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園區招商指南框架(園區招商工作流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園區招商工作流程最近和招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兩個體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園區招商指南框架?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園區招商指南框架
園區招商工作流程
最近和招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兩個體會:
1、新園區設計越來越漂亮、設施越來越完備,價格還和老園區差不多,原有市場被不斷蠶食。
2、園區招商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業績一般、或者業務素養不高的從業人員逐漸退出這個行業。
首先,園區市場競爭陷入白熱化已是既定事實,這種情況短時間內無法扭轉。至于第二個問題,則需要從業者快速提升自身業務素養,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滋潤。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招商人員的工作流程問題。雖然不同項目、不同崗位的情況有差異,但總體的工作方法與決策模型都是互通的,希望能幫助到有自我提升意愿的招商同仁。
園區招商工作大體可分為四個環節。
1、認識崗位職責
2、拓展渠道,尋找客戶
3、項目接待
4、談判、簽約
認識崗位職責
一、明確崗位職責(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是開展招商工作的第一步。
一般來說,一個中等規模的園區通常采用「招商總監—招商專員」的兩級組織結構。而大型項目或政府項目,可能有「招商總監—招商經理—招商專員」三級人事架構,以及招商助理、招商文員、合同專員等特殊崗位。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們只討論管理者(招商總監)和執行者(招商專員)兩個崗位。
1、招商總監:
招商總監是整個招商部門的負責人,可能兼任項目執行總經理、副總等崗位。通常是團隊中招商能力最強、最有資源的人。
不過,作為管理者,只會單打獨斗肯定不行,更重要的任務是能組織全部門共同完成招商任務。
招商總監主要職責如下:
1、制定項目整體招商計劃及推廣方案,落實招商任務,對招商結果負責;
2、帶領招商團隊開發客戶和招商渠道;
3、招商團隊的管理、員工的培訓、考核;
4、協調與集團公司、物業公司團隊的關系;
5、拓展并維護政府關系、渠道關系、客戶關系;
6、組織市場調查研究,預測分析市場發展趨勢,并針對市場變化和競爭需要提出解決方案。
2、招商專員:
招商專員是招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其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招商展開:
1、根據招商計劃進行項目招商,完成任務指標;
2、拓展并維護渠道關系;
3、拜訪客戶,推介項目;
4、招商電話接聽、客戶來訪接待;
5、招商談判和合同的簽訂、管理;
6、客戶前期服務。
紀律方面,招商人員經常在外活動,一般無需固定地點打卡,主要看業績(具體以公司規定為準)。
拓展渠道,尋找客戶
二、工作內容確定了,下一步就是尋找客戶,幾個常規方法分享給大家。
1、中介渠道合作
中介渠道不是政府招商項目的主要來源,但卻是民營園區主要的項目來源。而且城市能級越高,中介的作用越大。
2、以商招商
除中介渠道外,以老帶新在園區招商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客戶轉介紹成交的占比高達30%-40%。
當然,以商招商前提是老客戶的滿意度一定要高,否則客戶自己都滿腹牢騷,自然會介紹朋友給你。
3、陌拜 / 掃樓
到區域內其他園區和寫字樓去陌拜、掃樓、挖客戶。
一些招商人會覺得這種辦法太辛苦、成交概率低,或者怕被拒絕、放不下面子去做。但現實情況是園區市場僧多粥少,大家都在搶企業,守在招商部等待客戶上門的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任務指標,陌拜掃樓的做法雖然傳統,但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
4、政府機構
現在政府和企業一樣,也有招商引資的KPI,尤其是項目所在的鎮區、街道,你引進一個企業也算政府的業績,從某種程度上講,政府和我們是合作伙伴。主動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政府落不下的項目,可能優先推薦給你。
5、網絡渠道
目前主流網絡宣傳渠道有三種,一種是門戶網站,包括58同城、趕集網這樣的門戶網站,以及XX園區網、XX寫字樓網等垂直網站;二是在公司公眾號上發布文章,和編輯搞好關系,請他把自己的聯系方式放上去;三是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渠道。
以上是幾種比較常見的獲客方式,其余還包括協會介紹、同行介紹、活動拓展等等,需要招商人員主動探索。
項目接待
三、想做好項目接待,第一步要了解項目。試想,如果在溝通過程中,招商人員對自己的項目都不了解,如何給客戶留下好的印象?
