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大學語文專升本考試知識點(專升本語文精講)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說起莊周這個名字,很多語文老師的內心是無比崩潰的,因為學生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知名手游《王者榮耀》中輔助屬性英雄—莊周。對,就是那個騎在大魚身上(這魚應該叫“鯤”,取自《莊子·逍遙游》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不停打瞌睡的家伙,動畫人物手指上飛著蝴蝶的梗則來自《莊子·齊物論》中:“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所以,同學你看,不好好學語文,游戲你都看不懂~
好了,言歸正傳!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莊子到底是誰呢?!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宋國蒙人。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了老子“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主張順應自然,提倡無為而無不為,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莊子一生貧困,身居陋巷自織草鞋,穿粗布衣服,常向人借糧食,甘愿閑居獨處。這體現了他淡泊名利、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生觀。相濡以沫的老妻子去世了,他像簸箕一樣兩腿攤坐著,敲著瓦盆唱歌毫無悲傷神情。這表明了他將生老病死看作春夏秋冬一樣的自然規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也無需憂傷。

一分鐘概述
《秋水》選自《莊子·外篇》,由七個部分組成 ,主要討論人應該如何認識事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一小節,也叫《河伯與北海若》。全文是一篇通過河伯與北海若的對話而展開的說理論說文。開篇虛構了河神水量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水量大卻自以為小的故事,闡明了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人的認知和行為常受到事物自身的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此,人們不能做“井底之蛙”,自滿自足于個人有限的見識,應該努力學習進取,不斷開拓眼界。
識記注釋
1、秋水時至 :按季節。
2、百川灌河:注入。
3、兩涘渚崖之間:水邊。
4、今我睹子之難窮也:您,指海神。
5、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危險。
6、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談論。
7、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8、號物之數謂之萬:稱。
9、又奚以自多:贊美、自負。
10、人卒九州:盡、都。

核心考點
1、《莊子》的文體類型: 先秦說理散文 / 說理論說文
2、莊子的代表作/《莊子》作者:《莊子》共三十三篇,“內篇”七為莊周自著,“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為其門人和后學所作。
3、莊子散文藝術特色:想象豐富,汪洋恣肆,詞藻瑰麗;善于使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4、本文的主旨: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任何個人的認識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5、主旨的客觀意義:啟示人們不能囿于個人有限的見聞而自我滿足,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開闊視野,不斷前進。
6、本篇中的景物描寫對表現主旨所起的作用:文章開頭的對河水和海水兩種景物的生動描寫,以具體景物的對比來陪襯河伯與海神在思想上的不同認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7、本文善于援譬設喻的特點:答:本文用井蛙、夏蟲、曲士來比喻那些因環境所限而不能與之語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礨空之在大澤,中國之在海內,稊米之在大倉,萬物與人,九州與人,毫末之在馬體,這一連串的比喻都是用來說明世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會見笑于大方之家。這些比喻以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形象,把深奧而抽象的哲理表達得淺顯易懂。8、本文的論證方法。答:本文的論證方法非常有特色,經過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層推進,最后把結論推到讀者面前。這種逐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很有說服力。
9、本文表現方法的特點 :
(1)使用虛構的寓言故事說理;(2)借用形象將抽象的哲理變為具體形象;(3)對比的手法
10、出自《秋水》的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夏蟲不可語冰”。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112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