
4.BOM
5.元件角度定義指導書
6.標準化接料動作指導書
7.工藝資料
SMT新產品導入時候是產品相關的資料比如BOM CAD GERBER等等越詳細越好
一般由SMT工藝工程師來管理評估資料
量產的產品生產一般需要 SMT站位表 工藝指引或者工藝參數
還有鋼網 錫膏等輔助材料的準備是相當有工藝要求的
SMT生產流程
1﹑單面板生產流程 供板印刷紅膠(或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或焊接)檢查測試包裝
2﹑雙面板生產流程 (1)一面錫漿﹑一面紅膠之雙面板生產流程 供板絲印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供板(翻面)絲印紅膠貼裝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檢查包裝 (2)雙面錫漿板生產流程 供板第一面(集成電路少﹐重量大的元器件少)絲印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供板第二面(集成電路多﹑重量大的元器件多)絲印錫漿貼裝 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包裝
二﹑SMT元器件
SMT元器件的設計﹑開發﹑生產﹐為SMT的發展提供了物料保證。
常將其分為SMT元件(SMC含表面安裝電阻﹑電容﹑電感)和SMT器件(SMD﹐包含表面安裝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等)。
我們常接觸的元器件有﹕
1﹑表面安裝電阻 電阻在電子線路中用表示﹐以英文字母R代表﹐其基本單位為歐姆﹐符號為Ω。換算關系有﹕1兆歐(MΩ)=1000千歐(KΩ)=1000000歐(Ω)。 表面安裝電阻的主要參數有﹕阻值﹑電功率﹑誤差﹑體積﹑溫度系數和材料類型等。 表面安裝電阻阻值大小一般絲印于元件表面﹐常用三位數表示。三位數表示的阻值大小為﹕第一﹑二位為有效數字﹐第三位為在有效數字后添0個數﹐單位為歐姆。如﹕ 103表示10KΩ 10000Ω 101表示100Ω 124表示120KΩ 120000Ω 但對于阻值小的電阻有如下表示 6R8…………………….6.8Ω 2R2…………………….2.2Ω 109…………………….1.0Ω 有時還會遇到四位數表示的電阻如﹕ 3301…………………..3300Ω (3.3KΩ) 1203…………………..120000Ω (120KΩ) 3302…………………..33000Ω (33KΩ) 4702…………………..47000Ω (47KΩ) 表面安裝電阻常用電功率大小有1/10﹐1/8﹐1/4﹐1W。一般用”2012”型電阻為1/ 10W,”3216”型號為1/8W。 電阻阻值誤差是元件的生產過程中不可能達到絕對精確﹐為了判定其合格與否﹐常統一規定其上﹑下限﹐即誤差范圍對其進行檢測。電阻常用誤差等級有±1%﹐±5%﹐±10%等﹐分別用字母M﹑J﹑K代表。 體積大小常用長﹑寬尺寸表示﹐有公制和英制兩種表示﹐它們對應關系為﹕ 體積類型長寬 (公制/英制) (毫米mm/密耳mil) (毫米mm/密耳mil) 1005/0402 1.0/4 0.5/2 1608/0603 1.6/6 0.8/3 2012/0805 2.0/8 1.2/5 3216/1206 3.2/12 1.6/6 在元器件取用時﹐須確保其主要參數一致﹐方可代用﹐但必須經品保人員確認。
2﹑表面安裝電容 電容在電子線路中用或表示﹐以字母C代表。基本單位為法拉﹐符號F﹔常用單位有微法(UF)納法(NF)﹑皮法(PF)﹑相互間換算關系。 1F=10 UF =10 NF=10 PF 表面安裝電容的主要參數有容值﹑誤差﹑體積﹑溫度系數﹑材料類型和耐壓大小等。 電容容值用直接表示法和三位數表示法。其中三位數表示法指﹕第一二位為有效數字﹐第三位表示在有效數字后添”0”的個數﹐且單位為皮法(PF)。兩者間關系如下﹕ 直接表示法三位數字表示法 0.1UF(100NF) 104 100PF 101 0.001UF(1NF) 102 參考網址: http://hi.baidu.com/ynlinux/blog/item/443752389f698a2b96ddd81a.html
SMT生產流程 SMT生產流程
1﹑單面板生產流程
供板印刷紅膠(或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或焊接)檢查測試包裝
2﹑雙面板生產流程
(1)一面錫漿﹑一面紅膠之雙面板生產流程
供板絲印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供板(翻面)絲印紅膠貼裝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檢查包裝
(2)雙面錫漿板生產流程
