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今年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企業經營遇到了不少困難,導致大學生找工作也不太順利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那今年第一季度結束時,有多少畢業生找到工作了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高校畢業就業最新消息?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高校畢業就業最新消息
今年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企業經營遇到了不少困難,導致大學生找工作也不太順利。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那今年第一季度結束時,有多少畢業生找到工作了呢?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17日,全國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僅為23.61%,這里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的23.6%=考公 考研 留學 已落實就業單位。其實我們單拿出就業率而言,這個數字只會更低!可想而知今年的就業形勢有多么嚴峻。
為什么大學生找工作這么難呢?
外部環境因素
疫情未結束、慢就業群體增多、公務員事業單位及教師編制考試延遲、雙減政策及教育培訓機構大量減少,導致了就業崗位減少。
所謂的慢就業指的是大多畢業生并不急于找到工作,而是選擇游學或者想要考察一段時間之后再就業。在國家為教育減負的背景下,許多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關閉或轉行,比如字節跳動、騰訊、網易旗下公司紛紛裁撤負責教育業務的部門和事業群,又比如新東方教育集團開始轉型做直播帶貨等等,這些都是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復雜的重要原因。
個人自身因素
專業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個因素。像信息安全專業網絡工程專業、信息工程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這些就業前景好的綠牌專業找工作相對沒有那么難,而考古學專業、生物學專業、園林學專業這些冷門專業找工作就不太容易。
另外,從企業招聘人才的角度來看,除了看重應聘者的專業之外,更為重視技能與工作經驗,特別是互聯網的技術崗位,既要項目經驗,又要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而站在高校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成績成為衡量學生在校期間表現的重要指標,所以考核多以應試教育為主。對于更貼近就業的社會實踐技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國內教育內容目前多為基礎理論的學習,這雖然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技能知識的理解,卻不能代替技能的實踐和應用,這也導致了學生畢業后找工作較難。
如何應對
那么,在沒有工作經驗、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能讓自己早早找到工作呢?首先是要有行動!靠自己每天“畫大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通過學習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才是最重要的。
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學習“成本”是非常低的。你可以閱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也可以選擇一些老師進行授課,加強對目標行業的認知。
總之,學習才是硬道理。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并通過自己的不斷提升,在新的道路上發光發熱才是最重要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939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