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shí)>黮暗讀音(黮暗讀音和解釋)
發(fā)布時(shí)間:2024-01-24閱讀(14)
黮暗拼音:[dàn àn] 指黑暗;沒有光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洞極深,后門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鮮能入者”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詩》:“倍添黮暗夜將明,曠野飛傳赤羽聲”,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guān)于黮暗讀音?以下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黮暗讀音
黮暗拼音:[dàn àn] 。
指黑暗;沒有光。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洞極深,后門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鮮能入者。”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詩》:“倍添黮暗夜將明,曠野飛傳赤羽聲。”
蒙昧;湖涂。《莊子·齊物論》:“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 宋 陸游 《郊居》詩:“老來厭了了,萬事付黮闇。”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破惡聲論》:“內(nèi)曜者,破黮暗者也;心聲者,離偽詐者也。”
政治黑暗,社會(huì)腐敗。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一:“即令 中國 長此黮黯,無工藝,無商賈,無貨物,又未嘗不益蒙通商之厚利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蓋五十年來,人智彌進(jìn),漸乃返觀前此,得其通弊,察其黮暗,于是浡焉興作,會(huì)為大潮。”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2023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hào)-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