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書被刪除的課文有什么(語文課本里已刪節)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高中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名為《裝在套子里的人》。
課文的開頭是:“我的同事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兩個月前才在我們城里去世。您一定聽說過他?!?/p>
注意,這是開頭,不覺得突兀嗎?
“我”和“您”是誰?為什么會談到別里科夫的死?為什么“一定聽說過他”?更詭異的是,后面也沒有進行說明。
想要弄明白這些問題,就要看原文。
《裝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訶夫“小三部曲”第一篇,主要講述了中學教師布爾金和獸醫伊凡 。 伊凡因打獵誤了時間在鄉村借宿,布爾金由村長老婆瑪芙拉的古怪行為聯想到了行為舉止更加古怪的同事別里科夫,并將別里科夫的故事講給伊凡。
這篇文章刪掉了借宿聊天的起因,同時也刪去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也正是這些刪減使得課文的開篇非常突兀。

不僅如此,這篇課文在敘述的時候,還有對人物形象的刪減。
課文中就幾乎沒有對華連卡的介紹。人物出場后就是:“由于校長太太的盡力撮合,華連卡開始對我們的別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
但是在原文中,作者花了很多的筆墨進行描寫。
……她呢,年紀已經不輕, 大約有三十歲了,可是身材也高,而且苗條,黑眉毛,紅臉膛, 一句話,她簡直不能說是姑娘,而是蜜餞水果,活潑極了,談笑風生,老是唱小俄羅斯的抒懷歌曲,揚聲大笑。她動不動就發出 一連串響亮的笑聲:哈哈哈!……在那些死板板的、煩悶得要命的、把赴命名日宴會也看作應公差的教師中間,我們突然看見一 個新的阿佛洛狄忒從浪花里鉆出來了:她走來走去,雙手叉著腰, 揚聲大笑,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龓е星楦璩讹L在吹》, 后來又唱一支抒情歌曲,隨后再唱一支,把我們大家都迷住了, 甚至別里科夫也包括在內。
加上這段描寫,就能感受到:瓦連卡是別里科夫的黑暗生活中窺探到的一縷陽光,明媚耀眼,所以,黑暗中的別里科夫也會被光芒所吸引。他們倆后面想要結婚不單單是因為外人撮合。
課文中還將瓦連卡在別里科夫葬禮上的描寫刪掉了。
瓦連卡也去送喪,等到棺材放進墓穴里,她就哭了。我發現小俄羅斯女人只會哭或者笑,對她們來說中間的心情是沒有的。
就這樣東刪刪西減減,瓦連卡的人物形象就變得異常單薄。但加上這些描寫,我們能看到一個情緒飽滿、情感豐富的瓦連卡,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生活激情的女人。
還有一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課文開頭就是:“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p>
但原文故事的起因是因為“我” 的同伴約瑟夫給了一個行乞的白胡子老頭一枚面值不菲的銀幣, “我”對他的舉動感到十分詫異,因而約瑟夫向“我”解釋了事情的緣由,是“這個可憐的老頭,使我(約瑟夫)想起了一件叫我念念難忘的往事……”接下來自然是約瑟夫對童年時期這一段往事的回憶。故事展開得自然且有根據。
講述者約瑟夫此時已是成年人,他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回憶童年時期的一件往事;而課文對原著進行刪節后,故事的敘述者“我”則是以孩子的口吻去講述這一切。
原文的開篇只比課文的開篇多兩句話。但卻把小說的結構改的完全不一樣了。之后分析。
而在約瑟夫小時候的生活細節上,課文還進行了刪減。
我母親因為我們生活得不寬裕很感痛苦,時常 找著好些尖刻的話,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顧信義的閑話去對付我 的父親。這位可憐的丈夫當時有一個教我傷心的手勢。他每每張 開手掌擱在額頭上,儼然是去擦汗一般,可是汗呢,并沒有,而且他絕不答辯。我感到他的懦弱的痛苦了。
刪減之后,他家窮的情況就顯得特別干巴巴。
敘事學理論認為,小說的美學價值往往并不在小說故事本身, 而在小說的敘事技巧。這兩篇小說的原文都是大故事(背景)套小故事(對話內容)。兩篇小說都具有雙層敘事結構。
原文《裝在套子里的人》的兩層敘事結構中,在內部層面,布爾金作為講述者向伊凡講述同事別里科夫的故事;在外部層面,由契訶夫作為敘事者講述布爾金講的關于別里科夫的故事。
原文《我的叔叔于勒》 中也可以看到,在內部層面,約瑟夫作為敘事者講述自己一家和叔叔于勒間的故事;在外部層面,由“我”代作家莫泊桑作為敘事者講述約瑟夫講述的故事。
因而我們可以說,不管是在《裝在套子中的人》中還是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布爾金和約瑟夫兩 個人物都可以被看作故事主人公和作者之間的“中介者”,他們既是故事的講述者,同時又是他所講述的故事的直接參與者。
然而課文中,因為“套式結構”被刪節,我們無法體會到作 者這種敘事技巧的精妙所在,學生根本無法學習小說的結構美, 自然也無從體會大師精心設計的藝術留白,小說的藝術魅力被極大削弱。
想來也非常的可惜,有興趣還是推薦看一下原文。
評論區提醒了我一件事情。課文《我的于勒叔叔》的主旨,網上查到的:
《教師教學用書》上這樣寫道: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么?有以下看法: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之前有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論述,這是定位這篇課文主旨的一個依據)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金錢主宰了人的靈魂和生活。貨幣竟然能使相互對立的人親密無間,同樣也能使非常親近的人分道揚鑣。菲利普為什么不和親弟弟相認?就是因為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社會的現實概括。這篇小說對這樣普遍的社會問題,做了真實的藝術反映。不可否認,菲利普夫婦之所以不認自己的親弟弟,就是因為金錢的關系。這反映那個社會世態炎涼、人情淡薄。大到菲利普和于勒不能相認,小到女婿“下定決心”同意這門親事,都和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里無不充斥著自私、冷酷、無情。
但原文的開篇卻是約瑟夫給一個乞丐錢,而且錢還不少,讓“我”感到驚訝是的金額。確實只有刪掉開頭,確實能體現出參考書的主旨。
評論區說,曾在課后看過《我的叔叔于勒》原文的開頭和結尾。這是很久之前的語文書了。
看左上角,2002年通過的教科書,課后確實有:
但前幾年人教版課文更新,課后題就變了。電子版太難找了,畫質不太好。
看左上角,過審是2017年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1196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