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最地道的湖北菜(去湖北必點的6道鄂菜)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提起湖北,大家都知道湖北的簡稱是鄂!其實,在夏商周時期,湖北便叫作鄂國,而鄂國的國都是鄂城,是鄂侯后人所建;再后來,鄂城成了楚國的國都,也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所以,湖北菜一般也叫做鄂菜,或者是楚菜!

很多朋友去湖北旅游,只知道看看黃鶴樓、神農架,轉一轉武當山,最后吃一吃鴨脖、熱干面!其實,湖北被譽為“千湖之省”,這里的水資源十分的豐富!所以,鄂菜的特點是以烹調山珍海味見長,尤其是它的淡水魚鮮與煨湯的技術獨具特色!

所以,如果有機會去湖北旅游,除了看一看名勝古跡,別只會吃鴨脖,下面這6道鄂菜不妨嘗一嘗,都是“鄂菜之魂”,保準你點完菜,連老板都誤認為你是湖北人!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在湖北有這樣的民諺: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籠不成席!可以說,蒸菜是鄂菜系中非常有特色的菜,而這里面最經典的就是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指的是蒸畜禽、蒸水產、蒸蔬菜;其次,在蒸制時使用的烹調方法還不同,有粉蒸、扣蒸、干蒸、釀蒸等等!所以,不同的店家,做出來的沔陽三蒸是各不相同的,不僅食材不同,就連蒸制的方法也會不同!

一般來說,本地人吃沔陽三蒸主要以粉蒸的烹調方法為主!通常以粉蒸青魚、粉蒸珍珠丸子以及粉蒸蓮藕為代表!所以,這道菜具有三種不同的味道,魚肉鮮嫩而不腥,豬肉醇香而不膩,蔬菜味淡而不寡!

敬愛的毛主席,曾在《水調歌頭·游泳》中寫到: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所以,去湖北最不能錯過的美味就是清蒸武昌魚!這道菜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魚肉的口感滑嫩,味道清香鮮美!

其次,在點這道菜的時候,要交代一下服務員,魚必須要用團頭魴!因為,團頭魴才是當地人認為最好的武昌魚,如果用其它的魚代替是不正宗的!這種魚的特點是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從視覺上來看,像是一個菱形狀的魚!

如果是喜歡吃肉的朋友,就像老于這種無肉不歡的主,千張肉是必點的一道菜!這道菜的主料雖然是豬肉,但卻是非常考究廚師刀功的一道菜!

千張肉,做法頗為復雜,需要把帶皮的五花肉先煮后炸,炸好后,一斤豬五花肉要切成80片長約4至5厘米長的薄片,當然,薄片且的片數越多越好!切好之后,再放入碗中,倒入料汁旺火蒸4個小時!

成菜后,一般盤子的正中間要擺放50張薄肉片,盤子的兩側則各擺放15張薄肉片!最后再點綴上青菜!這道菜肉質松軟而不爛,味道鮮香而不膩,無論是酌酒還是下飯都不錯!

這道菜據說起源于三國時期,劉備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時,為了慶祝這一段佳話,用鱔魚比喻為龍,雞比喻為鳳做烹調的一道菜!據說,在湖北的婚宴上,這道菜是必上的一道名菜!成菜后,吃起來不腥不膻!魚肉入口酥香,雞肉鮮嫩味美!

小貼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說的就是這一段佳話!所以,在品嘗這道菜的時候,大家再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保準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很多地方都說自己的東坡肉最正宗,其實,想吃最正宗的東坡肉還得去湖北!因為,蘇東坡是被貶到黃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岡市黃州區。

在黃州期間,蘇東坡自己開荒種地,所以才被認為譽為是“東坡居士”,期間又由于它親自動手烹調紅燒肉,而且還將做紅燒肉的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所以被叫做東坡肉!

其次,老于建議大家可以在黃州游覽赤壁的時候,品嘗一下這道菜,一口肉,一口酒,再看看當年的赤壁之戰,是不是很有代入感!

不得不說,鄂菜把魚的做法發揮到了極致!就拿這道黃陂三合來說,首先要把新鮮的魚,去皮去鰓去骨,只留魚肉,先用刀剁成肉泥,取一半調入料汁攪拌均勻后做成魚肉丸煮熟;豬肉剁成肉泥,配上少許魚肉泥,調味后炸成肉丸!

接著,再把剩下的魚肉泥、豬肉泥鋪在豆油皮上,上鍋蒸熟后,再切成片;最后,再把魚丸、肉丸以及肉糕燴成一鍋!可以說,這道菜屬于一菜三味,魚肉中帶有肉香,豬肉中又帶有魚鮮,彼此交融,讓人回味無胸啊!

以上就是鄂菜中比較經典的6道菜,每一道菜都非常經典好吃。如果有機會去湖北玩,不妨按照老于說的菜單點菜,保準老板都會誤認為你是湖北人!如果你還知道哪些鄂菜好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謝謝大家!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