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事關新時代學校體育)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從黑龍江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出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就實施意見的出臺背景等問題,省教育廳給出詳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從黑龍江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出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就實施意見的出臺背景等問題,省教育廳給出詳解。
1.兩個《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答:學校體育美育仍然是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存在發展不均衡,師資結構性短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亟待提高等問題。為貫徹落國家《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我省迅速行動,廣泛征求意見,充分借鑒其他省市成熟做法和經驗,結合省情、教情實際,聚焦體育美育的價值功能,細化體育美育的實施路徑,研究制定了我省《實施意見》,推動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進一步加強,有效彰顯龍江特色。
2.兩個《實施意見》對我省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提出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答:兩個《實施意見》明確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學校體育工作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預計到2022年,實現體育課程開齊開足,體育教師配齊配強,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健全,教學、訓練、競賽體系普遍建立,校園冰雪運動基本普及,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彰顯龍江特色的學校體育體系。學校美育工作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預計到2022年,使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美育教師基本配齊配強,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龍江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3.兩個《實施意見》對我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我省兩個《實施意見》保留了國家《意見》的核心要素,創新以教育教學質量、活動品牌、師資隊伍、辦學條件、評價改革等5方面為抓手,確定“五大工程”引導。其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側重于對體育和美育的課程課時、一體化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藝術綜合實踐等進行了要求;活動品牌創建工程側重于打造特色體育項目,形成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新發展格局;師資隊伍優化工程側重于配齊配強教師、提升教師能力、提高教師待遇等工作任務;辦學條件改善工程側重于場地設施建設、器材配備、體育發展經費投入等保障因素;評價機制改革工程側重于教育評價改革、考試改革和教育督導評價體系構建等具體任務。“五大工程”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有效保證了我省體育和美育工作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4.兩個《實施意見》中對發揮我省冰雪優勢,打造冰雪特色體育、美育工作有什么要求?
答:冰雪是我省的特色,我省兩個《實施意見》突出了校園冰雪運動、冰雪美育的全面普及。《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課程建設、競訓體系建設、冰雪特色校建設等舉措,推動在中小學校體育課全面普及滑冰、滑雪項目,鼓勵各校開設冰球、冰壺、冰爬犁、抽冰尜等體育項目,幫助學生掌握冰雪運動技能,旨在加快形成體系健全、制度完善、特色引領、充滿活力、實效顯著的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格局,凸顯我省的冰雪特色和優勢。《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我省自身優勢和特點,鼓勵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黑龍江優秀精神文化、五色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資源,開設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育課程,鼓勵開展冰雕雪雕制作、冰雪繪畫、冰雪攝影、冰雪征文、微電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動,進一步形成品牌效應,為學生冰雪作品搭建展示平臺,同時,強調要加強冰雪文化課程建設,提升校園冰雪文化建設品質,實現校園冰雪藝體工作同步發展,讓冬季校園真正成為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園。
5.如何確保兩個《實施意見》落實到位?
答:兩個《實施意見》分別從組織領導、制度或經費保障以及社會氛圍營造三方面強調了條件保障。要求各市(地)、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把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總體謀劃,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安全風險管理。同時,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要調整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加大對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經費投入,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學校體育、美育發展,多渠道增加投入。文件出臺后,我省將及時總結、宣傳、推廣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推動我省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6.兩個《實施意見》對體育美育教育教學有什么具體要求?
答:《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學校體育課程開設提出剛性要求,明確各學年課時標準,要求嚴禁擠占和挪用體育課,并提出以課堂教學為主體,推動體育課程學習向課外延伸,中小學階段利用大課間、學校課后服務等開展體育活動,并建立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和體育進社區等,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參加1小時體育鍛煉;高等學校要廣泛開展體育活動,完善高校早操制度,重視課內外一體化的鍛煉形式。《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學校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圍繞課程目標,開設以藝術課程為主、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美育課程。高等教育階段要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鼓勵高校將美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7.《實施意見》對學校體育競賽活動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一直以來,我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總體要求,積極發揮競賽體系引領作用,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中,針對學校體育競賽品牌打造,明確提出要在大中小學校廣泛開展球類、田徑、游泳、冰雪運動等各種競賽活動,構建省、市、縣(區)、校四級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制度,完善分小組、分學段、分等級、跨區域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同時鼓勵學校與體校、社會體育俱樂部等合作,共同開展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積極營造以點帶面、全員參與的競賽氛圍。
8.《實施意見》提出了哪些措施來改善學校體育辦學條件?
答:《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實施學校體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并從三方面強化保障。
一是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實施意見》明確各地要統籌規劃,按照標準和實際需要配備體育教師;在大中小學校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落實高校體育專業和高水平運動隊專業教師、教練員配備最低標準。
二是加強場館設施建設。《實施意見》明確各地要“一校一策”解決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的實際困難;高校要加強體育場館建設。公共體育場館要向學生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各地各校要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實現“校校有冰場”。
三是改善器材配備。各地各校要按照國家標準配備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所需器材設備,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9.《實施意見》在發揮評價指揮棒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參與學校體育工作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我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3個方面學校體育工作評價改革舉措。
一是強化學校體育評價。要建立全方位的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體系,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學校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二是深化學校體育科目考試。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形式,逐步提高中考體育科目分值占比;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
三是健全教育督導評價體系。成立各層級督導專家組,全面督導各級學校體育工作。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開展體育工作情況等納入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把體育工作及效果作為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10.《實施意見》對深化學校美育課程改革提出了哪些舉措?
答:一是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強調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在落實“開齊開足”這個底線要求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上好”的目標,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提高美育教學質量。
二是構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步完善“感受和體驗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挖掘藝術內涵和提升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強調在學生掌握必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藝術專項特長。
三是加強“五育”融合。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豐富美育資源,有機整合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推進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四是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實踐活動。面向人人,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集體舞、課本劇、工作坊等各類藝術實踐活動。
11.《實施意見》對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哪些新措施?
答:《實施意見》在加強美育師資隊伍方面提出了三個措施。
一是加大補充力度。加大對中小學特別是邊遠農村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合作等方式,向中小學提供專業化的美育教學服務。高校要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配齊人員。并對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提出明確要求。
二是提升教師能力。加大對中小學美育教師培訓力度。成立全省高校和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培育一批學校美育優秀教學成果和名師工作室。每兩年開展一次美育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
三是強化教研科研。探索推行大中小學美育教師一體化教研培訓機制,建立相關考評制度。在全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省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等立項中設立美育專項課題。四是補齊短板弱項。針對薄弱學校美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提出推動實施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開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
12.《實施意見》對發揮美育評價有哪些舉措?
答:《實施意見》明確3個方面學校美育工作評價改革舉措。
一是完善學生美育評價。把中小學生學習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高等院校學生要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規定學分方能畢業。
二是完善美育教師評價。針對學校美育教師激勵政策不到位的問題,明確提出優化美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美育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將美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藝術社團指導,課外活動、課后服務等第二課堂指導和走教任務計入工作量。
三是納入教育督導。對課程開設、師資配備、學生藝術測評結果情況每年進行一次專項督導。將美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美育工作開展情況等納入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為高校辦學評價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龍頭新聞·生活報 記者:呂曉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