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役怎么讀(役的讀音)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5)
役(拼音:yì),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義指役使,引申指仆役、差夫,由此引申為動詞,指服役、戍邊亦引申指職事、微官、門生等,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役怎么讀?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役怎么讀
役(拼音:yì),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義指役使,引申指仆役、差夫,由此引申為動詞,指服役、戍邊。亦引申指職事、微官、門生等。
會意兼形聲字。商代甲骨文從人,從殳,殳亦聲。表意偏旁人為象形字,表示役的本義與人有關;形旁兼聲旁殳為又持械具,表示役的本義與動作有關且表音,役與殳并舌音。在商代,從人或作從卩(jié),構意相同,卩為人之跪跽者(作字形“A”),構意與從人相同。戰國時,構件殳或作攴,屬于形義相近偏旁之通用,不影響構意;象形的“B”變易為線條化的“C”。商代到戰國的這種結構一直沿用到后代,楷書作役。《說文》改變此結構為從彳(chì,道路之象)從殳,屬于理據重構,楷書作役。時殳或作“D”(又訛作攵,suí),作役,是役的俗體。形旁彳或多一撇,近似片,作“E”,亦俗體。《現代漢語規范字典》以役為正體。本義蓋擊打人去做事,即役使。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六者為心役”,“心之役也”。引申指仆役、差夫。《五行篇》:“故斯役人之道。”引申指服役、戍邊。亦引申指職事、微官、門生等。作人名。又通“疫”指流行病。
上一篇:泣怎么讀(泣的讀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