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咖啡館式辦公室(圖文詳解咖啡館化的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不知不覺,我們的朋友圈中常被一些別人家的辦公室刷屏,這些辦公室里面沒有排列成小格子的辦公桌,沒有等級森嚴的領導專座,整個辦公室猶如精致的咖啡屋,人們工作起來優雅、愜意,空間氣氛和諧、舒適。

這就是咖啡館化的辦公室,相信沒人不想在這樣的辦公室里工作。
本文通過對咖啡館化辦公空間的分析和說明,給致力于通過改善辦公環境,提高員工工作生產力,留住高端人才的企業管理者以及專業設計師一些參考。

咖啡這個舶來品在中國現代歷史并不悠久,追求極致咖啡口感的人群規模也沒那么大,但是中國的咖啡館數量卻很龐大。這些年星巴克和它的追隨者們在各大城市的CBD開了越來越多的咖啡店,中國人本來是沒有喝下午茶的時間和習慣的,然而工作日的星巴克內卻常常人滿為患,里面坐滿了來自周圍辦公樓的白領,他們真的是來喝咖啡的嗎?

恐怕不全是,2018年底開始星巴克在國內也開始送外賣了,但是來店人員并沒有減少。紀錄片《星巴克的秘密配方》中提到,中國市場與其市場不同,在中國人們主要是到店消費,超過80%,這一比例在日本和英國僅為55%。

圖片來自紀錄片《星巴克的秘密配方》
很顯然,和歐美的白領們一樣,許多人到星巴克還有一個很大的目的,那就是辦公。
在悠閑的咖啡館工作確實不錯,不過一段時間后,人們久坐在柔軟的沙發上辦公會感到不適,而且星巴克等咖啡館為了防止人們長時間在里面辦公,桌子通常又小又矮,人們也不能隨意攤開工作用品。因此,偶爾離開沉悶的辦公室到咖啡館工作還不錯,但那不是長久之策。
因此,全球范圍內,咖啡館化的辦公環境成為辦公室設計的主流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在辦公室內設置內部咖啡廳等休閑放松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面喝咖啡,其意義遠超出品嘗咖啡飲品的這個范圍。

全球最大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IWG在全球范圍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確認,當面對兩個類似的就業機會時,他們寧可放棄一個不提供靈活辦公的崗位,全球75%的員工覺得靈活辦公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圖片及數據來自IWG-workplace-survey-2019
62%的企業目前已經采用靈活的工作空間模式(在國內這個比例為51%)。

圖片及數據來自IWG-workplace-survey-2019
77%的企業正通過靈活的辦公模式來吸引高端人才。

圖片及數據來自IWG-workplace-survey-2019
靈活的工作空間在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效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85%的受訪者表示,由于引入靈活的工作模式,他們的業務更具競爭力了。
IWG的調查總結,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靈活的辦公模式一方面能減少成本開支,提高員工效率,另一方面能讓員工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比例,從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讓企業有更高的生產力。
由科技初創公司開始,改變千篇一律的死板辦公模式,沒有固定座位或者固定座位很少,以咖啡館化為主要特征的靈活辦公模式成為創新型公司的一大特色。它們的典型代表是硅谷的各大科技公司、全球知名度最高的聯合辦公公司-WeWork等。

日本辦公家具巨頭OKAMURA的辦公室研究所和早稻田大學在2014年了發表關于靈活辦公對加強同事之間溝通的研究報告,報告中顯示,同事之間駐足40秒以上就會形成交流。
在有人進出的空間很容易產生臨時的會話交流,由此還可能形成新的想法和思路。
咖啡館化辦公室有許多能讓同事之間產生隨機交流的場所。
例如咖啡區輕松愜意的環境,在咖啡機邊逗留這個過程同事之間就容易形成交流。

圖片來自OKAMURA關于靈活辦公對加強同事之間溝通的研究報告
去星巴克喝咖啡的白領除了享受那里舒適的環境,還可以啟發他們的靈感。這個優勢理所當然會移植到咖啡館化的辦公空間來。
想必很多人聽過歐陽修的“三上作文”的典故,這部分內容也收錄在他的《歸田錄》中。“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這些是歐陽修作品的主要創作時間。雖然有些讓人驚呆,但是人的靈感來源確實就是這么奇特。而在日本,辦公室的通道、休閑空間、吸煙室被稱為新“三上“,即那些稍微離開正式工作場合的空間最容易啟發人的靈感。
無論是咖啡館還是辦公室內的咖啡區,都符合啟發靈感的新“三上”環境特征。

來自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勞動者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許多有心理疾病的勞動者除了自身的性格、家庭、工作量的原因外,上下級之間溝通不足,職場的人際關系也容易造成勞動者心理壓力。

日本厚生勞動省關于的勞動者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包括中國在內,在傳統辦公室中,上下級關系森嚴,同事之間也不易交流。
咖啡化的辦公室內沒有領導人專座,通長的方形會議桌也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容易形成團隊感、親近感的圓桌或者是開放式溝通區,等于打破了上下級之間的隔墻,員工能更隨心地融入到團體的合作中來。

