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厭煩了忙碌的工作該辭職了嗎(職業倦怠有多討厭)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喜歡職場原創,就關注“職有鋒哥”。

有個朋友的工作讓很多人羨慕,公司就在家附近,一周上五天,每天還只需要上半天,每個月到手八千五,這在當地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了,他的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理想中的工作。
“事少錢多離家近”說的就是他,而他剛開始的時候,也很滿意這份工作,可干了幾年后,也開始厭倦了,感覺一天天的啥也沒干,但又累得不想動彈,又覺得這個工作也就那樣,升職又升不了,有點不想干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職業倦怠期,當一件事反復做了多次以后,就容易產生倦怠,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夫妻之間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說的就是感情的倦怠期,有人說就算是天天吃山珍海味,也總會有膩的一天。那么到底哪種情形屬于職業倦怠期呢?
“每天一上班就想著下班”
“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
“能拖到明天的工作絕不會在今天做完”
“上班時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很慢”
“時常有辭職不干的念頭”
“下班了一分鐘都不想在公司待著”
“就算工作量不多,也總覺得工作很累”
......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情形,那說明你已經進入了職場的倦怠期,對這份工作已經沒有了任何激情,只想逃離這里,每天度日如年,感覺就是在虛度光陰。到底職業倦怠期是怎么產生的?

這幾天跟一個朋友在討論職場內卷的話題,他說互聯網行業已經卷得不行了,996已經算好的了,現在都“卷”到晚上十一二點了,不管有沒有事,都要拖到那個時間,要不然就會被別人貼上“不夠努力、擺爛、躺平”的標簽,可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又有多少人能一直堅持下去?
這就像一個彈簧一樣,經受每天高強度的反復拉伸,很快就會疲勞的,也總有一天會斷掉,很多人為了高薪和不被別人說閑話,都是強忍著,明明不喜歡這種工作狀態,卻還要硬撐著扛下去,這其實是極其危險的。
2、自我價值實現不了有一些人明明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可為什么也會出現職業倦怠的情況呢?最主要就是因為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的緣故。
馬斯洛在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類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
自我實現需求是人類最高的需求層次,也是絕大部分人一生都在為之追求的人生價值,可是在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一些挫折與失敗,尤其是個人職業發展很容易受限。
比如在國企或者發展比較穩定的企業中,有限的發展空間會讓很多人看不到發展的機會,因而產生職業倦怠,反正怎么努力都沒用,那努力干啥呢?有啥意義呢?

有個網友對我說:“以前的領導對我們多好,我們都做得很開心,可自從他走了,換了個新領導,我們的日子就開始難過了,我跟新領導因為工作思路不同都吵過幾次了,真沒意思,我都不想干了。”因為跟領導的關系鬧僵了,他現在躺平或者直接擺爛了,反正一切都回不去了。
有人說:“做事難,做人更難”,因為做人就涉及到人際交往,需要與領導、同事和客戶處好關系,可是職場是動態的,人際關系很容易隨著人員的變動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適應了這個領導,換了個領導,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對于同事,防了這個同事,可總有一個同事愛打小報告,因此,很多人總是陷入到人際關系的困頓中,從而產生了極其疲倦的心理。

有人說,家庭和事業就像人的手心和手背,都是自己的肉,舍那個都很難,雖然每個人都說要做到家庭和事業的平衡,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那些事業很成功的人,哪個不是以犧牲家庭為代價,而那些將精力放到家庭的人,哪個不是犧牲了自己的精英夢?
我見過很多人因為選擇異地工作而備受煎熬,整天像行尸走肉般地糾結,總是問自己:到底該熬多一段時間拿多點錢還是回到家附近工作?他們一邊承受著高薪的壓力,另一邊承受著家庭希望他回歸的壓力。
尤其是職場女性。既要顧著事業,還要照顧著家里的老人與孩子,還要打理家里的方方面面,她們總在尋求家庭和事業的平衡,可天平總是搖擺不定,讓職業女性分身乏術,顧得了這個就顧不了那個,最后心力交瘁。

幾乎每個人都有職業倦怠期,有的持續時間很長,有的持續時間很短,這完全取決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態和選擇,就像每對夫妻都會經歷“七年之癢”,絕大多數人都順利地度過了“七年之癢”,感情變得更加牢固了,這說明就算我們遇到了職業倦怠期,只要應對得當,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第一,提升自身的能力職場有一句話說得好:“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每個人都想在職場中實現自我的價值,都想不斷地獲得發展,比如從員工到主管,可能積累一定的經驗就夠了,但是從主管到經理,再從經理到總監,僅僅依靠職場的經驗是不夠的,還需要更高的專業度和全局觀,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學習去提升自己。
當你的能力提升時,你的眼界和心態就會發生變化,對人對事的方式也會發生改變,以前只能看到身邊的幾個人,慢慢地就可以看得更高更遠,想得更深,到了那時,你會變得更加自信從容,你也會擁有更大的動力和激情去迎接新的挑戰。
第二,放棄是為了得到得即失,失即得,得失永遠只在一念之間。
人生總有疲倦的時候,累了就選擇歇一歇,不用硬扛,就如劉德華的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唱的,男人也有權利去疲憊,該放下就放下,如果在一家公司確實疲倦了,那放棄也未嘗不是好的選擇,因為你可以因此得到重新出發的機會,人生的得往往是從失獲得的。

職場倦怠說到底還是心態的改變,因為心態變了,對職場的一切看法就變了,比如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再大的缺點你都能包容,可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別人都說他好,你卻只能看到他的壞,有的人就因為跟領導的一點小矛盾,就再也無法改變對領導的態度了,最后落得個郁悶離開的結果。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做煩了,那你就想想外面還有很多人沒有工作,如果你跟領導鬧翻了,那你就想想如果你在這里搞不定這種領導,換個公司就能搞定類似的領導嗎?
俗話說,借事修人,借人修心,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每一件事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通過與人的交往來磨煉自己的心智,有些事對你來說是問題,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成長的機會,因為當心態改變了,一切就又不同了。
--更多精彩原創歡迎關注“職有鋒哥”--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864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