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歷史上對王安石的態度不同(他是王安石知己好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鄭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打小閉門苦學,王安石聽說了他好學的名氣,專門請他前來相見,親自給于嘉獎。考中進士之后,正好趕上王安石變法。凡是王安石出臺的政策有啥對人民利益有損害的,他就親自給王安石寫信說明民間的情況,王安石也一一聽從改正了。鄭俠很感動,將王安石引為知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一腔熱血,就賣給王安石這個識貨的了。

在基層鍛煉了三年之后,王安石準備把他提拔到身邊重用,但是鄭俠覺著自己還嫩,工作經驗不豐富,連續推辭了三次方才入京。王安石問他對新法的意見,他說,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場法,以及跟邊境打仗的有些做法,我心里是有保留意見的。王安石聽了沒有回復,鄭俠也沒有再說,只是后來給王安石寫了幾封信,詳細說了一下新法的害處。
過了好長時間,鄭俠找上門來,王安石此時對他已經有了成見,不想見他,但還是讓自己兒子王霧接待,跟他講述新法在試行階段肯定有好多不適應的地方,慢慢就會好的。還給他安排了修經局檢討的工作,相當于出版社小編吧。
但是鄭俠說,我讀書不多,干不了小編的活兒。我來就是想在您門下討口飯吃。但是你說了半天都用官爵來用我,卻沒有以人才的標準來用我。如果您真的想用我干點事,希望您把我跟您說的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干幾件。這樣不是很好嗎。
俠曰:"讀書無幾,不足以辱檢討。所以來,求執經相君門下耳。而相君發言持論,無非以官爵為先,所以待士者亦淺矣。果欲援俠而成就之,取其所獻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進而無愧,不亦善乎?"

當時的免役法弊端很多,老百姓苦不堪言,即使像挑水,理發,挑擔,提茶這樣的日常生活用品,不交錢也不能買賣。政府征繳的稅負比本錢還高,許多商人以死相爭,這種對人民不利的事情特別多。鄭俠把這些事跟王安石說了之后,有效果,小攤小販不用交稅了,但是大商人還得交。
是時,免役法出,民商咸以為苦,雖負水、舍發、擔粥、提茶之屬,非納錢者不得販鬻。稅務索市利錢,其末或重于本,商人至以死爭,如是者不一。俠因東美列其事。未幾,詔小夫裨販者免征,商之重者十損其七,他皆無所行。

當時正好趕上大旱,東北流民,每風沙霾曀,扶攜塞道,羸瘠愁苦,身無完衣。并城民買麻糝麥麩,合米為糜,或茹木實草根,至身被鎖械,而負瓦楬木,賣以償官,累累不絕。
流民們已經到了吃草根樹皮的地步,但是王安石不為所動。鄭俠知道王安石聽不進話,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繪成圖冊,假稱密急,發馬遞銀臺司。銀臺司為宋朝 門下省所轄官署,掌管天下奏狀案牘,司署設在銀臺門內,故名。《宋史·職官志一》:“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案牘,抄録其目進御,發付勾檢,糾其違失而督其淹緩。”可見向銀臺司遞交的文書都是需要皇帝親自審核批閱的緊急文件,皇帝批閱后由有關部門下去督察巡檢,對失職的還有懶政的加強督導。

鄭俠說,希望您看完這些圖冊之后給我十天時間,如果照著我說的做十天之內沒有下雨,就把我斬首在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神宗反復觀看這些圖冊,長吁短嘆,晚上袖子里揣著這些圖冊一夜沒睡。第二天,宋神宗下令,一切新法暫緩實行,民間歡呼相慶,三天之后天降大雨,普及面極廣。
疏奏,神宗反覆觀圖,長吁數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翌日,命青苗、免役權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罷,凡十有八事。民間歡叫相賀。越三日,大雨,遠近沾洽。

此事一出,王安石引咎辭職,其黨呂惠卿繼續實行新法如故。鄭俠再次上圖,畫了唐朝的魏徵、姚崇、宋璟、李林甫、盧祀傳兩軸,題曰《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業圖跡》,再次獻給宋神宗。呂惠卿準備把鄭俠弄死,但是宋神宗說,鄭俠說的事都不是為了自己,忠誠可嘉,不能怪罪。只是流放了事。到了流放之地,住在一座快要倒塌的寺廟里,當地人無論貧富貴賤爭相送自己孩子跟他讀書,還集資給他蓋了房子。
惠卿議致之死,帝曰:"俠所言非為身也,忠誠亦可嘉,豈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將壓者居之,英人無貧富貴賤皆加敬,爭遣子弟從學,為筑室以遷。

宋哲宗即位,鄭俠方才得到赦免,蘇東坡也為他說了話,當了泉州教授。不久又被流放,宋徽宗時期再次赦免。又被蔡京奪去官職,從此不再出山。每天穿布衣吃粗糧,住在山郊野外,但是一言一行沒有忘記君王。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
里人揭其閭為鄭公坊,州縣皆祀之于學。
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鄭俠的境界比他還高。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