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清華學霸辭職當保安(他工作5年后辭職)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1991年的他以長沙縣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國頂級高校之一:清華大學。他還選擇了自己喜愛的生物工程與技術專業(yè),夢想著能成為一名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大家都以為清華畢業(yè)的高材生一定是入職名企、穩(wěn)拿高薪,前途一片光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命運卻和這位天之驕子開了個玩笑。他是誰?清華畢業(yè)后的他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20年后的今天,他過得還好嗎?

張曉勇,1974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縣,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普通,但他卻因為30年前的一個特殊的身份而名聲鵲起。他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妥妥地“別人家的孩子”。
1991年,成績優(yōu)秀的他放棄了被高中學校保送的資格,靠著自己實打實的高考成績,取得長沙縣理科狀元,被第一志愿“清華大學”順利錄取。
張曉勇自小就是個有理想和夢想的人,踏入中國的頂級學府,他也如愿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專業(yè):生物工程與技術。那時的他感覺,自己距離成為一名科研人員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作為一名清華學子,大學時期的他刻苦努力,學習投入,同學們都羨慕地稱他為“學霸”,他在老師的眼里也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他撰寫論文、研究課題,考試成績也是門門高分,每年的獎學金拿到手軟。

大學四年過得飛快,1996年從清華大學畢業(yè)的張曉勇,南下廣東,入職了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寶潔公司。
當時的寶潔公司還遠不如后來的赫赫名聲,但張曉勇憑著清華畢業(yè)生的這塊敲門磚和自己在當年可謂炙手可熱的生物專業(yè),進入產品研發(fā)部并成為了一名實習生。有著先進管理經(jīng)驗的大公司對于新人的培訓時間長達一年之久。
張曉勇順利通過了培訓結業(yè)的考核,滿腔熱血地打算在研發(fā)部大干一場。可上天竟然和他開了一個玩笑,過了實習期的他竟然鬼使神差地被調到了客戶部工作。百思不得其解的張曉勇在糾結了幾天后,忍不住找了人力資源部的領導,詢問自己為何進不了研發(fā)部?
原來那時的寶潔公司并未在中國設立真正的研發(fā)部門,其研發(fā)的重心還是放在國外。張曉勇聽聞這個消息后猶如當頭棒喝,思考再三之后,還是決定留下來好好工作。
畢竟那時的外企工資還算不錯,雖然客戶部工作和自己的專業(yè)及夢想相去甚遠,張曉勇最終選擇了向現(xiàn)實低頭。
頭頂“清華優(yōu)秀畢業(yè)生”光環(huán)的張曉勇本想著能在外企干出一番事業(yè),大顯一番身手。沒想到現(xiàn)實卻讓他從云端跌落至谷底,人生的第一次挫敗感讓張曉勇感受到這個世界上原來存在著這樣的無奈。
郁郁不得志辭職回鄉(xiāng) 當保安盡孝道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奇妙,遇強則強,遇弱愈弱。當年的高考狀元不曾想,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不如意就是畢業(yè)后第一份工作的遭遇。
進入了客戶部的張曉勇沒有放棄調去研發(fā)部的念頭,雖然客戶部的工作確實和自己的專業(yè)風馬牛不相及,但認真工作的張曉勇仍然獲得了部門領導的認可,也用幾年的時間做到了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
張曉勇在客戶部一干就是五年,“時間好不經(jīng)用!”這是他在寶潔公司工作那幾年最深切的感慨。
一次偶然的場合,張曉勇得知,國內的寶潔公司并不具備自主研發(fā)的能力,也沒有合適的研發(fā)團隊,所以一心想要做產品研發(fā)的張曉勇如果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崗位工作,唯一的機會就是申請到國外的寶潔總部去工作。

