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教師已經實行職稱制度30多年,職稱級別直接跟工資掛鉤。
目前中小學教師可以劃分的級別是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三級教師,分別對應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1~4級崗位、5~7級崗位、8~10級崗位、11 12級崗位和13級崗位。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中包含了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和改革性津補貼等待遇。

薪級工資反映的是工齡工資,工作時間越長,只要不出問題就能夠穩步增長。
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只要日常工資中發放基礎性績效工資占70%。剩余30%用于學校統籌調配使用,主要用于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

職稱工資對應的是崗位的級別,說明了國家對知識分子的尊重。
因為,崗位級別是刻錄在我們生活中,級別問題似乎是我們千百年來文化的一部分。公務員有級別、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也有級別,尤其是各種級別也對應著不同的其他補助補貼待遇。像正高級職稱可以對應廳級甚至部級干部,副高級職稱對應處級干部,能夠體現很多知識分子的優越感。
因此,為了體現對高級知識分子的專家教師學者的尊重,才出現了這種職稱和職稱工資。
職稱的數量跟管理崗位一樣也是有限制的,可以享受高級職稱的只是一小部分人。這一定程度上,讓很多的專家學者受到了社會的尊重。
但是職稱制度也產生了一定的問題。形成了人為等級化的割裂。尤其是職稱的評審和晉級有各種條件和數量限制,而且能上不能下,造成了很多的優秀的后起之秀只能感嘆出生晚了。
隨著我們高校去行政化的不斷推進,慢慢教育工作者之間的這種等級觀念也會日漸消弭,工資制度改革也會進一步提上日程的。未來肯定能夠形成更加靈活的工資體系,讓優秀的人才在工資方面得到尊重。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3131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