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哈爾濱松北區學院路999號,是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底子是1948年5月成立的“哈爾濱技術專門學?!?。
在上個世紀的后半期,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從哈爾濱技術專門學校的校名開始,經歷了多次更名和拆分合并,到現在更名了五次之多,拆分合并達七次,還多次校舍易地。

這是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檔案室保存的學校在各時期不同的牌匾。
我知道的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是在文化大革命前,我有一個叔伯哥在哈工大上學,還有一個表哥在省建筑工程學校上學(當時已經經歷8次更名和合并。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現在能查到的準確教學地點是三處,第一處是在原中山路212號,原三中校址。這是在2008年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校史中查到的。
另:百度1923年10月3日,由中東鐵路公司督辦、東省文物研究會首任會長王景春倡導創辦的中東鐵路普育學校(現今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前身)成立于莫斯科商場二號房內。
而莫斯科商場二號房就是現在的省博物館東側。

黑龍江省博物館摘自網絡侵權必刪
建校初期,學校的校名是哈爾濱工科高級職業學校,6年內多次易名,到1954年校名定為哈爾濱建筑工程學校后一直保持到1998年與省“建大”合并前沒有更名。
建校初期因哈爾濱剛剛解放,經費緊張,辦學方向不明確,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拆分合并、更名、校舍分散集中的次數最多,命運多舛,基本上就是在漂泊中成長,漂泊中壯大,大浪淘沙,聚沙成丘,留下的就是精華。
1953年為了解決學校分散辦學的尷尬局面和分散教學設備利用率低的現象,市文教局又請批了新地址建校舍,這就是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處校址。此處校址一直堅持到2004年。
在這期間建筑工程學校還在不停的發展壯大,又合并多處學校,增加很多專業,尤其是在1998年“黑龍江建筑工程學校”與黑龍江省建筑職工大學合并,經國家教委批準成立“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說是合并,但合并后一二把手都是原建筑工程技術學校的,都說貪吃嚼不爛,可建筑工程技術學校是越吃越壯,一個中專與大專合并了,一二把手是中專學校的,這實力,這體格太壯了。
1998年九月份,由部屬到省屬再到由省教育廳和建設廳共管共建的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這是南崗區海富金棕櫚小區南區,學校搬遷學院路后,此處開發為海富金棕櫚小區,是學院開發的,大部分業主是學校的教職員工。
新校區在這里發展壯大后,又先后和黑龍江省建筑材料工業學校、黑龍江省紡織工業學校合并,合并后學校的專業也越來越多,教職員工和學生也越來越多,學校的體量就更大了。
學生宿舍飽和、教室和實驗室短缺、周邊樓房密集,沒有可擴之地,在省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又于2008年搬遷到江北學院路,新校區占地93萬平方米。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過程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48年幾百人的中職??茖W校到現在設有13個二級學院和4個教學部,含有8大類55個專業,兩萬多師生的高職院校,來之不易,做到了天時地利人和,完美的三結合。
這也是國家多年的重視、學校的不斷努力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相得益彰的最佳結果,走出了一條職業高等教育的金光大道。
改革開放后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實力也越來越強,2001年6月15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列入全國31所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單位。
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而畢業生的就業率早在2011年就達到95.12%,并且一直保持多年領先,同期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2.75%。

這是松北學院路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公樓

這是生活區

這是學生公寓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應該是哈爾濱市更名次數最多、合并兼并的次數最多的學校,由中專到成人職業學院的就業率,在哈爾濱名列前茅的學院。
哈爾濱改革開放后城市建設大發展,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功不可沒。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立足黑龍江省,輻射全國,培養了大批生產一線急需的“施工型”、“能力型”、“成品型”的技術與管理人才。
并先后在哈爾濱、北京、大連、上海、蘇州、廣州、深圳等地建立了348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保證畢業生的規格和質量能滿足社會對高等職業人才的需求。
實現了“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培養目標,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生產一線技術應用人才。
希望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越來越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