自己的人生路到底要如何走,是張曉勇后來呆在寶潔公司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選擇去異國他鄉(xiāng)工作,一切也是未知數(shù),畢竟那時還沒有國內人員去國外研發(fā)部工作的先例。就這樣一直呆在客戶部做著機械且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張曉勇認為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郁郁不得志的張曉勇從此不再有笑容掛在臉上。正當他苦苦糾結之際,另一個更不幸的消息傳來:生活在湖南老家的父親得了尿毒癥。一邊是味同嚼蠟的客戶部雞肋“工作”,一邊是需要人照顧的病重老父親,張曉勇終于面臨了人生第一次艱難的抉擇。
不服輸?shù)膹垥杂孪朕k法向寶潔公司申請調至湖南分公司工作,但公司人力資源部最后給出的回復是:“湖南分公司暫時沒有空缺崗位,如果可以,先調去湖北分公司工作兩年,后續(xù)再看看是否有調回湖南的機會。”
老天爺看來并不會一直對一個人優(yōu)待,人生當中的起起伏伏似乎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接連遭遇工作不順的張曉勇在此時真切感受到:“曾經(jīng)那么驕傲的自己,原來也會有人生無奈的時刻,而且不止一次有這樣的感受,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一氣之下的張曉勇向寶潔公司提出了辭職,懷著無比郁悶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湖南長沙縣。
看著每天靠透析才能續(xù)命的老父親和一生為家庭操勞的駝背老母親,這時的張曉勇才意識到這世上有太多無法逾越的溝溝坎坎,人生無奈竟然多過人生得意很多倍。

闊別多年,張曉勇回到熟悉的小縣城,這里的人們生活節(jié)奏慢,大多數(shù)人每天都在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人們也早就忘記了當年風光無限的張曉勇。在這里,張曉勇畢業(yè)的清華大學已經(jīng)成為了過眼云煙。
在這里,張曉勇的生物工程和技術專業(yè)完全無用武之地,如同農民在街邊賣剩下的農產品一樣無人問津。
生活的現(xiàn)實猶如一把尖刀,不斷刺痛張曉勇的心。父親的醫(yī)藥費沒有著落,母親的無聲嘆息一直不斷,自己的積蓄也在慢慢變少……張曉勇也猶豫過,掙扎過,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向這該死的生活屈服,他一遍遍地在心里尋找答案。
張曉勇把自己的時間進行了合理分配,以照顧父親為主,他開始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憑著清華畢業(yè)證,他很快找到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工作,這個工作的時間倒是相對地自由。
但張曉勇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干銷售工作。他是理科生出身,做不到左右逢源,更做不到用技巧去和客戶談生意。苦苦煎熬了兩年的張曉勇還是選擇離開了房地產公司。

不再年輕的張曉勇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選擇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了,有時連他自己都懷疑自己這個清華畢業(yè)生和街邊的市井小販別無二樣,都是在為生計奔波忙碌,都是在生活的苦難中浮沉。失去了斗志的張曉勇在朋友的介紹下,做了馬王堆陶瓷市場的一名保安。
做保安這份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好在穩(wěn)定,時間規(guī)律。張曉勇可以和母親輪流照顧尿毒癥日益嚴重的父親。曾幾何時,他是父母眼中的驕傲,父母是扶他上青云的助推;現(xiàn)如今,父母成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牽絆,他是年邁雙親的唯一支柱。

的確,在普通人眼中,張曉勇作為從中國頂尖大學的金牌院校“清華大學”走出來的天之驕子,不管出于任何原因,從外企離職回到家鄉(xiāng),選擇做一名普通人都看不起的保安,多么不可思議。

但這確實就是張曉勇經(jīng)歷挫折和認清現(xiàn)實之后的個人選擇。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47歲,每天除了上下班,他拿出了更多的時間來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家人。身患尿毒癥的父親在他的照顧之下身體逐漸好轉。