供板第一面(集成電路少﹐重量大的元器件少)絲印錫漿貼裝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供板第二面(集成電路多﹑重量大的元器件多)絲印錫漿貼裝
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檢查包裝
二﹑SMT元器件
SMT元器件的設計﹑開發﹑生產﹐為SMT的發展提供了物料保證。常將其分為SMT元件(SMC含表面安裝電阻﹑電容﹑電感)和SMT器件(SMD﹐包含表面安裝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等)。我們常接觸的元器件有﹕
1﹑表面安裝電阻
電阻在電子線路中用表示﹐以英文字母R代表﹐其基本單位為歐姆﹐符號為Ω。換算關系有﹕1兆歐(MΩ)=1000千歐(KΩ)=1000000歐(Ω)。
表面安裝電阻的主要參數有﹕阻值﹑電功率﹑誤差﹑體積﹑溫度系數和材料類型等。
表面安裝電阻阻值大小一般絲印于元件表面﹐常用三位數表示。三位數表示的阻值大小為﹕第一﹑二位為有效數字﹐第三位為在有效數字后添0個數﹐單位為歐姆。如﹕
103表示10KΩ 10000Ω
101表示100Ω
124表示120KΩ 120000Ω
但對于阻值小的電阻有如下表示
6R8…………………….6.8Ω
2R2…………………….2.2Ω
109…………………….1.0Ω
有時還會遇到四位數表示的電阻如﹕
3301…………………..3300Ω (3.3KΩ)
1203…………………..120000Ω (120KΩ)
3302…………………..33000Ω (33KΩ)
4702…………………..47000Ω (47KΩ)
表面安裝電阻常用電功率大小有1/10﹐1/8﹐1/4﹐1W。一般用”2012”型電阻為1/ 10W,”3216”型號為1/8W。
電阻阻值誤差是元件的生產過程中不可能達到絕對精確﹐為了判定其合格與否﹐常統一規定其上﹑下限﹐即誤差范圍對其進行檢測。電阻常用誤差等級有±1%﹐±5%﹐±10%等﹐分別用字母M﹑J﹑K代表。
體積大小常用長﹑寬尺寸表示﹐有公制和英制兩種表示﹐它們對應關系為﹕
體積類型長寬
(公制/英制) (毫米mm/密耳mil) (毫米mm/密耳mil)
1005/0402 1.0/4 0.5/2
1608/0603 1.6/6 0.8/3
2012/0805 2.0/8 1.2/5
3216/1206 3.2/12 1.6/6
在元器件取用時﹐須確保其主要參數一致﹐方可代用﹐但必須經品保人員確認。
2﹑表面安裝電容
電容在電子線路中用或表示﹐以字母C代表。基本單位為法拉﹐符號F﹔常用單位有微法(UF)納法(NF)﹑皮法(PF)﹑相互間換算關系。
1F=10 UF =10 NF=10 PF
表面安裝電容的主要參數有容值﹑誤差﹑體積﹑溫度系數﹑材料類型和耐壓大小等。
電容容值用直接表示法和三位數表示法。其中三位數表示法指﹕第一二位為有效數字﹐第三位表示在有效數字后添”0”的個數﹐且單位為皮法(PF)。兩者間關系如下﹕
直接表示法三位數字表示法
0.1UF(100NF) 104
100PF 101
0.001UF(1NF) 102
1PF 109
因電容容值未絲印在元件表面﹐且同樣大小﹑厚度﹑顏色相同的元件﹐容值大小不一定相同﹐故對電容容值判定必須借助檢測儀表測量。
誤差是表示容值大小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均為合格品。常用容值誤差有±5%﹐±10%和-20% 80%等﹐分別用字母J﹑K﹑Z表示。借助元件誤差大小﹐方可準確判其所歸屬的容值。如﹕
B104K容值在90~~110NF之間為合格品
F104Z容值在80~~180NF之間為合格品
表面安裝電容(片狀)的體積大小類同于片狀電阻﹕
體積類型長寬
(公制/英制) (毫米mm/密耳mil) (毫米mm/密耳mil)
1005/0402 1.0/4 0.5/2
1608/0603 1.6/6 0.8/3
2012/0805 2.0/8 1.2/5
3216/1206 3.2/12 1.6/6
表面安裝電容還有鉭質電解電容﹑鋁殼電解電容類型﹐它們均有極性方向﹐其表面常絲
印有容量大小和耐壓。
耐壓表示此電容允許的工作電壓﹐若超過此電壓﹐將影響其電性能﹐乃至擊穿而損壞。
3﹑表面安裝二極管
二極管在電子線路中用符號” “表示﹐以字母D代表。它是有極性的器件﹐原則上有色點或色環標示端為其負極。在貼裝時﹐須確保其色環(或色點)與PCB上絲印陰影對應。
表面安裝二極管有兩種類型﹕圓筒型和片狀型。片狀型又有與兩種形狀。
4﹑表面安裝三極管
三極管由兩個相結二極管復合而成﹐也是有極性的器件﹐貼裝時方向應與PCB絲印標識一致。
表面安裝三極管為了表示區別型號﹐常在表面絲印數字或字母。貼裝和檢查時可據其判別其型號類別。
5﹑表面安裝電感
電感在電子線路中用表示﹐以字母”L”代表。其基本單位為亨利(亨)﹐符號用H表示。
表面安裝電感平時常稱為磁珠﹐其外型與表面安裝電容類似﹐但色澤特深﹐可用”LCR”檢測儀表區分﹐并測量其電感量。
