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千鈞一發的成語故事(千鈞一發怎么造句)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關于千鈞一發的故事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遇事頭腦清醒,而且善于思考當時吳王劉濞樂此不疲地陰謀反叛朝廷,枚乘曾經在吳王劉濞那里擔任郎中,枚乘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危險,就婉言勸阻劉濞說:“用一根頭發系上千斤重的東西,把它掛得高高的,而下邊是萬丈深淵,誰都知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頭發一斷,我們根本無法接住那重千斤的`東西東西要是掉進了深淵,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取得現在如果反叛朝廷,就會像頭發系著千斤重的東西一樣非常危險”但是吳王劉濞對枚乘的勸告不予理睬,仍然一意孤行要反叛朝廷枚乘只好離開吳國投奔梁國的梁孝王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合同六個諸侯國起兵叛亂枚乘在這個時侯又寫了《上書諫吳王》,勸劉濞罷兵但是劉濞還是不愿意回頭過了不久,漢朝的大將周來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叛軍,吳王劉濞最終被殺掉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千鈞一發的成語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千鈞一發的成語故事
關于千鈞一發的故事
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遇事頭腦清醒,而且善于思考。當時吳王劉濞樂此不疲地陰謀反叛朝廷,枚乘曾經在吳王劉濞那里擔任郎中,枚乘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危險,就婉言勸阻劉濞說:“用一根頭發系上千斤重的東西,把它掛得高高的,而下邊是萬丈深淵,誰都知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頭發一斷,我們根本無法接住那重千斤的`東西。東西要是掉進了深淵,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取得。現在如果反叛朝廷,就會像頭發系著千斤重的東西一樣非常危險。”但是吳王劉濞對枚乘的勸告不予理睬,仍然一意孤行要反叛朝廷。枚乘只好離開吳國投奔梁國的梁孝王。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合同六個諸侯國起兵叛亂。枚乘在這個時侯又寫了《上書諫吳王》,勸劉濞罷兵。但是劉濞還是不愿意回頭。過了不久,漢朝的大將周來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叛軍,吳王劉濞最終被殺掉了。
造句
(1)在手榴彈即將爆炸的千鈞一發的時刻,班長用身體掩護了戰友。
(2)跑到馬路中間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車撞上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眼疾手快的過路人救下了他。
(3)在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劉英俊攔住了受驚的軍馬。
(4)會議紀要稱,這是個千鈞一發的時刻。
(5)眼看著女孩要掉下了樓,他在千鈞一發之際沖到樓下,用雙臂接住了她。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