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美國女人克拉克(克拉巴頓從被人歧視到職業天使)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涌現出了許多知名度極高的女將軍,比如上古時期的婦好,宋代梁紅玉,明代秦良玉等。在民間傳說中還有花木蘭、穆桂英等女中豪杰。
但是在世界歷史上,西方國家的女將不但出現的晚,而且數量極少,能為大眾所熟知的也就是法國的圣女貞德。
而對于只有兩百余年歷史的美國來說,女性走上戰場的時間就更短了,更不要說是女將軍。

根據相關記載,美國雖然在獨立戰爭時期就有了女性的救護隊員,甚至在1780年,一名名叫德博拉的女性女扮男裝化名羅伯特·舒特萊加入美軍,甚至在戰斗中大腿中槍負傷后為了不暴露自己身份,堅持自己治療傷口。但是在秘密暴露后,她依然被迫退伍回鄉。
但是在西方宗教的思維之下,女性是不允許上戰場的,甚至救護這樣的事情也是需要修女才可以勝任。
19世紀有一位詩人評價當時的女性說一生中只有三次機會走出家里:

一位婦女一生只能離開她的家三次:一次是當她做禮拜時,一次是當她結婚時,還有一次是當她升入天堂時。
在這種制度之下家庭幾乎是當時美國女性生活的全部。當時的美國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他(丈夫)只為上帝生存,她(妻子)只為他(丈夫)生存。
這一慣例直到美國南北內戰時才被一個人所打破,這個人就是美國紅十字會的創始人,美國19世紀婦女解放運動的發起人——克拉拉巴頓。

克拉拉巴頓,1821年圣誕節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從小就因為照顧生病臥床的哥哥而學會了簡單的護理工作,后來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并創辦了美國第一家公立學校,但是這家學校卻因為性別的原因拒絕了克拉拉巴頓經營。
于是她選擇來到華盛頓,在專利局任職,這也是美國政府最早的女性雇員之一。
1860年,美國南北爆發內戰,克拉拉巴頓起初只是為撤退到華盛頓的傷員提供看護和藥品,后來克拉拉巴頓要求前往一線戰場,成為戰地護士。當然她的這一想法馬上就被無情的拒絕了,理由是:女人怎么可以上戰場呢?

克拉拉巴頓沒有放棄,她主動發起了一項為傷兵募集和發放藥品和其它急缺物資的活動,并且承擔了將藥品和物資輸送到戰場的工作,經過幾次出色的任務,美軍終于同意克拉拉巴頓前往戰場參與護理工作。
克拉拉巴頓于是跟著北軍參與了非常血腥的第二次馬納薩斯之戰、安提塔姆之戰以及弗雷德里克斯伯格之戰等絞肉機似的戰斗。
在南北內戰傷亡最多的安提塔姆戰役中(此戰中有2100名北軍和2700名南軍士兵陣亡,另外有1.85萬人負傷,其中3000人受了致命傷。)流彈和爆炸的炸彈都擊穿了克拉拉巴頓的衣服,但是這也未能阻止克拉拉巴頓的戰場救護。

克拉拉巴頓的成功也鼓舞和帶動了其他婦女從事護士職業,她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并不比男性遜色,也成功促進了美國婦女的覺醒,堪稱19世紀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的。
一顆子彈從克拉拉袖底呼嘯而過,擊中了她正在照顧的一位傷員。克拉拉身材瘦小,與她周圍這個硝煙彌漫的戰場很不協調。她穿著那個時代女性通常穿的寬松長裙,看上去不像護士。一位頭上纏著帶血繃帶的年輕中尉拍拍她的胳膊,對她說:“小姐,快離開這兒,這不是女孩兒該呆的地方。”克拉拉抬頭看了他一眼,她的眼中噙著淚水,仍然在為那位她試圖挽救的年輕士兵而感到難過。“別管我,年輕人,”她答道,“我現在沒空”。說著又開始照顧起另一位傷員來。——《美國“戰地天使”克拉拉巴頓》
在南北戰爭期間,打著紅色蝴蝶結,穿著深色的裙子的克拉拉巴頓成為北軍的“戰地天使”,克拉拉巴頓不僅幫助了無數負傷的戰士,還組織了為陣亡士兵的身份辨認和墓碑記名的工作。
克拉拉巴頓也成為第一個領導一個美國政府機構的女性。
戰后,在醫生的建議下,克拉拉巴頓離開美國前往歐洲休養,在這里克拉拉巴頓卻認識了國際紅十字會的開創者,并與他們一起成為普法戰爭中的志愿者,這次歐洲之旅也讓克拉拉巴頓萌生了建立美國紅十字會的念頭。

克拉拉巴頓回到美國后就一直在為建立紅十字會而努力,直到13年后,1881年5月21日,美國政府才正式承認美國紅十字會,而克拉拉也成為美國紅十字會的第一任主席。在第二年,也就是1882年她一力促成美國在救濟傷病員和戰俘問題的日內瓦協議上簽字。
1884-1903年間5次代表美國政府參加日內瓦、羅馬和維也納等地召開的國際紅十字會大會。根據她的建議,大會修改了會章,規定紅十字會不僅在戰時擔任救護工作,平時遇到饑饉、洪水、地震和瘟疫等災害也要進行救護。
1912年4月12日,90歲的克拉拉巴頓去世。克拉拉巴頓一生中獲得過許多國家的獎狀、勛章,包括德國頒發給她的鐵十字,俄國給她的銀十字以及國際紅十字組織獎章。
克拉拉巴頓從一個普通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長為足以撼動美國對女性的歧視,喚醒了整個美國女性的覺醒,也被稱為“戰場天使”,她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人道主義救援事業,終生未婚。

后人評價克拉拉巴頓說:
她是一個畏懼生活卻勇于面對世間疾苦的人;
她是一個不斷進取的人卻生怕自己做的不夠好的人;
她勇于反抗社會,卻珍視社會的認可,她一生取得的成就讓許多人望塵莫及。
克拉拉巴頓也和南丁格爾一樣是醫護人員的代名詞,在今天席卷世界的病況當中,全球各國醫護人員秉承著治病救人的理念沖在戰疫最前方,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在南丁爾格和克拉拉巴頓時期,中國正處于晚清,國力衰微,根本沒有話語權。在今天,我們除了向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外,希望有更多的人把中國醫務人員的故事講給世界傾聽,讓中國醫護人員的故事不僅僅局限在國內講述。
致敬醫務人員,大家加油!
文/以史為鑒
圖/網絡
參考資料
《美國“戰地天使”克拉拉巴頓》世界文化,2008年
克拉拉·巴頓:美國紅十字會創始人 譯學館
《職業天使克拉拉·巴頓》遼寧出版社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71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