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果的拼音(果怎么讀)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果拼音:[guǒ]果,漢語常用字,讀作gu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結滿果實的樹,本義即果實,后引申為使內部充實,使變成圓球形、事物發展的結局、善于決斷的、有結局的等含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果的拼音?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果的拼音
果拼音:[guǒ]
果,漢語常用字,讀作gu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結滿果實的樹,本義即果實,后引申為使內部充實,使變成圓球形、事物發展的結局、善于決斷的、有結局的等含義。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
果,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為天,為木果。注: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為果,致果為毅。
又決也。《禮·內則》: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為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又《集韻》《韻會》并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莊子·逍遙游》: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又《唐韻》《集韻》《韻會》并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
又通裸。《廣韻》赤體也。
又《集韻》《韻會》并與祼通。《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又魯火切,音臝。《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從田從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
上一篇:都的近義詞(都的近義詞有哪些)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