6﹑表面安裝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用IC或U表示﹐它是有極性的器件﹐其判定方法為﹕正放IC﹐邊角有缺口(或凹坑或白條或圓點等)標識邊的左下角第一引腳為集成電路的第1引腳﹐再以逆時針方向依次計為第2﹑3﹑3…引腳。
貼裝IC時﹐須確保第一引腳與PCB上相應絲印標識(斜口﹑圓點﹑圓圈或”1”)相對應﹐且保證引腳在同一平面﹐無變形損傷。
搬運﹑使用IC時﹐必須小心輕放﹐防止損傷引腳﹔且人手接觸IC需戴靜電帶(環)將人體靜電導走﹐以免損傷。
三﹑SMT生產流程注意事項
1﹑供板
印刷電路板是針對某一特定控制功能而設計制造﹐供板時必須確認印刷電路板的正確性﹐一般以PCB面絲印編號進行核對。同時還需要檢查PCB有無破損﹐污漬和板屑等引致不良的現象。如有發現PCB編號不符﹑有破損﹑污漬和板屑等﹐作業員需取出并及時匯報管理人員。
SMT就是表面組裝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寫),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它將傳統的電子元器件壓縮成為體積只有幾十分之一的器件,從而實現了電子產品組裝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產的自動化。這種小型化的元器件稱為:SMY器件(或稱SMC、片式器件)。將元件裝配到印刷(或其它基板)上的工藝方法稱為SMT工藝。相關的組裝設備則稱為SMT設備。
目前,先進的電子產品,特別是在計算機及通訊類電子產品,已普遍采用SMT技術。國際上SMD器件產量逐年上升,而傳統器件產量逐年下降,因此隨著進間的推移,SMT技術將越來越普及。
SMT有何特點:
1、組裝密度高、電子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電子產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
2、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
3、高頻特性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
4、易于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達30%~50%。 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
為什么要用表面貼裝技術(SMT)?
1、電子產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無法縮小
2、電子產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電路(IC)已無穿孔元件,特別是大規模、高集成IC,不得不采用表面貼片元件。
3、產品批量化,生產自動化,廠方要以低成本高產量,出產優質產品以迎合顧客需求及加強市場競爭力
4、電子元件的發展,集成電路(IC)的開發,半導體材料的多元應用
5、電子科技革命勢在必行,追逐國際潮流
一、SMT工藝流程------單面組裝工藝
來料檢測 --> 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 清洗 -->檢測 --> 返修
--------------------------------------------------------------------------------
三、SMT工藝流程------雙面組裝工藝
A: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固化) --> 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翻板 --> PCB的B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 -->回流焊接(最好僅對B面 --> 清洗 --> 檢測 -->返修)此工藝適用于在PCB兩面均貼裝有PLCC等較大的SMD時采用。
B: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 貼片 --> 烘干(固化) --> 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 翻板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B面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此工藝適用于在PCB的A面回流焊,B面波峰焊。在PCB的B面組裝的SMD中,只有SOT或SOIC(28)引腳以下時,宜采用此工藝。
SMT基本工藝構成要素包括:絲印(或點膠),貼裝(固化),回流焊接,清洗,檢測,返修.
