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18種ppt技巧(有了這5個PPT神操作)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在做 PPT 的時候,PPT 的邏輯和內容已足夠讓人頭疼,但制作本身往往也不是一件讓人順心的事情。
其實,并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你沒有選對正確的工具,在一些基礎操作的內容上,花了太久的時間。
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問答:從 1 加到 5,你會怎么加呢?
是 1 1 1 1 1=5,還是 1 4=5 呢?
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選后者,因為后者可以更快達到同樣的目的。其中的 4,就是我們提高計算效率的工具。
做 PPT 也是,達到同樣的目的,往往有更高效的方式。比如我要把這兩個矩形統一大小,傳統方法是這么做的——

這就是 1 1 1 1 1=5 的效果。但如果你使用了我們 iSlide 中的設計工具,就可以達到 1 4=5 的效果↓

前者花了 9 秒,使用了 iSlide 后僅僅用了 3 秒。
所以呢,今天小艾的目標,就是手把手教會大家摸魚高效使用 iSlide 設計工具中幾個超級實用的功能鍵吧。

等大小
首先找到這個功能鍵的位置——

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我畫一個矩形,再選中它,在周圍可以看到這樣子的輪廓線——

在 PPT 中,這樣的輪廓線描述了形狀大小。使用等大小功能鍵,其實就是按照輪廓線對形狀進行了統一。
我在矩形上邊再畫一個圓,并選中讓輪廓線顯示出來——

如果我現在想要把圓形統一到矩形的大小,會發生什么呢?

我們可以觀察到圓形變成了橢圓,因為:統一大小是根據輪廓來的,而不是根據形狀。

在知道了原理之后,來看一個非常實用的場景:我們要做一頁照片墻,把照片全部放到 PPT 后是這樣的——

密集恐懼癥別慌!到了發揮我們等大小功能的時候了!
先確定一張圖片的大小——

然后使用等大小工具,把所有其他圖片變得和它一樣大(注意:要最后選中我們目標大小的圖片)

稍加排版,就可以做出一頁我們想要的照片墻頁面啦——


文字矢量化
我按頭安利的功能之一!之前很多高級感的封面就是用這個功能做的。但在介紹它實用的場景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原理——
在 PPT 中,想改變文字的大小,只有一個途徑,就是改變字號大小。

但字號和大小的聯系并不是特別直觀,就像 200 平米的房子,聽到我們會覺得面積很大,但具體是多大呢,可能是比劃不出的。
在 PPT 中,我們的形狀是這么調整大小的——

像這樣“指哪打哪”的形狀,被稱之為矢量圖形。“文字矢量化”的意思,就是把文字轉化成矢量圖形,可以做到拖到哪里就放到多大。
在這個位置——

選中文本框,點了這個鍵之后,就可以盡情放飛自我了——

請注意!一旦文字矢量化了之后,就不能再編輯了。如果要使用這個功能,要確保這段文字已經完全定稿了。
怎么用呢?來看看它的使用場景:這是一頁幾乎完成了的封面——

目前背景有點空,我們可以考慮在標題背后放英語作為裝飾。
輸入“REPORT”后,進行轉矢量操作,并置于底層。

然后我們就可以自由拖拽英文,到我們想要的大小。

比起慢慢地調節字號,是不是非常方便,一步就可以到位了~
最后調整一下透明度,一張封面頁就完成了。


位置互換
這個功能鍵可以說是我本人的最愛了。它在這個位置——

當我們把鼠標放上去之后,還會出現功能的描述。

什么意思呢?
比如,畫面中有大小不一的一個矩形和一個圓形:

如果我們同時選中按下左鍵的話,是這樣——

這就是“強制交換形狀位置的”效果。
也是說,在輪廓大小不變的情況下,把輪廓里的東西進行更換位置。
我們再看一下右鍵的效果:

這一次兩個圖形雖然互換了位置,但是保留了原有的大小。這就是“交換形狀中心位置”的效果,僅僅互換了位置而已。
舉個例子:當制作內容頁的時候時候,我們會通常先做好一個容器。

然后復制出另外兩個——

然后我們需要替換右邊兩個容器中的圖標。
如果是傳統方法,就需要改大小,慢慢對位置……聽著就很勸退……
來看我們的設計工具是怎么做到一步到位的——

非常便捷吧,再修改一下文字和刪除多余部分,就可以完成這一頁啦。

如果剛剛的三個功能算是我要推薦你的三道“大餐”,那接下來我還要送你兩道“甜點”。

選擇選項卡
老規矩,先找到這個選項卡的位置——

重點介紹這四個
這四個鍵的功能是可以用來調整圖層順序。傳統的圖層調整方式下移一層是這樣子的——

總共花了 4 步:選中→右鍵→置底圖層的右箭頭→下移一層
那用選擇選項卡呢?

總共花了 2 步:選中→點擊設計工具的功能鍵
在一次的操作中就減少了 2 步,如果做一份 PPT 能節省的操作,不用我多說了吧

對齊選項卡
iSlide 的對齊選項卡是我心中的 YYDS!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做 PPT 之后,反復調整修改對齊的痛苦吧,尤其是對強迫癥來說,這個過程漫長又折磨。
但是有了對齊工具,我真的再沒有為這些細節問題操過心。
它在這里——

這個選項卡中其實都是我們的“老朋友”,各種對齊工具。
一般我們要對齊兩個元素,至少需要 6 秒的時間。

但用對齊選項卡的話,只用了 3 秒。
快、準、狠!
積累下的節省時間,可能都足以做另一份 PPT 了。

其實,iSlide 設計工具的本質,是將一些 PPT 原本就能做到的事情快捷化。
也就是盡可能地用插件的力量,減輕那些繁瑣的步驟和重復性的工作,幫助我們,不加無意義的班,把時間花費在 PPT 邏輯的呈現和內容的打磨,而非死磕于一些本該由科技解決的細節問題上。
文章看一遍還不夠,上手練一遍才能成為自己的技能。趕快打開 PPT 嘗試一下今天說到的小知識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