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采購崗位職責與工作流程(采購各崗位主要工作職責)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采購主管的工作職責主要有
1.新產品、新材料供應商的尋找、資料收集及開發工作。
2.對新供應商品質體系狀況(產能、設備、交期、技術、品質等)的評估及認證,以保證供應商的優良性。
3.與供應商的比價、議價談判工作。
4.對舊供應商的價格、產能、品質、交期的審核工作,以確定原供應商的穩定供貨能力。
5.及時跟蹤掌握原材料市場價格行情變化及品質情況,以期提升產品品質及降低采購成本。
6.采購計劃編排.物料之訂購及交期控制。
7.部門員工的管理培訓T作。
8.與供應商以及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等。
采購工程師的職責主要有
1.主要原材料的估價。
2.供應商材料樣板的品質初步確認。
3.材料樣本的初期制作與更改。
4.替代材料的搜尋。
5.采購部門有關技術、品質文件的擬制。
6.與技術、品質部門有關技術、品質問題的溝通與協調。
7.與供應商有關技術、品質問題的溝通與協調。
采購員的工作職責主要有
1.訂購單的下達。
2.物料交期的控制。
3.材料市場行情的調查。
4.查證進料的品質和數量。
5.進料品質和數量異常的處理。
6.與供應商有關交期、交量等方面的溝通協調。
戰略成本核算流程
戰略成本核算流程由四個步驟組成:
估計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成本;
估計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成本;
設定你公司的標的成本并發現產品和流程需要改進的領域;
確定作出這些流程和產品改變并持續改進對你公司的價值。
做好這四步驟有助于回答下面的問題:
我的企業應該擴大生產能力嗎?
競爭對手的長處和弱點是什么?
什么樣的戰略會讓我的企業在競爭中先發制人?
這個流程會對你公司的底線收益和現金流產生什么影響?
1.估計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成本。
可以通過參觀供應商的設施,觀察并適當提問獲得許多有用的數據,以估計供應商的成本。記住,要估計供應商的成本,你必須了解產品的用料,制造該產品的操作人員數量,以及所有直接用于生產過程的設備的總投資額。
組隊參觀供應商的設施。該團隊應至少有三人,其中包括來自工程部、采購部和生產部等三個關鍵部門各一人。參觀前,小組成員應先碰頭,確定每人承擔的角色以及參觀重點。每個人分配一個成本動因,即物料、總投資和人工,并就該動因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
由于工程部人員可能對設備最為熟悉,通常指派他/她了解所用到的全部生產設備以及這些設備的供貨商。采購人員的任務是深入了解用于制造的材料。而生產部人員則通常去“數人頭”,他必須了解生產流程以及人員配置。
估計供應商成本并了解哪些地方最占成本之后,你就可以規劃一個使自己在價格上獲利的談判。怎么做?跟供應商一起降低比重最大的成本,從而降低本企業的材料成本,提高底線收益。
要始終爭取雙贏的局面。這就是說,要盡量從談判中獲得對雙方都有利的最佳結果。如果你試圖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關系,就不能夠在談判中把供應商逼到賠錢的地步。與此同時,你也不能讓自己過多地讓步。
2.計算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成本。
對競爭對手的估測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使你的公司在市場中采取主動。這種先發制人的姿態使企業保持業界的領先地位,并最終使其保持盈利性,長久地生存下來。
競爭力評估不僅僅是指瞄準業界同行的標桿。它指的是對競爭對手的業務、投資、成本、現金流作出細致的研究,并且預測它們的長處和弱點。這些信息可能不容易獲得,但它們能使你作出可靠的商業決策,保持企業的競爭力,成為“群雄之首”。
專利中包含有豐富的信息。從專利資料中,你通常可以獲得兩條主要信息:所用的材料和制造流程。有了來自專利的信息,加上對制造流程的了解,你公司的工程人員就能編寫流程圖,并對制造設備的重置投資作出估計。
