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很多朋友在了解黃鱔養殖技術,黃鱔出塘收入也確實高于其他水產,那么為什么養黃鱔還是一個稀有職業,我們一起來簡單看看黃鱔的養殖技術。

池塘選擇
水產養殖少不了就是養殖池,黃鱔對于水質要求不是特別高,但仍需要清新水質為好。這就需要把養殖池建在一個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面積一般在5~30平米,深度70~100公分,池壁高于地面30公分,高于水面40公分,以防止黃鱔越墻外逃和雨水漫池。放苗前半個月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對全池殺毒滅菌。消毒一個禮拜后對池塘注水,水深20公分左右,黃鱔生長適宜溫度15℃—28℃,低于10℃或者高于30℃黃鱔都會停止攝食,在池中三分之一的水面種植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陰。
病害防治
這里我們要先說病害防治,因為黃鱔如果出現病害是很難治,我們只能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防治為輔。
建設池塘魚苗放養都需要消毒,平時可用貫眾、蘇梗、苦楝樹根皮等中草藥合劑煎汁拌入飼料投喂治療。飼料要定點投喂,及時清除殘餌,生產中用到的工具建議每周消毒3次左右。池塘中投放數只蟾蜍,利用其分泌物預防黃鱔的梅花斑狀病。注意鱔池水質與環境衛生,經常清洗鱔池更換池水,防止細菌大量繁生。
選苗放養
鱔苗不僅是養殖黃鱔的投資大頭,也與后面成活率和是否能盈利有直接關系。首先選擇原產地采捕自然繁殖的鱔苗,其次也可從信譽好的鱔場購進。體格健壯、體表光滑、無病無傷、活動能力強、大小基本一致的鱔苗。30~50克大規格的鱔苗,成活率高,增重快。20~30克的鱔苗則成活率相對較低,但成本也會低一些。
10平米的池塘放養500~600尾鱔苗,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洗20分鐘消毒,放養時水溫差不宜過大。
飼料投喂
黃鱔是一種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不食變質的餌料,可以去捕獲一些小雜魚、小蝦、切碎的螺蚌等作為食物。如果沒有捕獲條件就必須考慮養殖周邊是否有蚯蚓、紅蟲等配套資源了。作為夜出動物,我們投喂時間要選擇在傍晚定點投放,每天投喂量大約為黃鱔體重的6%左右,飼料一定要新鮮,以第二天上午吃完為度。如若投放過多應及時清理剩余飼料,以免腐爛影響水質。
水質調節
養殖池的水一般在15—20公分左右。為保證水質清新穩定,在高溫季節或水質過濃時要及時換水。每10天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每平米用量25克左右,每半個月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劑,如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調節水質。
黃鱔養殖的單一條件都很容易滿足,要同時滿足建塘環境、投資預算、鱔苗資源(野生苗為好)、飼料配套資源、養殖技術等等這些就讓人為難了。這也是為什么出塘收入明顯高于其他水產,而養黃鱔仍然是一個稀有職業的原因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