以下十二個問題,每位招商人員都應爛熟于心。
1、項目所在的區位、所屬的行政區、街道,周邊的商圈、生活服務配套、交通配套(自駕、地鐵、公交具體到班次、路線)、產業配套;
2、項目的用地性質、產權、剩余年限、樓宇的設計理念、建筑結構、功能配套。以及其他可能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的亮點;
3、項目總面積、樓宇幢數、每幢樓的樓層、單層面積、層高、每間房源的戶型、得房率、大概能容納員工數量等等;
4、裝修程度(毛坯 / 簡裝 / 精裝 / 拎包辦公)、選品品牌、規格(如空調的功率、桌椅的長寬等)、裝修風格、市面上的裝修報價、選材、工期等,如果企業自己裝修,有什么限制條件?園區物業能夠提供哪些服務?
5、物業費、能耗費(是否含公共水電?)、停車費、空調費(中央空調是否只在工作時間開啟,其他時間能否使用,如何付費?)、稅費、開具發票的類目等;
6、每間房源的租金、免租期、裝修期、押金、付款方式、違約條款等;
7、公司注冊多久辦結?最多注冊幾家公司?有無虛擬地址?注冊需要的資料、流程?
8、樓板荷載、供電量、電梯承重,若招商對象涉及特殊行業,還要了解該行業的限制條件;
9、周邊有哪些競品?它們的基本情況怎么樣?租金定價多少?與之相比我們的優/劣勢在哪里;
10、區域產業政策有哪些?企業可享受哪些?如何申報?
11、中介帶看的細則,傭金支付的標準、結傭的條件(是看項目質量還是看租賃面積)、是否含稅?
12、其他的軟性服務、特殊服務。
熟悉完項目,下一步是認識客戶。
一次成功的招商,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對方的基礎之上。如果招商人員既不清楚園區對企業的意義,也不了解對方從事的行業,只從物理空間的角度向企業推銷,對企業提出的專業性問題一無所知,企業一定不感興趣。反之,如果你對企業的產品矩陣、技術路徑、未來趨勢有系統的了解,能夠迅速找到對方的利益訴求,再從幫企業賺錢的角度出發,在比較中把園區的優勢說透,企業就會覺得你是內行、是專家,很愿意和你合作。
了解企業客戶,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
1、企業發展歷史、注冊資本、股東結構、關聯投資、信用狀況等;
2、企業主要管理人員、主營業務、盈利情況、市場地位、主要產品、企業營收;
3、企業所處行業、競爭格局、市場規模、未來趨勢、國家、?。ㄊ校┱摺⑸舷掠喂?;
4、企業具體需求。
四、談判、簽約
在談判之前,招商人員要想好心理最高的目標(現實中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標,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預期目標(最有可能實現的目標)和最低目標(談判成功的最底線,低于這個目標絕無再談的可能)。筆者見過一些談判人員,對企業訴求沒有明確的預期,面對客戶的步步緊逼手足無措。
在談判當中,又涉及到很多技巧問題,比如開局如何營造氣氛?如何能在一開始就激發出客戶的興趣?面對一些關鍵問題(租金、免租期等),雙方肯定會針鋒相對,到時侯我們能做出哪些讓步?節奏是怎么樣的?萬一談判陷入僵局,如何破局?
因為項目的大小、場景的差異、談判人的性格、狀態各不相同,這些問題的沒有統一的答案,也很難用言語說明,我們只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談判方法論,并在各類場景中靈活運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53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