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9)
紅棗是大家非常熟悉也非常愛吃的干果,也算是保健食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年前就培育出了冬棗等多個鮮食類棗品種。很多朋友也把家里小棗品種的樹換頭,嫁接成冬棗品種,或者是把小棗品種樹的一兩根主干枝條改換嫁接成冬棗。

要說棗樹的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應該是春季發芽前,利用切接或者劈接的操作方法,是嫁接棗樹最常用的,操作方法比較簡單,稍作指點就能掌握,也是成活率最高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項”操作和管理方法。

一,掌握好嫁接操作的時間。嫁接的時間并不是說是幾月幾號(由于各地的氣溫回升程度不同,所以棗樹的萌芽時間在各地也有不同),因此,棗樹嫁接時間,而應該是視棗樹接穗枝條與砧木的生長萌芽實際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是說要在接穗萌芽之前進行操作,但這個“萌芽之前”不可過早,棗樹在萌芽之前過早嫁接,或者在萌芽之后過晚嫁接,都會影響到接穗的成活率(其他一些樹種也有這種現象)。就是說有時候雖然是在萌芽之前嫁接的,但嫁接時間過早,此時,砧木植株體內的樹液還沒有流動,接穗的水分又有一些蒸發,因此會降低成活率。如果芽點已經萌發生長到0.5厘米以上,此時嫁接后,接穗已經開始生長的芽點有可能會因水分蒸發和水分、養分供應停滯而出現回縮,同樣也會降低成活率。最正確最有效的嫁接時間是在接穗的芽點稍微吐綠,剛剛萌動的時候進行嫁接操作是最為恰到好處的。這時嫁接后的接穗與砧木正好都處在樹液剛剛流動的時候,嫁接后接穗和砧木都會同時進入細胞分裂階段,接穗的芽點沒有長長,不會出現打蔫、回縮現象,所以會大大提高成活率。因此,這個時間段嫁接棗樹是最佳操作時間。也就是在接穗的芽點剛剛現綠到生長到0.5厘米之前這段時間。


二,嫁接操作時必須注意的要領。無論是切接還是劈接,都應該把砧木所有的雜亂枝條剪掉,要嫁接的剪口必須要平整,不要有毛刺,利于傷口愈合。其他不做嫁接的剪口要涂抹封口膠或者用保鮮膜纏繞密封,防止水分過度蒸發。砧木與接穗要盡可能粗細一致,砧木的切口與接穗的斜削面要基本一致、等長,接穗的斜削面更要平整、光滑。然后,更重要的就是接穗插入砧木時,至少要有一側的形成層是完全、端正吻合的。一個接穗最多只保留兩個飽滿的芽點就可以,不需要太多。接下來就是第一步接穗捆扎必須要嚴緊(比較細的砧木可直接用保鮮膜捆扎,較粗的砧木可用結實的布條、麻繩、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打包帶捆扎),如發現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有所挪動、歪偏,要及時修整。一個(處)砧木剪口整個操作過程,包括砧木切口、接穗斜削、插入、捆扎都有迅速,操作時間不要過長。然后外面可以再纏繞一層保鮮膜。接穗的剪口可以涂些封口膠(傷口愈合劑)。然后,在捆扎帶的外層可以綁兩三根比接穗長2一3倍的其他枝條做一下支撐,最后,可以在外面罩一層打孔的硬質塑料袋。這么做既可以保濕,又可以防風防雨。即使接穂的芽點萌發生長到三五厘米,有外層多綁的那幾根枝條做支撐,刮風、下雨也不會受到擠壓或摩擦的傷害。


三,嫁接后的綜合管理。嫁接操作一周至十天之后,就要經常檢查砧木上是否有一些側芽點萌發,如果有要及時抹除,嫁接口捆扎處也要檢查一下,是否有側生的砧木芽點,除了接穗之外的所有側芽正統統及時抹除。這是嫁接后、也是確保接穗能夠成活的首要任務。隨著接穗芽點的逐漸萌發生長,可以視土壤墑情的實際情況,適當給砧木澆水。氣溫逐漸回升,天氣特別好的時候光照強,塑料袋內的溫度會比較高,要適時將塑料袋的兩個角逐漸剪掉,慢慢增加塑料袋內的通風量,避免接穗新萌發的枝條出現灼傷,也會使枝條變得老成一些。待枝條生長到十厘米左右時,可選擇傍晚或者陰天的時候將塑料袋撤去。但在接穗枝條萌發抽生之前,一定要防風、防雨,保證接穗在一個溫暖、濕潤又不被雨淋的環境中健壯生長。雨林會影響嫁接處的傷口愈合。


綜上所述,棗樹的嫁接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適時操作,不要不擇時間,盲目操作,避免造成嫁接失敗。只要把握好之上三點,接穗的成活率會在95%左右,常常生長1一2年就可少量掛果了。

個人經驗和建議,覺得有用,敬請關注點贊。多多交流,之后,不斷分享更多的養花知識和養花技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2598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