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企業辦公系統(要是有這么一個導航就好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經營企業是一條永無止境的事業
2019年春節過后,剛剛接手企業不久的一位企業家二代問我:吳老師,經營企業什么時候是一個頭啊?我一聽就笑了:你怎么會問這樣一個愚蠢的問題?他說,他在想能不能用幾年的時間把企業打理得井井有條,走上正軌,然后他就可以安心地當甩手掌柜,帶上老婆孩子可以周游世界…。我說:經營企業怎么會有頭呢?經營企業知道很快就會到頭兒,那多沒意思。你沒看像海爾集團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娃哈哈的宗慶后這些十分成功的企業家都七老八十了,還仍然奮戰在一線?一年365天當中的200多天,都在走訪市場拜訪客戶,調研考察學習,為企業的發展上下求索…。

其實,經營企業是一條永無止境的事業,經營企業一生的樂趣可能恰恰就在于永遠沒有終點,永遠有未知感,永遠有挑戰性上吧。

后來我在想,現在開車有,選擇一個目的地后,導航會告訴你應該走哪一條路更少?哪一條路不會堵車?哪一條路更近、大概用多長時間等等。這樣的話,你就算要去一個全新的目的地,也會心里有底,不會迷茫,不會恐懼。

其實經營企業跟開車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嗎?那經營企業是不是也應該有導航呢?五一節之前,施煒老師和苗兆光博士合著的全新大作《企業成長導航》出版了,我也第一時間收到施煒老師的大作,恰好在兩段出差的航班上仔細地拜讀了一下,感覺如醍醐灌頂,就像很久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案一樣。

經營企業有一本《企業成長導航》
如果經營企業就像開車一樣,那作為企業經營者你也應該需要這一本《企業成長導航》。如果經營企業就像玩游戲打怪升級一樣,那施煒老師的這本《企業成長導航》,就是你的通關攻略寶典!

施煒老師是管理學博士,知名戰略管理專家。現任北京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領銜專家,北京可思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自1995年起長期從事管理咨詢工作,既有學院派背景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橫跨產學兩界,是一位極具深刻洞察力的一位老師。我跟施煒老師認識大概有三四年了,聽過施老師的課,也跟施老師面對面交流過。可以這樣講,施煒老師是難得的一位喧鬧世界種冷靜的旁觀者和探索者。特別是施煒老師、彭劍鋒和陳春花老師,以對未來的洞察,給變革時代的企業做診斷指方向,引領中國企業“向生而生”,他們的“管理智慧三人行”在業內享有盛譽。

這本《企業成長導航》,內容恰如書名,將企業的發展,從創業誕生到持續發展,劃分為“企業成長的五個階段“,其中又有“三個管理整合階段“。對于很多企業家來講,企業的發展是什么軌跡?是什么節奏?有沒有一個可用的說明書?是一只長期頭疼的問題。把企業的發展劃分為”五個成長階段“,對于很多企業的經營者來講,就有了一個“地圖或導航”了,知道企業的發展有哪些階段,怎么在不同的階段做哪些關鍵性的事情?在戰略方面做什么?在組織管理上關注什么?在不同的階段后面在做什么調整、修正和整合哪些事情?就算做不好,業知道哪里沒做好。

《企業成長導航》不是一本專講理論框架,不講實踐案例的書。書分為“原理部分”和“案例部分”。
“原理部分”將企業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創業階段、機會成長階段、系統成長階段、分孽(讀nie)成長階段、重構成長階段”五個階段的劃分標準,是企業不同階段的主要成長特征及成長動因。

創業階段,企業為生存而探索機會;機會成長階段,企業主要依靠外部機遇而成長;系統成長階段,企業成長有了組織、能力以及整體系統的支撐;在分孽成長階段,企業在技術、顧客以及其他資源的基礎上,按照相關原則拓展多元業務;重構成長階段,企業在原有主業老化的背景下,重構戰略和組織,通過變革實現成長—在新的起點上二次創業、重新出發。但更多的企業,在快速成長的時候,通常會忽視風險及管理問題,只有當成長停滯、增長乏力時,才會發現問題積累多、深、久。如果不著手處理和解決,就無法超越所在階段、邁入新的航程,甚至有可能退出。因此,三個主要成長階段后期,都需進行管理整合。第一次管理整合,是以組織能辦建設為主題;第二次管理整,以體制變革為主題;第三次管理整合,以組織范式轉換為主題。它們的基本目的和宗旨在于激發組織活力,增加組織能量,促使組織重生。

在企業發展的五個階段,企業在在戰略上、在組織上應該做什么事情,當然不是說熟讀了這本成長導航,或者完全按照這個成長導航,你的企業就會像作者在“案例部分”里邊案例講的一樣,就像華為和美的一樣每一次都有驚無險的經過一個又一個成長階段,又迎來新的一個發展歷程。那不一定。由于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因企業而已,不可能直接搬用就可以,但是至少讓你在這個動蕩和不確定的時代,在經營企業的道路,了解了有這五個階段,你就會相對容易得多。

在企業發展的這五個階段,最理想狀態就是在每一個階段進行變革之后重新煥發生命。就像我的座右銘,“自我革命尚有重生機會、被人革命絕無復活可能”。經營企業是一個不斷“死生循環”的前進過程。想要活得長,就要不斷的“死”。但是這個“死”有兩種,第一種是被人殺死,被人殺死可能就永不得超生了。那除非就是自己把自己殺死——這樣的話你是有目的的重生,你才會重新蘇醒過來,又有了新的生命,又有了新的動力,你才能重新前進。
我認為,給企業家寫的書,只講理論不講案例,都是耍流氓。《企業成長導航》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叫“案例部分”,就是華為和美的的成長案例的全景展現。

