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杜甫描繪不開心的詩(杜甫上班煩躁苦悶)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2020年年末,“打工人”當選為“十大網(wǎng)絡熱詞”之一。這短短的三個字,蘊含了許多道不盡的辛酸。甚至還有網(wǎng)友編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之類的打油詩,來訴說打工人的悲歡冷暖。
壓力大、工資少,或許大家都只能以這種自我調侃的方式,來疏解心中的苦悶吧。

一千多年的詩圣杜甫,也曾因為上班煩躁,寫了一首詩: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常愁夜來皆是蝎,況乃秋后轉多蠅。束帶發(fā)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
光是從題目,就能感受到杜甫的不痛快。早秋天氣,依舊苦悶炎熱,但是上班要處理的文件卻連續(xù)不斷,實在令人煩躁。
此詩首聯(lián)的上句,寫出炎熱的天氣。七月六日,天氣依舊炎熱,大地就像一個大蒸籠,杜甫坐在衙署就像坐在桑拿房,大汗淋漓。那個時候可沒有電風扇空調,熱只能忍著。就連吃飯都吃不下去。
除了熱,還有蟲蟻相擾。現(xiàn)在大家都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所住的也多是高大明亮的樓房,自然見不到蟲蟻。生活在古代,房間出現(xiàn)蟑螂、蜘蛛、老鼠等是見怪不怪的事情,杜甫則是擔心晚上有毒的蝎子,還厭煩那嗡嗡的蒼蠅。
要是普通的農(nóng)夫、伙計,還能穿個短衫薄衣,但是杜甫上班需要穿上官服,長衫束帶,更覺燥熱。所以杜甫說發(fā)狂得想要大叫。偏偏這個時候,公文簿書不停地推給他,連續(xù)不斷,怎么做也做不完。
杜甫不禁南望外邊的青松山壑,想著如果山壑結冰,赤腳在上面踩踩降降溫就好了。
這首詩因為風雅不存,立意不高,所以很多學者認為“此必贗作也”,認為是他人假借杜甫之名寫的偽作。清朝朱瀚說:“題目就很蠢。”紀曉嵐則說:“此杜極粗鄙之作。”意思就是說杜甫這詩太粗鄙了。
不過《杜臆》認為:
杜甫本來是天子近臣,但因為直言進諫被貶謫,長官應該破格相待。可從杜甫六月到華洲,一直到七月六日,當?shù)氐拈L官將他當做一般的掾吏對待,讓他無休止的處理公文。所以杜甫借早秋的炎熱,抒發(fā)郁悶的心情。
杜甫少年便有大志,希望能夠輔佐皇帝,使之成為“堯舜”那般的君王,自己成就一番事業(yè)。可是他科舉因為李林甫從中作梗落第,長安干謁十年無門,只擔任了一個看管武器倉庫的小官。
盡管如此,他依舊非常振奮,希望能夠在仕途上有所進境,實現(xiàn)抱負。然而不久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亂中被俘虜。他歷經(jīng)艱險,從叛軍中逃出,前往鳳翔投靠唐肅宗。唐肅宗非常欣賞杜甫,讓他做了左拾遺。
這個官職不大,卻是皇帝的近臣,能夠直接參與朝中大事,并像皇帝進言。只是杜甫不諳官場規(guī)則,因為營救房琯而觸怒肅宗,于是他被貶謫到了華州,讓他負責祭祀、禮樂等事務。這首詩,就是杜甫在華州所寫。
此時的他,非常郁悶,經(jīng)常在鄭縣亭子游玩,以疏解心中的憤懣。所以,這種環(huán)境下,杜甫隨手寫下這樣的詩歌,是情有可原,不能因為其文學成就不高,就說成是偽作。畢竟再儒雅的人,也會有煩躁的時候,有說臟話的時候。
結合這種寫作環(huán)境,再回頭看看這首詩,或許詩中的蝎子、蠅蟲都有所指。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1331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