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制冷基本原理(制冷基礎知識以及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一、制冷術語
1、制 冷:物體或流體中取出熱量,并將熱量排放到環境介質中去,以產生低于環境溫度的過程 。
2、制冷劑:在制冷裝置中不斷完成循環的工作物質。常用制冷劑:氨、氟利昂(R22、R134A、R407C、R410A)、水。
3、載冷劑:是在間接制冷系統中用來傳送冷量的中間介質。常用的載冷劑: 冰河冷媒、水、鹽水、乙二醇水溶液。
制冷量:單位時間里由制冷機(空調器)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所轉移的熱量。
制熱量:單位時間內由空調器(熱泵型)從外界吸熱后向室內輸送的熱量。
COP = 制冷量/壓縮機電功率。冬季熱泵循環性能系數和夏季熱泵的能效比表達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EER = 制冷量/空調系統總電功率(EER值越高,表示空調中蒸發吸收較多的熱量或壓縮機所耗的電較少)。在夏季制冷時,制冷量(W或Btu/h)與輸入功率(W)的比率定義為熱泵的能效比EER。
標準單位:瓦(W)或千瓦(KW)
1KW = 860kcal/h
1美國冷噸 = 3.526kw = 3024kcal/h
(注:1冷噸就是使1噸0℃的水在24小所內變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顯熱: 物質在吸熱或放熱過程中,溫度上升或下降,但是物質的形態不發生變化,這種熱稱為顯熱。
潛熱: 物質在吸收或放出熱量的過程中,其形態發生變化,但溫度不發生變化,這種熱量無法用溫度計測量出來,人體也無法感覺到,但可通過實驗計算出來,這種熱量就稱為潛熱。
二、制冷原理

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蒸發器
它的基本原理是這樣的,壓縮機將冷凍劑壓縮成高壓飽和氣體(氨或氟里昂),這種氣態冷凍劑再經過冷凝器冷凝。
通過節流裝置節流之后,通入到蒸發器中,將所需要冷卻的媒介冷卻換熱。例如將蒸發器連接到樓里的各個房間,蒸發器內的蛇行管將同空氣進行換熱,再通過鼓風將冷氣吹向房間的空氣當中。
而蒸發器蛇行管內的冷凍劑換熱后變成低壓蒸氣回到壓縮機,再被壓縮機壓縮,這樣循環利用就完成了制冷系統。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哈
喜歡的小伙伴可以關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89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