咖啡化的辦公室內常設有簡易的吧臺或者溝通席,附近有白板或者顯示器,這讓即興開會變得簡單。同時,有些吧臺刻意不設置椅子,簡單的站式會議讓人不再無精打采,會議進度更快,從而提高開會的效率。

說到健康,每個人都知道是正確飲食、充足睡眠、適度地運動和放松。辦公室的咖啡休閑空間正好可以滿足這些健康活動。下午茶、簡單的休閑娛樂項目讓員工舒展身子,促進心情放松。

不同類型的座椅、吧臺讓員工避免久坐,多活動。

現代企業中,實行項目制的公司不少,即根據項目組成不同的項目小組,小組之間為了項目的推進通力協作。

以靈活辦公為基礎的咖啡館化辦公室為項目組的團隊合作提供了靈活的工作場所。這里面既有封閉的小型工作間、也有半封閉的咖啡座、或者幾個開放自由席位組成的臨時項目桌,多數位置會配有開會討論用的白板、移動顯示屏等,以方便團隊討論。

來自OKAMURA的調查報告the questionnarie of Quiet中顯示,包括性格內向和外向的員工,絕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有專注于工作的獨立空間。這些員工也希望能依據工作內容換一個可以獨處的環境中保持專注。

圖片及數據來自OKAMURA調查問卷the questionnarie of Quiet
這在傳統辦公室是很難實現的,不過咖啡化的辦公室中,一個半封閉的坐席、小型會議室、獨立的沙發站都能滿足員工獨立工作的需求。

員工敬業度與工作場所滿意度成正比,Steelcase的全球敬業度調查報告中有數據顯示,對工作場所各方面都非常滿意的工人對公司也表現出更高的參與度,只有13%的全球工人高度敬業,在中國這個數據為10%。

圖片及數據來自Steelcase全球敬業度調查報告
日本辦公家具協會(JOIFA)的調查報告顯示,辦公環境的好壞對員工的積極性和成果物的產出有較大的影響,許多員工甚至想參與改造辦公環境。

圖片及數量來自JOIFA調研報告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這個文化相適應的是辦公環境,一個辦公室里面沒有封閉、嚴肅的隔墻,取而代之的是輕松、愜意的開放式工作環境,很容易讓員工形成歸屬感。
咖啡館化辦公室的設計要素咖啡館化辦公室的設計要素和它的顯著特征相匹配,在辦公室的規劃設計中掌握了這些設計要素,也就很容易創造出好的咖啡館化辦公室。
亞洲文化的特征,使得我們還無法像歐美那樣將辦公室完全做成休閑空間。因此咖啡化辦公空間的規劃只要滿足以下2點就行:
1. 靈活、多變的通道,主次通道交叉串聯著前臺、一般坐席區、會議區、領導辦公區、咖啡休閑區等;
2. 作為主要空間的咖啡休閑區要有適當的面積,最好窗外有可以遠眺的風景;

這里包括一個高設計感的茶水柜以及吧臺,全自動的咖啡機,內部陳列著不同飲料的立式冷柜等。
別吝嗇,實在不行可以設置一個自助收銀柜或者二維碼收銀臺,將商品以成本價提供給員工。

作為幫助員工放松和恢復精神,整理腦內信息的空間,咖啡區的裝飾和家具需要從感官和舒適度上滿足這些要求。
如常規咖啡館的設計那樣,不管工業風、自然風也好,裝飾材料要有良好的質感。座位也要多樣化,吧臺、沙發座、卡座、懶人沙發等多種樣式靈活組合。

咖啡館化辦公室優于咖啡館的一個特征之一就是這里可以設置頭腦風暴區。幾個類似大學教室的活動座椅,可手寫的白板,投屏的顯示器,搭配一些特色鮮明的裝飾構件,便可以形成團隊協作的頭腦風暴區。

這里也可以作為員工的社交場所。

對于那些默默工作的人來說,與同事交談可以獲得新知。我們需要在設計中創造一些能形成這種即興交流的場所。例如在咖啡機位置設置可以放下杯子交談的臺面,在復印機附近設置可以整理文件的吧臺等等。

整體空間以開放、通透為主,但是需要在一些位置設置可以獨立思考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用成品隔斷隔開。

也可以使用成品家具做成。

在咖啡區的某些位置設置可以舒展身子的設施,例如小球類活動、按摩椅等。

在辦公坐席區使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使用可以升降的辦公桌,鼓勵員工在工作中改變姿勢。

關于室內綠植給辦公空間帶來的變化如下:
1 員工更樂于在有綠植的地方休息、交流;
2 綠植讓人心情愉悅;
3 綠植使空間看起來清新、健康;

日本著名的辦公家具和辦公環境設計公司PLUS的概念辦公室比較符合以上各設計要素的要求,我們可以做個參考。
PLUS認為,長時間在位置上坐著影響人的健康,在辦公室內適當地走動、與同事交流、開會以及休息不但能啟發靈感,保持專注力的同時還能保證員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這個概念辦公室的主題被命名為“Walk Talk Work”
“Walk Talk Work”概念辦公室目的在于實現提高公司內部交流活力、使員工心情轉換以提高生產力,留住高端人材和保證員工身心健康。

圖片來自PLUS官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