細分市場概述、公司財務資料、管理人員簡介以及企業歷史也能向你提供有關競爭對手的豐富信息。通過查閱含有主要銷售數據和市場等信息的商務雜志(尤其是其年刊),你能對獲得對市場有所了解。一旦你確信這些資料,就可以計算競爭對手產品和服務的成本。
3.設定你公司的標的成本并發現產品和流程中可改進的領域。
在你著手發現需要注意的領域,并實施改善成本面貌前,你須先估計競爭對手的成本,將其與你公司的實際成本相比較。比如說,競爭對手的長處在于材料、勞務以及管理成本。在材料方面成本能夠做到每磅70美分,在勞務方面做到每磅40美分,管理成本方面做到每磅30美分。你公司的最佳策略是制定計劃來改善上述領域的狀況。如果你的計劃難以奏效,或者你不相信企業能大大降低這些成本,那么最佳策略也許是不在研究和發展上作任何投資。
如果競爭對手的弱點在于水電、維修、折舊、財產稅和保險費方面,這對你又意味著什么?這些領域跟總投資直接相關。競爭對手肯定擁有比你更高的自動化程度或更流水線化的流程。
戰略成本核算要求你發現需要改進的領域,分析實現這些目標(投資和時間)所需付出的努力,并計算實現這些改進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4.確定作出這些流程和產品改變并持續改進對公司的價值。
公司考慮作出的任何改變都可從短期和長期效果兩方面來看待。要發現你提議的改變對財務狀況的長期影響,可以看現金流。現金流比單的凈利潤更能讓你看到全局。
現金對企業,就像血液對人體那樣重要。如果現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企業就不會健康,甚至可能死亡。現金“缺血”在小企業當中尤為常見,它們一般沒有大量的現金儲備。可以運用現金流分析來確定一個企業的健康程度,并制定財務計劃。
現金流是企業資金流入量減去流出量后的金額。現金流入的主要來源是銷售收入。現金流出是指企業運營、購買新的固定設施或設備以及支付稅款等一切必要的現金開支。現金開支也包括勞務、水電和維修費用。
通過計算年度實際或預測的現金流入和流出,你就可制訂一個計劃以保證你公司的財務順利運行。而且通過預測本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現金流,你可以了解到戰略規劃效果在財務上的反映。
這些規則適用于當今市場上的所有企業。企業只有在戰略上走在成本控制的前列,降低成本,了解競爭對手情況,并在擴大乃至縮小規模方面作出明智的決策,才能贏得持久的繁榮。
采購流程的優化方法
1、發現問題:此階段由使用部門提出需求。只有具體的使用者知道他們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決策者。這是工業品銷售的基層環節。
2、項目可行性研究:這個階段使用者已經將發現的問題向上層匯報,客戶內部在醞釀要不要采購計劃、考慮預算等問題。
3、項目立項:這一階段一般會組建使用部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決策部門等人員共同組成的項目采購小組。
4、確定采購的技術標準:在這一階段,是客戶關于采購標準制定階段。通常由客戶使用部門和技術部門分析需求,再把需求轉化成采購標準。
5、招標:采購標準制定好以后,客戶將以標書的形式發布出來,準備投標的廠家到了就可以制定方案了。此時,不管銷售人員如何推薦本產品的優點,客戶一般不會改動采購方案, 除非發現了致命的缺陷。因為對他們來說,采購方案的改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本很高。
6、項目評標:客戶一般會與兩家以上的銷售廠家進行洽談,以便進行評估和比較,得到更好的商業條件。這個階段會確立首選供應商。
7、合同審核:這一階段客戶會通過商務談判,努力爭取一些附加價值。產品的技術標準和規格、數量以及付款方式等都是合同審核的內容。
8、簽訂協議:本階段是簽訂合同,交付產品,實施安裝。合同的簽訂并不意味著交易的結束。真正的銷售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銷售人員要按合同認真履行承諾,準時交貨,按進度完成。了解客戶內部采購流程,是工業品營銷說對話、找對人、做對事的前提。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33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