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2021年6月24日,市鹿鳴小學開展“童心向黨·黨的光輝照我心”活動。圖為鹿鳴小學邀請抗美援朝老英雄杜克明講述戰爭故事。

網信部門——2021年11月16日,市委網信辦在市蘭苑中學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宣傳教育——“好好學習、拒絕上網,不沉迷網絡”簽名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2021年4月21日,市淇濱小學在多媒體教室開展傳統體育項目(圍棋)進校園活動。

戲曲進校園——2021年5月31日,市第一中學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圖為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正在表演戲劇《三愿意》。

傳統體育進校園——2021年10月22日,市致遠小學開展2021—2022上學期“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武術精神”武術操展演。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聯社會、家庭的和諧與幸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
近年來,鶴壁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工作主線,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深化文明校園創建,鶴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健康發展、亮點突出、成效明顯。
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結果公布,在全國97個參評提名城市中,鶴壁市綜合成績位居全國第五、河南省第一。
齊抓共管 夯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基
近年來,鶴壁市通過夯實工作機制、考評機制等,促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落細,持之以恒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市文明辦積極主動謀劃工作,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全面推進合力,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同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列入縣區、有關單位年度目標考評和文明校園創建測評體系,定期不定期開展專題交流、觀摩互評和調研督導;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制度,定期開展推薦、評選活動。
“四位一體” 構筑未成年人成長全方位教育體系
未成年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和保護。鶴壁市采取多種措施,創新形式,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統籌協調,相互促進,為未成年人成長構筑全方位教育體系。
鶴壁市充分發揮社區主陣地作用,鶴壁市135個社區實現“三結合”育人全覆蓋,各社區均成立未成年人工作領導小組,高標準建設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室、家長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等功能室,常年免費向未成年人及家長開放。同時,聘請300余名具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的教師定期到社區開展家庭教育培訓,授課700余次,協同育人工作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和支持。
打造德育品牌 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陣地
鶴壁市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推進德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實施德育引領,開展“學習時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向李芳同志學習、爭做李芳式好老師”等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領導干部上講臺“講思政”“講黨課”活動,截至目前,機關干部講思政課20余場次,校級干部講思政課40余場次,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課40余場次,黨員干部和教師講微黨課1000余場次,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
實施價值觀引領,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做到有計劃、有主題、有實效、有特色。實施“24字人知人曉工程”,在鶴壁市未成年人中進行視覺感染、聽覺宣傳,做到時刻浸潤;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科教學工作,開發多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本教材,評選出一大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品課例。
實施典型引領,鶴壁市新建鄉村“復興少年宮”58所,實現所有鄉鎮全覆蓋,組織各級文明校園常態化開展“快樂成長”——鄉村學校少年宮文藝志愿服務結對幫扶行動,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豐富農村孩子文化生活;鶴壁市共有5所“全國文明校園”、2所“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11所“河南省文明校園”、69所“鶴壁市文明校園”,文明校園占比位居河南省前列;2018年以來,省級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中鶴壁市年年榜上有名,46名學生榮獲市級“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深化主題教育 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
近年來,鶴壁市積極開展內容鮮活、形式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增強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鶴壁市各大中小學持續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黨”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尋訪紅色足跡”主題研學系列活動、“陽光健康、童心向黨”主題運動會,成立“黨史少年說”紅領巾宣講團,開發“紅色經典”“傳統文化”“現代科技”三大主題十條精品研學線路,開發實踐課程32種,組織1萬余名學生開展活動58次,通過生動鮮活的情景模擬、情感體驗、現實體會等形式,引導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深化品牌培育 打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高地
鶴壁市多部門協調聯動,積極培育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打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高地。
市教體局努力打造“以心育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安排獎補資金200萬元,實施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提升工程。將每年5月份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月”,鶴壁市各學校“一校一特色”,集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組織專業心理教師到54所農村學校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550余場次,受益留守兒童1300余人,被命名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1所,省級示范校3所、示范區1個,市級示范校31所。
市民政局打造“社會工作 志愿者”服務品牌,引進16家社工機構,實現縣區全覆蓋,招募志愿者380名,先后為22所山區學校送去愛心圖書4萬冊,為山區留守兒童贈送價值40余萬元的愛心物資,受益留守兒童1萬余人次。
市文廣旅局研發“淇水親子故事樂園”系列活動項目,通過開展故事創作、故事講演、故事表演、故事演唱、故事繪畫“五項活動”,從寫、講、演、唱、畫五個維度展示活動內容,創新探索一個為鶴壁市少年兒童提供展示自我、快樂成長的平臺。
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為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
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鶴壁市建立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印發《關于常態化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周排查、月分析、季調度制度,協調推進學校周邊治安、交通、食品衛生等聯合整治,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
鶴壁市重點加強校園周邊網吧、KTV等場所治理,去年年初以來,排查經營業主和各類場所500余家,立案查處26件,責令停業整頓4家;對校園食堂及周邊餐飲店、小賣部、診所等檢查全覆蓋,取締流動攤點400余個,取締8家校園周邊銷售點,取締、停業82家煙草零售戶,關停酒類專賣店15家,實現常態管控和重拳出擊并舉,抓實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來源:鶴壁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郵件 信息新報 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764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