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建設清廉村居的一個縮影(讓幸福繁花似錦)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慈善公益報(李濟慈)9月15、16日,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孫少華,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省慈善總會會長雷春美,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省慈善聯合總會會長鄧永儉,中華慈善總會秘書長邊志偉一行,在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山東省慈善總會會長韓金峰,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尹紹強,濟南市政協原副主席、濟南慈善總會會長徐明梅等陪同下,先后來到濟南市歷下創益園、天橋區北坦街道生產路社區“溫馨之家”、北園街道聯四社區“尊老愛老文化長廊”、制錦市街道福康街社區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和平陰縣錦水街道錦水園社區、玫瑰鎮夏溝社區等地,實地考察調研濟南市“幸福家園”工程示范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宮蒲光(前右)在濟南市天橋區北坦街道生產路社區看望慰問社區老人 李濟慈 攝
作為全國“幸福家園”工程首批試點中的唯一省會城市,近年來,濟南市積極匯聚社會慈善力量,將所籌募資金重點用于困難群眾幫扶、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等項目,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體現慈善關懷、
溫暖萬千民心。慈善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基因,“幸福家園”工程也已融入群眾生活,成為大美泉城一張獨特的人文名片。截至去年底,濟南市“幸福家園”工程已啟動試點村社248個,發布公益項目209個,總計募集項目資金2900余萬元,惠及群眾20余萬人次。
在歷下創益園,宮蒲光一行聽取了歷下區善治公益發展中心主任孫璐璐熱情詳細地講解。她從創益園“幸福家園”工程的實施理念、過程做法及成效經驗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充分展示了創益園聯動多方、廣結善緣、共建共享的突出成果。
近年來,歷下區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積極以創益園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聯動社區、社工、企業等各方資源,著力打造“社區 社會組織 志愿者 居民 企業 市民”的慈善共同體,探索形成了“益動泉城 愛滿社區”的歷下慈善品牌。
創益園二樓是供孤獨癥患者開展與體驗社會活動的專有空間。宮蒲光一行觀看了孤獨癥患者親手繪制的油畫作品與制作的工藝品,對他們所展現的藝術天賦表示贊賞,對創益園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示高度肯定。
天橋區北坦街道生產路社區天和新居小區是濟南市首批廉租房,有低保、殘疾等各類困難群眾348戶。為了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高質量的居家養老服務,自2021年3月起,社區在“幸福家園”工程網絡平臺發布“溫馨之家”老年人服務項目,募集善款用于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運營。該項目募集善款目標額度為8萬元,從發動到完成僅用40天,參與捐助的黨員群眾358人。去年9月,生產路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為居民提供養老、助醫、助殘、助餐等適老化服務。
由以往臟亂不堪的“城市菜地”變成如今環境優美的“文化長廊”,是“幸福家園”工程帶給天橋區聯四社區的可喜變化。綠植環抱的長廊盡頭,老人們在悠閑地打牌嘮嗑。在此居住了20多年的老人對宮蒲光會長說:“現在我們感到出氣都暢快了。”
在制錦市街道福康街社區,宮蒲光一行參觀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聽取了工作人員的介紹。近年來,服務中心堅持以群眾需求為標準,積極打造“溫情制錦”“魅力制錦”品牌,深入開展“幸福家園”工程試點工作,推出多種慈善公益項目幫扶救助老人、殘疾人,以“激情、溫情、真情、傾情”的“四情”服務提升社區居民的凝聚力與幸福感。宮蒲光對制錦市街道全力投入“幸福家園”工程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予以稱贊,祝愿街道繼續“制造錦繡”,扮靚明天。
9月16日,宮蒲光一行來到平陰縣,對“幸福家園”工程建設試點及村社慈善公益項目開展情況進行考察調研。平陰縣委書記王秀成,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姜愛文陪同調研。
平陰縣是濟南市“幸福家園”工程首批試點縣。縣委、縣政府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將工程實施列為縣政府十大為民實事之一。成立了以縣慈善總會會長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各鎮街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幸福家園”工程工作小組。縣慈善總會、縣民政局聯合出臺《平陰縣“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試點推進實施方案》,不斷推動試點工作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全縣35個試點村社先后發布36個公益項目,籌集善款320.41萬元,加上市級配捐的94.36萬元,縣級配捐的34.34萬元,項目總資金達449.11萬元。目前,36個項目大部分已落地竣工,個別項目尚在收尾之中。
在“幸福家園”工程建設中,除了政策、資金的支持外,同樣離不開那些善作善為的慈善人。各村社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村社“兩委”成員和黨員干部均在“幸福家園”工程中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玫瑰鎮張洼村設立“幸福院”項目后,村支部書記張善偉帶頭一次捐款30萬元,在一個月時間里為該項目募集50萬元,新建了占地812平方米的“幸福院”并投入使用,解決了本村留守老人住宿、用餐、娛樂等問題。
在錦水街道錦水園社區,宮蒲光一行參觀了資源回收再利用項目。錦水園社區所轄8個小區,居民1847戶,5540人。2021年7月,錦水園社區在“幸福家園”工程平臺發布了“社區資源回收再利用項目”,將廚余垃圾變廢為寶。項目啟動后,很快便募集善款32080元,為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村里邀請專業人員進行科普教育與實踐指導, 社區還建立了廚余垃圾變廢為寶體驗點,讓居民親身體驗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好處。廚余垃圾做成的生物有機肥可養花草樹木,也可以作為垃圾分類的積分兌換相應獎品,讓綠色、生態、文明、環保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漸入人心、生根結果。
在玫瑰鎮夏溝村,宮蒲光一行考察了“幸福苑”建設項目。2021年,夏溝村以“幸福家園”工程為契機,按照工程試點要求,以“恭祝千歲樹,共筑幸福苑”為主題,實施了夏溝村幸福苑建設項目。通過項目平臺網絡募捐,共籌集善款109095元,市縣兩級配捐44725.5元,使項目得以順利開工。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閱覽室、圖書室、戲曲活動室、茶室、書畫活動室、鄉村大舞臺、鄉村小劇場、鄉村大食堂、小酒館兒、美食小廣場等場所的建設,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環境與豐富的文化生活。同時,夏溝村還多方邀請外地書畫家、雕刻家、美食家、茶藝師、香道師、心理咨詢師、理療師和知名網紅等來村入駐,形成了夏溝村的文化旅居特色,開辟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宮蒲光對平陰縣“幸福家園”工程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幸福家園”工程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平陰縣“幸福家園”工程建設功能定位準確、規劃方案合理、工作扎實有效,有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他希望平陰縣、濟南市再接再厲,持續推進“幸福家園”工程成果落地,充分調動各村社的積極性,在原有基礎上將工程繼續發展壯大。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上線項目,建立互助基金,擴大與提升“幸福家園”工程在群眾中的知曉度和參與率,讓廣大群眾更快、更早、更直接地享受到“幸福家園”工程的成果。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今年,濟南市確定了在不少于300個村社實施“幸福家園”工程的計劃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已在“幸福家園”工程網絡平臺發布村社項目454個,線上累計籌款1878余萬元,線下累計籌款1500余萬元。計劃年底前募集項目資金4700萬元,發布項目910個,惠及群眾40余萬人次。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66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