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面試談薪就這幾句話(十三薪和年終獎你想要哪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年終獎”。然而,有些公司沒有年終獎制度,卻有13薪。那么,求職者到底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會偏向于哪一個呢?下面這位求職者的三句話,或許才是最好的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
顧明亮去某公司參加面試,面試官對他的一切都很滿意。最后,顧明亮和面試官談到了薪酬福利問題。面試官問道:“13薪和年終獎,你怎么看待?你選擇哪個?”顧明亮簡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對于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三句話:1、工作當然希望掙更多的錢,所以我的第一選擇,當然是哪個多,我選擇哪個。2、我換到這個單位,更多的是希望提升自己,所以掙錢不是唯一的。如果公司對我的能力認可,我肯定能拿到更多,所以,準確說,我認為選擇哪個都無所謂。3、我的選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對我的判斷。請問,您覺得哪種獎勵更匹配我的能力呢?”

圖片來自網絡
聽完顧明亮的話,面試官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很多,也很坦誠。基本工資就按照你的心理預期定,至于到底是13薪,還是給你發年終獎,咱們先工作半年,等我們對你有了全方面的了解后,我一定給你制定一個匹配你工作能力的獎勵。”

圖片來自網絡
正如面試官所說,顧明亮的態度坦誠而實際。很多人在求職時,一味地追求高工資、高福利,殊不知,即使公司給你開了高工資,但你的能力無法匹配,只能影響公司的發展,耽誤個人前途。相對而言,顧明亮的態度則是公司都喜歡的。對于這樣的人,相信每個公司都愿意培養。
結構化面試備考干貨與技巧【七秒定律】
所謂七秒定律,是營銷學中非常有名的定律,也就是說,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或者一個新人產生第一印象的時間。與結構化面試相結合,七秒鐘的時間從進場,鞠躬,時間剛剛吻合。而在短暫的七秒鐘也正是考官認識考生,產生興趣,甚至基礎分數的評定。因此也就要求考生,敲門那一刻起繃緊神經,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如何能夠給考官留下一個好印象呢?我們以下兩個角度來聊幾句。
【外化于行】
正所謂形象決定命運,從穿著到問好無不體現著考生對這次考生的重視。穿著上不過多強調,男生主要以商務西裝或正裝為主搭一雙與腰帶同色的皮鞋即可,領帶的情況視個人氣質與形象而定。女生也同樣,正裝的小西服或商務休閑搭配西褲或短裙(注短裙過膝切勿過短),高跟鞋五公分為宜。適當淡妝,且過濃妝艷抹。形象有時候并不單純指的是穿著與打扮,它同時也包括一個考生的行為舉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要四不要:1、要步態穩健,肢體協調。不要左搖右晃,走路輕浮。從考生進場到走出考場路程不多,但是一個人的走路姿態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氣質與習慣,因此這也就要求考生在近處考場的過程中時刻保持穩健,協調的步伐。2、要挺拔自信,不要弓腰駝背。自信是一個外在的第一形象,在考生考試過程中自信從容的答題是一個考生外在形象的最佳體現,這也就要求考生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保持自信心,本著我一定能上岸,我是最棒的心態從容答題。3、要端莊大方,不要拘謹浮躁。端莊大方展現的是一種穩重的氣質與心態,因此也要求考生在答題過程中一方面保持坐姿上身直立、雙腿自然并攏,女生宜測斜并攏,避免叉開。另一方面也要求考生在答題過程中,注重語速的控制字字珠璣,鏗鏘有力,切勿語速過快,讓考官產生心急的印象。4、要自然真誠,不要目光呆滯。正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答題過程中,適當與考官進行眼神的交流,用眼神傳遞友好,切忌目光呆滯的死盯著考官看,讓考官感到不舒服。
【內化于心】
形象好氣質佳雖然可以讓我給考官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分數,但是面試更多的側重點在于內容,如何答出一份結構化的高分呢,在同學們系統學習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進行訓練和提升:1、條理清晰,讓考官一聽就懂,大多數考生在答題過程中不注重使用邏輯詞,導致重點不突出,甚至一整場考試下來考官都沒聽懂說的是什么。因此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和答題的過程中初期可以增加如第一,第二的數量詞以此來增加答題的邏輯性和層次感。2、語言精練,部分考生答題過程中經常出現內容冗長的問題,針對此需要考生在答題過程中精煉語言信息,一方面可以在答題過程中適當增加一些小標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背誦一些經典的名言警句來代替答題中的白話或套話。
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知行合一相信考生上岸指日可待!