1、絲印:其作用是將焊膏或貼片膠漏印到PCB的焊盤上,為元器件的焊接做準備。所用設備為絲印機(絲網印刷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
2、點膠:它是將膠水滴到PCB的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將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設備為點膠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或檢測設備的后面。
3、貼裝:其作用是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設備為貼片機,位于SMT生產線中絲印機的后面。
4、固化:其作用是將貼片膠融化,從而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固化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5、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將焊膏融化,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6、清洗:其作用是將組裝好的PCB板上面的對人體有害的焊接殘留物如助焊劑等除去。所用設備為清洗機,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線,也可不在線。
7、檢測:其作用是對組裝好的PCB板進行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所用設備有放大鏡、顯微鏡、在線測試儀(ICT)、飛針測試儀、自動光學檢測(AOI)、X-RAY檢測系統、功能測試儀等。位置根據檢測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產線合適的地方。
8、返修:其作用是對檢測出現故障的PCB板進行返工。所用工具為烙鐵、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生產線中任意位置。
單面組裝:
來料檢測 => 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 回流焊接 =>清洗 => 檢測 => 返修
雙面組裝:
A: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 翻板 => PCB的B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烘干 => 回流焊接(最好僅對B面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此工藝適用于在PCB兩面均貼裝有PLCC等較大的SMD時采用。
B: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A面回流焊接 => 清洗 => 翻板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B面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此工藝適用于在PCB的A面回流焊,B面波峰焊。在PCB的B面組裝的SMD中,只有SOT或SOIC(28)引腳以下時,宜采用此工藝。
單面混裝工藝:
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烘干(固化)=>回流焊接 => 清洗 => 插件 => 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雙面混裝工藝:
A:來料檢測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翻板 => PCB的A面插件=> 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先貼后插,適用于SMD元件多于分離元件的情況
B:來料檢測 => PCB的A面插件(引腳打彎)=> 翻板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貼片 => 固化 => 翻板 => 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 返修
先插后貼,適用于分離元件多于SMD元件的情況
C:來料檢測 => PCB的A面絲印焊膏 => 貼片 => 烘干 => 回流焊接 =>插件,引腳打彎 => 翻板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翻板 => 波峰焊 =>清洗 => 檢測 => 返修A面混裝,B面貼裝。
D:來料檢測 => PCB的B面點貼片膠 => 貼片 => 固化 => 翻板 =>PCB的A面絲印焊膏 => 貼片 => A面回流焊接 => 插件 => B面波峰焊 => 清洗 => 檢測 =>返修A面混裝,B面貼裝。先貼兩面SMD,回流焊接,后插裝,波峰焊
E:來料檢測 => PCB的B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 貼片 => 烘干(固化)=>回流焊接 => 翻板 => PCB的A面絲印焊膏 => 貼片 => 烘干 =回流焊接1(可采用局部焊接)=> 插件 => 波峰焊2(如插裝元件少,可使用手工焊接)=> 清洗 =>檢測 => 返修A面貼裝、B面混裝。
雙面組裝工藝:
A:來料檢測,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貼片,烘干(固化),A面回流焊接,清洗,翻板;PCB的B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貼片,烘干,回流焊接(最好僅對B面,清洗,檢測,返修)
此工藝適用于在PCB兩面均貼裝有PLCC等較大的SMD時采用。
B:來料檢測,PCB的A面絲印焊膏(點貼片膠),貼片,烘干(固化),A面回流焊接,清洗,翻板;PCB的B面點貼片膠,貼片,固化,B面波峰焊,清洗,檢測,返修)此工藝適用于在PCB的A面回流焊,B面波峰焊。在PCB的B面組裝的SMD中,只有SOT或SOIC(28)引腳以下時,宜采用此工藝。
來源:部分資料及圖片來自百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