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讀了快20年的書,好不容易拿到碩士文憑,卻不工作在家全職備考公務員,這讓許多人不理解。
擁有碩士文憑的小徐,當年畢業的時候簽了一家私人單位,但干得非常不順心,于是橫下心辭去工作,在家看書復習,為公務員考試做準備。剛開始父母不支持他的決定,覺得沒必要辭掉工作,后來被他說服了,認同了他的選擇,不過表示只能提供生活上的支持,且最多支持一年。如果一年以后還考不上公務員,就要自己找工作養活自己。

1)
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單位。據《2022年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高校畢業生企業就業率呈下降趨勢,選擇考研、考公、考編等途徑的畢業生越來越多。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高達212.3萬,首次破200萬;2022屆高校畢業生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占比為17.57%,較2021屆增長了0.73個百分點。
在不少知名高校,畢業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也漸漸成為趨勢。以清華大學為例,該校2021屆簽三方就業畢業生總數為3669人,其中前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單位就業的人數占比為46.1%。
但碩士畢業不工作專職考研,還是很難讓人接受的。前文提到的小徐,就面臨2個問題,壓力很大。

第一個問題是來自親朋好友的質疑。大家想想,一個碩士,依靠父母的資助,在家看書考試,會讓許多人感覺“不舒服”。不僅考生個人會面臨親朋好友的質疑,考生的家長也會面臨人們的質疑。甚至,小徐會成為街坊鄰居的“反面教材”,鄰居們在茶余飯后聊天的時候,會嘲笑小徐的學習經歷,可能還會給他貼上“死讀書,把腦子讀壞了”“高分低能”等標簽。
第二個問題是備考很難找到抓手。公務員考試和其他類型的考試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公務員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常識判斷能力、言語理解能力、數量關系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沒有指定的參考書,不是說努力學習就能考出好成績,要看個人有沒有相應的悟性。如果在備考的時候找不到抓手,復習過程就會凌亂不堪,形不成系統,很難考出好成績。

2)
做出“不工作備考公務員”這個決定相當不容易,好在得到了父母的支持,這樣很多事情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不過,能不能考上公務員,關鍵在個人。
首先,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全職備考,會面臨多方面的壓力,經濟上的壓力可以通過父母的支持得到解決,可是心理上的壓力就一定要自己想辦法化解了。
備考期間,難免會有親朋好友表示“關心”,我們不要太在意這種“關心”,而是應該跟平常一樣,心平氣和地回復一下,然后繼續投入到復習中。與此同時,我們要學會轉移自己的負面情緒,心態不好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去戶外散散步,看一部喜劇電影等等。
考公務員是一個漫長過程,不少人從備考到考上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其次,要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既然是考試,就肯定追求高分、追求好的學習方法。然而公務員考試沒有公認的適合所有人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要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網絡上有許多備考材料,我們可以參考,但不要照搬執行。另外,學習方法的摸索需要經驗,每次公務員考試的失利,都是一次經驗的積累。
第三,在選擇報考崗位時可以適當降低一下標準
有些考生報考公務員,只選擇國家級單位和省級單位,實在專業不合適,才勉強選擇市級單位。眾所周知,越是高級別單位的公務員崗位,越難考上,因此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非得給自己定這么高的標準,縣區一級的公務員崗位是可以報考的。相當數量的碩士研究生,在縣區一級的公務員崗位上工作著,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事實上,公務員考試的難,不是難在考試內容,而是難在競爭太激烈。你努力復習,好不容易考出了高分,但競爭對手考的分數更高。所以有人說公務員考試需要運氣,意思就是報考的崗位沒有厲害的對手報考,自己比較容易勝出。
但話講回來,能工作還是盡量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備考,是公考生的“常態”,這樣不至于有很大的壓力。
今日話題:你理解“碩士不工作專職考公務員”這種行為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軼工坊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1601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