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投筆從戎的主人公是誰(投筆從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班超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家,年輕時為官府抄書,曾經投筆慨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于是投身軍旅,40歲出使西域,71歲回洛陽,31年中平定西域等50余國再度隸屬于東漢統治。投筆從戎這個成語講的就是班超的故事。

班超,字仲升,是東漢名將。他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當時著名的歷史學家。他是東漢時期很有名的將軍,也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外交家。他從小胸懷大志,不拘小節,但是對父母非常孝順。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因哥哥被聘為校書郎(管理書籍的官),而和母親一起來到洛陽。

因為他寫得一手好字,加上家中比較貧寒,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寫文書,以此謀生。為了將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很晚才睡。
有一天,他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覺得這份工作實在無聊,想到自己遠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來,將筆狠狠地擲在地上說:“大丈夫即便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為國家的外交作貢獻,以取得封侯,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周圍的人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回應說:“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傅介子和張騫都是西漢人,曾經出使西域,立下無數功勞。自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
后來,班超參加了軍隊。公元73年,奉車都尉(皇帝的高級侍從官)竇固出擊匈奴時,班超被任命為假司馬(軍隊的副參謀長官),隨同一起出征。
竇固讓班超帶領一支部隊出征。在蒲類海(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湖)附近,班超和匈奴呼衍王的部隊相遇。他帶領將士們英勇奮戰,消滅了許多敵人,為重開西域的通道建立了功勛。

后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接著,朝廷采取他的建議,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班超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執著于人生的夢想,是一種勇氣和智慧;但埋葬舊的夢想,告別舊的自我,孕育新的夢想,則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尤其是在已經有所成就的時候,這種選擇無異于徹底地否定自我,需要極大的勇氣。敢于中途變革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之士。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而毅然作出“投筆從戎”的決定,這是班超為后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把學習搞好就是為國家作最大的貢獻了,只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用雙手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1492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