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同一層次領導職務年限計算(在體制內各層次單位)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體制內各單位既有分類的差別,也有層次的高低不同。同一人進入不同層級的單位,其人生職業生涯的起點是不同的。那么,在各層次,究竟達到什么行政級別?才算是當上真正的領導干部呢?
第一、在普通的鄉鎮和縣直,副股級就已經算是領導。副股級并非“國家糧票”,國家承認的體制內公務員最低行政級別是副科級。但由于普通鄉鎮的規格才是正科級,副鎮長才算是副科級。所以,為了更好地拉開距離、形成梯次,地方設立正股級、副股級成為鄉鎮中層。
在鄉鎮,想要晉升副股級,需要按照干部選拔任用的程序予以任免和管理。成為副股級后,意味著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算是不大不小的領導了。
比如鄉鎮的水利所、司法所等副所長,都是副股級干部。
縣直單位與鄉鎮類似。比如正科級規格的縣發改委,內設地區經濟股,這里的股長、副股長也算是領導干部。
很多在鄉鎮和縣直工作的同志,一輩子到頭可能也就是只達到了正股級(本質上仍是科員)。但因為所在的平臺較低,也算是能夠交代過去。
第二、在普通的市直,副科級算是領導的起點。普通地級市的市直單位是正處級規格,內設機構是正科級規格,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公務員晉升體系的最低平臺。
在這里,成為副科級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干部,也就是所謂的內設機構副職。
第三、在省直和部委,晉升副處級才算是成為領導。省直和部委的情況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由于省直和部委的層次較高,所以這里的干部層次距離拉得比較大,已經不再設置實職的科級干部。處室是內部運轉的基本單元。處長是中層正職,副處長是中層副職。至于其他的人員,無外乎包括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定量的三級或四級調研員、少量的一級或二級調研員。
按照運行規則,這些人員都要接受副處長和副處長的管理。
只是,在省直單位,晉升副處級,意味著成為省直單位的中層干部之一,“領導”的意味更重一些。而在部委,司局級干部算是單位的中層干部,承擔“承上啟下”的作用,平時可以出席單位的有關重大會議或活動,而正處級和副處級只是所在司局的中層而已,仍然需要承擔大量的事務性工作。
無論在哪個平臺,同樣奮斗一輩子,很多人可能在領導干部的生涯中只實現了晉升2級。也就是:在鄉鎮和縣直,成為正股級;在市直,成為正科級;在省直和部委,成為正處級。
對于這種情況,不能說大家不努力,只是因為平臺層次的高低不同,限制了不同人員的個人最終行政級別。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