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網上面試(第一次線上面試)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每日思考
文章字數1000
閱讀時長2min

相關概念:時間、迷茫、不知道、不喜歡
幾個星期之前,有一個線上的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大學生社群公眾號。于是關注之后看了一下社群的活動地點——就在我所在的大學城。
關注之后,就沒怎么看。有趣的是,又有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于是,我點開了推文。看完推文之后就決定開啟一段新的社交之旅。
打開推文后,讓我印象深刻就是推文的出場方式:
一張白紙上有兩個問題——
正在焦慮的事情 未來想做的事情

這幾個問題,是一直都困惑著自己的問題。至少現在看來,我了解的還不夠多。于是,我開始了第一次線上面試。當時緊張到差點連自己叫啥都不知道。
一輪二十多分鐘的面試,一直帶著緊張的情緒。結束后自己回顧這件事,發現這個問題似乎也一直存在于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而讓我幸運的是,自己不斷向外的折騰讓我看到了更多的世界。獲得更多溝通的經歷。加入社群后居然就和一個剛介紹完名字的人,聊天1個小時。(*^_^*)
從第一次高考結束后,到大一下學期,時不時dede地思考這個問題。而關于答案的尋找,就是不斷去嘗試各種你不知道的事(至少,體驗過后,不喜歡什么)。了解自己和世界、了解大學和充滿好奇地探索這個世界未知的秘密。而關于答案,我想應該或許包含:好好活著,多感受事情的過程。
關于迷茫,或許就是成長的標記,發現自己并不適應當下的環境。突破口:重新認識自己,和訓練性的能力……

作為大一大學生。正如關于未來,真的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聽過一個學長的分析,把人生比作選擇題。每次選擇之后都有一個具體的行動。把這個邏輯放到一生來看,就會有無數次的選擇,而每一次的選擇的數量至少超過兩個(做或者不做)。那么一生的抉擇和行動會有:Amn 排列可能的路線。

如上圖所示:可以得出幾個幾個有意思的結論。
1.只要你還活著,只要你敢選擇。而活著和選擇是一個人最大的自由。
2.那么,選擇的次數足夠多,選擇的方向足夠多。那么每個人的路幾乎不存 在一模一樣
3.選擇和執行的路也足夠多,找到一條一眼看到頭的路幾乎不可能。
記得以前看過林超老師的通識課,也是如此站在現在去看未來,看得越遠,越是迷茫。網絡上有一段話,說有一個人發現了一個預知一切的公式。或許是看到了數學準確的描述和數學落實在各個學科,各學科也將知識落地在生活中。建筑、地理、天文、航空、材料、信息……但,如果真有這么一個公式,那需要的信息的多少。或許像一杯水里面的原子數目那樣多吧。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里也提到,既然未來太遠,如果看得越遠,那么自己越是迷糊。那不妨就縮小長度。轉而思考一天里做什么,一上午做什么,一個小時做什么。這一秒想做什么。

就我自己的觀點:這個方法或許能夠通過訓練自己,達到知道自己的時間花費和生活狀況。對自己想做什么,能夠做什么有一個準確的了解。管理自己的活動和規劃。
分享我自己的經歷
1.每天記錄:每個時間段+自己做了什么。做成一個數據庫。每個月看一下。這個并不會花去太多時間.
2.專注做事情(鬼知道下次什么時候能有興趣做這件事)在自己感興趣,有感觸的時候就全身心的做事情:一上午看一本書、一個晚自習推一章節的公式。2個小時寫推文。
共勉
放下來,走出去。
少評價,多感受。
帶著成長視角,長期視角去看每一件事,篩選每一個信息。
思考自己和別人行為和語言之下的潛臺詞。

金句分享
合作:
1、在一個合作的社會里,如果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沒有建立在服務他人的基礎上,那么合作很難產生。
2、同時,每個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就得生存;人類有男女,逃不開兩性問題。人也是動物,生存必不可少。
而這些問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躲避不了的問題。他們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
3、合作的基礎:雙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彼此才會認可合作團體的利益大于個人。合作由此開始,互利互惠。說直白了,就是利益交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