在歷年各部門各系統面試題目中,人際關系處理的題目在國考面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與領導關系的處理比重尤其大。那么在面試中究竟如何正確面對領導呢?這就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原則和方法。
第一,尊重領導是前提。尊重別人是我們最基本的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對領導,必須表現出尊重,這不僅是素質體現,更是一種能力要求,尊重領導意味著維護領導權威,尊重他的領導地位,配合領導工作。這是作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比如當領導批評我們的時候,應當認真傾聽,仔細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即使是領導的批評有誤,也不能當眾頂撞,不能當眾質詢,要學會在眾人面前維護領導,以示對領導的尊重。對于領導給出的自己工作上的意見,也應虛心接受。
比如例題:周科長寫了一篇簡報,給副局長看,副局長沒同意發,又給了正局長看,局長同意了。于是周科長就直接發出去了。周科長犯了什么錯,應該怎么做?你給周科長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在這道題目中,周科長就沒有尊重副局長,這樣的處理明顯是有問題的,會讓副局長和正局長之間產生誤會,也不利于自己的工作,顯示出周科長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權屬意識。周科長應該在副局長提出意見后認真思考,做出修改,提交副局長,副局長認為無誤后再交正局長。這樣才是對領導的尊重。
第二,服從領導是要求。服從領導不是屈從領導的淫威,而是服從領導身上的代表性意義,是服從組織。這就要求只要是領導作出的不違法的命令和要求,哪怕這個要求有些不近情理,也要堅決執行。
比如例題:你正在外出公休,第二天領導就給你打電話說有緊急事項要求你立即趕回單位,你很不情愿,請問你會如何向領導解釋。這道題目在回答的時候很多考生都會想方設法告訴考官我如何解釋。但是實際上這道題考的恰恰就是你服從命令的意識。因此我們應該首先要表現的是我自己不會有不情愿的想法,因為服從領導依法作出的命令和決定是每一個公務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領導既然要求立即趕回去,可見這個工作的緊急性,在這個關口,應該做的是按照領導要求趕回去完成工作方能不辜負領導信任。因此我沒有任何不情愿,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立即回去。這才是考官想聽到的答案。
第三,適應領導是關鍵。作為在機關工作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適應環境,適應同事,尤其要適應領導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這種適應不是被動的無力的接受,而是積極主動的去適應,去融入,進而去接受好的,改進不好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比如例題:如果你被錄取后發現實際工作中有論資排輩現象,單位里提拔了一個40多歲的沒有正規學歷的人擔任了你的科長,你的才能很難發揮,你會怎么辦?這道題目其實就是考我們對這種局面的認識和適應能力,應當建立的一個正確認識就是單位里論資排輩的現象雖說有些問題,但畢竟是事實,且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工作時間長的人經驗更多,對單位的貢獻更大,按照資歷給出一定的待遇也是無可厚非。新提拔的科長40多歲,說明已有一定的人生閱歷,雖然沒有正規學歷,但是學歷并不一定代表能力,組織上既然安排他做科長,他就一定有相當的能力。而我的才能很難發揮那是我的問題,跟領導沒有關系,恰恰相反,說明了我不能很好的適應這樣的環境,適應自己的領導,這是問題的關鍵。因此我應該做的就是好好反思,調整心態,并且積極適應這種局面,學習領導的長處,配合領導做好工作,這樣融入其中,自己的才能方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在人際關系處理類題目中如何正確面對自己領導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總之,把握基本原則和技巧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應對更多難題,做到無往而不勝。
往期精彩回顧:哪些“特殊情況”不必參加筆試和面試,直接進入事業單位?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