一說到華為,這兩年華為幾乎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所關注的“熱點”,無論是華為產品發布,還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飛,還是華為企業文化都成為熱點,都成為企業學習的榜樣,特別是從去年”孟婉舟事件”和今年華為被美國拉入黑名單之后,華為越挫越勇,知難而上,更成為中國企業自主創新和企業國際化的典范。所以,關于華為的書也層出不窮,有研究華為產品開發的,有研究華為管理的,有研究華為企業文化的 ,凡此種種。總之大家都在研究華為、學習華為,但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收獲就是,如果你不是專門長期研究華為的,你只是想了解華為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就?想了解華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這本《企業成長導航》案例部分關于華為的全景展現,恰恰能滿足你這個要求,用最簡短的內容,用最具有含金量的文字,給你全景概括了華為是如何從1987年創業走到今天的?或者不合適的推薦以下,“華為的成功是讓變革成為常態”這“案例部分”足以有理由讓你通讀全書。這一部分就有企業界趨之若鶩的,大家耳熟能詳的華為的“以奮斗者為本”,“華為基本法”,“以客戶為中心”,“任正飛的時刻的危機感”等等主題的精煉概括,金句比比皆是。還有關于中國家電行業一面旗幟的“美的”的發展歷程和用“企業成長五個階段”的剖析,我就不一一劇透了。

使用《企業成長導航》,關鍵還在自己
讀了兩遍《企業成長導航》,給企業家帶來了一個啟發:關鍵的就是企業的帶頭人和領導人—企業領導者要有深刻的洞察,要激發你的團隊,在這動蕩的時代當中,結合環境的變化,結合企業的現狀,判斷和感知你的企業,正在進入或正在面臨退出其中的哪個階段的問題?在這個階段當中,你的戰略應該是什么?你的組織方式是什么樣的?我總結了這么幾條,作為思考。

第一是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就像任正非創立華為當初做代理,后來洞察到不做創新,研發不出自己的產品是不行的;還像美的電器的何享健一樣“研制自己的電風扇才有前途”那樣要有洞察力。
第二是要務實。在喧鬧的時代,這一點很多企業家比較欠缺。我是比較反對“企業家的網紅化”的,那些花里胡哨、花拳繡腿一樣

的蹭熱點,天天要流量當網紅的企業家,是走不長的。企業家千萬要有一種務實的精神,我有一個口頭禪“有用比好看更重要”。
第三是要有危機感。像華為、美的這樣世界500強公司都有時刻的危機感,相信我們的很多的中小企業危機感比這個更強才對。但是恰恰相反,很多的中小企業的老板沒有危機感。小有所成就志得意滿,到處不到分享成功案例,殊不知,在你到處宣揚自己的成功經驗的時候,你的成功經驗已經快要成為失敗的教訓了。

第四要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書中作者描寫了華為的任正非,要學習美國的領先企業,要學習咨詢公司的案例。任正非說,在學習先進企業方面,華為要削足適履。我們的企業既然底子差,基礎薄,我們沒有經驗,就應該學習,先學習再消化再超越。這里我也有一個觀點,“學習可不是啥熱門學什么?”,學習也不是什么要有一種“

”,學習要先有自己的“邏輯和主方向”,每一次學習都應該是強化和提升你這個“邏輯和主方向”才對。
第五是變革。老板要有一種“能變會折騰”的精神。但是我說的這個變革或者是施煒老師所說的變革,不是說“一天三個變化”——早上說這個方案這樣寫,中午說這個方案又不要了,晚上又說用這個方案又可以了…,不是這樣的一個戰術性的、表面性的變革。企業的領導者和帶頭人需要的變革,是結構性的、深層次的變革,要變就要適時而變,但是這個大的變化也應該是漸進式變革,就像剛才說的殺死自己。

第六要要培養鍛煉一種敏捷的文化。就是動態的、機動的一種文化,要有一種適應這個時代,適應這個世界的一種文化和一個組織能力。你才能很好的應用企業成長的五個階段,并且你才有可能抓住企業成長的五個階段當中的三次管理整合,通過進行整合達到重生。(2016年,施煒博士還出版過一本《重生-中國企業的戰略轉型》,現在讀來還是歷久彌新呢)

第七就是借外力。你就是知道到了成長的那個階段,想變革靠一己之力是不行的,任正非在接受央視采訪的時候說,華為的發展可是用了幾十家外部的咨詢公司的智慧。對于企業發展來講借助顧問公司外腦是必不可少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是這個道理。施煒博士和苗兆光博士所在的華夏基石咨詢就是主持制定《華為基本法》的優秀外腦機構。
每一個老板桌子上都應該有一部《企業成長導航》。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大霧彌漫、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上開車,真應該司機人手一本《企業成長導航》。希望每一個企業都能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穿透迷霧,找準方向,穩健快速的前進。

吳之:蒙古族,品牌營銷專家,先行品牌策略機構高級合伙人、首席品牌總監,中國市場學會品牌委常務理事,騰訊騰云智庫專家,中國食品產業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馬鈴薯農場主聯盟高級顧問,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品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智庫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品牌智庫專家,內蒙古質量與品牌促進會高級專家,包頭營銷策劃行業協會高級專家,包頭輕工業職業學院客座教授,草原商學院導師,著有《品牌蛻變》、《中小企業如何打造區域強勢品牌》。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84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