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無論在生產排程計劃中,還是在ERP的工作日歷維護都是非常重要,在粗能力計劃(RCCP——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中計算核定產能時候,先把備對應的工作日歷設置好,工作日歷設置多少天好呢?
長期的RCCP建議60天-90天,短期的建議7天-15天,各行各業不一定,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在很多公司沒有上信息化前都是用Excel的設定的,我們在計算RCCP的時候在取值數據的時候經常需要引用工作日歷,所以用Excel設計好一個方便的工作日歷引用也是非常高效的方法之一。
古哥分享一個簡單的工作日歷設計思路;
確定表頭工作日歷的設計想明白是一維報表還是二維報表,這里先按下圖的格式來設計

上圖中,工作日期在行的方向,這樣設計的劣勢超過60天的話,行的顯示效果沒有列的顯示效果有優勢。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Excel中工作日歷超過30天的話,在列顯示日期列表非常方便的看整體的工作日歷。
開始設計從上面的表頭設計,可以發現各有各的優勢,我們可以短期工作日歷用行顯示,長期工作日歷用列顯示。這樣就可以兼顧了。
短期的工作日歷來源于長期工作日歷,所以想一個“偷懶”的辦法,只需要更新長期日歷,短期日歷可以自動同步,相當于把日歷同步匹配過來了。
要實現同步引用函數的無非就是以下幾個:
1、VLOOKUP
2、SUMIFS ( 多個條件引用數值可以借用)
3、OFFSET (按條件偏移)
思考后排除VLOOKUP,因為沒辦法確認唯一值,再排除SUMIFS,可以是可以,但是需要在每一列輸入不同的公式,最終確認用

需要自動同步,只需要確認兩個關鍵字段的行列位置就行了
日期的位置和設備號的位置,因為設備號本身就是升序的就相當于知道位置了。

短期報表中錄入公式=TODAY()

后面的單元格錄入=C1 1,并向右填充

確定日期的位置錄入公式=MATCH(C1,1. 長期工作日歷!A:A,0)

嵌套在OFFSET中
=OFFSET(1. 長期工作日歷!$A$1,MATCH(C$1,1. 長期工作日歷!$A:$A,0),$A2)
注意鎖定關系和減1行

公式錄入完成,一個簡單的關聯引用就做好,后續只需更新1表的數據,2表中的數據自動變了,當想看后面的只需要把5-17這個單元格更改為后面的日期,后面的日期也是同步變化
如我想6-1后的工作日歷,更改如下:
好了,今日分享到此,不明白之處,6月的線上班上我將會詳細講解具體的使用場景及方法。

我是古哥:從事制造行業18年,在企業運營、供應鏈管理、智能制造系統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企業智能化,柔性化計劃運營管理專家,擅長通過企業流程優化規范,企業管理、導入計劃運營提升企業效率;對提高企業準時交貨率,降低企業庫存,輸出智能制造人才有豐富的經驗。關注古哥計劃,每日分享制造行業,特別是生產計劃方面的一些職場干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