張曉勇也于2007年和妻子結了婚,第二年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孩子。清華大學畢業(yè)后16年,33歲的他也和其他人一樣,結婚、生子和成家。
同樣是33歲的這個年紀,如果在大城市還沒娶妻生子,真的不算稀奇。但兜兜轉轉十幾年,繁華落盡之后,對于又回到老家的張曉勇來說,這遲到的幸福無疑是各種滋味在心頭,難以言說。
父母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所幸的是,孩子也在慢慢地長大,張曉勇的心態(tài)愈發(fā)地平和淡定。如今的他,不再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他說:“當夢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碰撞時,我只是選擇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每一個曾經(jīng)年少愛追夢的人,在結合了自身情況和實際際遇后,一定會做出自己的最后選擇。也許,他們的選擇在別人的眼中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它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明星、富可敵國的達官顯貴亦或是被人敬仰的學者名人,他們身處高位就一定是幸福的嗎?答案自在人心。
張曉勇身上發(fā)生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讀書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成為了熱議的話題,甚至還有一些人把他作為反面教材,說他愧對國家的培養(yǎng),是在自甘墮落。這樣的說法無疑過于片面和極端,讀書這件事本來就不應該和功利金錢掛鉤。

假如只是用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或是用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的多少來衡量讀書的價值,那讀書和做生意幾乎沒有兩樣。而人們受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拓寬人的認知以及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現(xiàn)如今的張曉勇已經(jīng)習慣在保安這一份平凡的崗位上,甘愿過著自己平淡的生活,內心十分平靜。當初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郎,終究淪為了世人眼中的普通人。
其中的落差和不適應,張曉勇也曾經(jīng)痛苦掙扎過。所以畢業(yè)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他不愿在清華大學的同學聚會上露面。生活也許磨平了他的銳氣,但仍未磨去他的傲骨。

從清華畢業(yè)后的張曉勇,從不參加大學同學聚會,也許是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一事無成和那些功成名就的同學們早就不在同一個圈層;也許是自己那曾經(jīng)趾高氣昂的歲月無法與如今這個向現(xiàn)實妥協(xié)的自己同日而語。
張曉勇說,自己畢業(yè)唯一一次去過北京,是與久未見面的一個老朋友見了面,當時的他為了面子,說自己在搞房地產開發(fā),其實那時的他只不過是在房地產公司干一份普通的業(yè)務員工作。
從清華大學的天選之子到寂寂無名的保安,張曉勇這些年承受了各種非議和爭議,但他還是憑著自己堅強的內心走過了這二十多年。這些年,他從基層保安做起,勤勤懇懇,后來干到了小區(qū)物業(yè)管理中心的主任一職。

現(xiàn)在的張曉勇早已釋懷,坦然面對每天的生活。他說:“網(wǎng)上也有新聞報道,北京大學的畢業(yè)生可以養(yǎng)豬,那自己作為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當一名保安,不丟人。所以我如今已經(jīng)把自己當做了一個普通人!”
“遵從內心、不計得失、淡泊名利、始終向前”,這是張曉勇經(jīng)常說給自己聽的一段話。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名校畢業(yè)生一定有著不同普通人的過人之處,所以他們不僅需要數(shù)十年的寒窗苦讀,更具備超凡的實力與智商。這些名校畢業(yè)生也成為了眾多羨慕的對象,在人們的眼中,他們的起點高,快人一步,公司搶著要,沒有就業(yè)壓力。
但張曉勇的故事卻讓人們誤以為讀書不一定有用,但這也只是個例,更不應該成為我們放棄讀書的理由。誠然,多讀書不能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利益所得,但讀書帶給我們無比巨大的潛在價值。
張曉勇的一生讓人唏噓感嘆。但在社會中,許多名校畢業(yè)的大學生都在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斗志昂揚,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生活優(yōu)越,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張曉勇的一生是令人遺憾的,但他的勇氣更值得敬佩,“百善孝為先”,至少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這份孝心是沒有幾人可以做到的。

[1]岳岳.清華高才生也可以當保安[J].教育與職業(yè),2014(07):90.
[1]顏新武. 保安張曉勇不愧清華出身[N]. 長沙晚報,2013-11-18(F02).
轉自:史論
轉自寶雞政法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907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