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5)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這幾年,鴨貨市場爆火,鴨掌、鴨腸、鴨血、鴨脖等受到市民青睞。你可知道,鴨貨爆火的背后有山東鴨企努力的功勞。長久以來,我國肉鴨養殖都是從外國引種,如今我們國內....<p>這幾年,鴨貨市場爆火,鴨掌、鴨腸、鴨血、鴨脖等受到市民青睞。你可知道,鴨貨爆火的背后有山東鴨企努力的功勞。長久以來,我國肉鴨養殖都是從外國引種,如今我們國內選育的“中新白羽肉鴨”(以下稱中新鴨)成功改變了這種肉鴨市場格局。中新鴨皮脂率低、適口性好、肌肉彈性較強、有嚼勁,受到國內市場歡迎。</p><p><img alt="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o9nHWd7e2NwJc.jpg"/></p><p><b>我們自己也能培育優良鴨種了</b></p><p>鴨子是僅次于生豬和肉雞的第三大畜牧品種。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肉鴨生產國和消費國,約占世界的70%,主要品種包括白羽肉鴨、麻羽肉鴨和番鴨三大品種。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肉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商品肉鴨出欄量為46.83億只,同比增長9.7%。中國鴨肉產量約為1050萬噸,同比增長11.2%。</p><p>大部分人不知道,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85%的白羽種鴨都需從國外引進。國內肉鴨行業不得不向英美國家支付高額引種費用,平均每年高達一億多元。而且引種話語權不在國內企業手里,引種引多少、什么時候引,都不是國內企業自己完全能夠決定的。</p><p>為解決國內肉鴨品種“卡脖子”難題,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與新希望六和在2012年簽署了《北京鴨遺傳資源轉讓與肉鴨聯合育種協議》,開啟了中新白羽肉鴨的育種之路。育種基地建設在交通較為便利、適合養殖的利津,以便更好地服務山東全境及周邊的河南、河北、山西、遼寧等主要肉鴨生產區域。2019年4月,中新白羽肉鴨獲得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的肉鴨新品種證書,建立了我國白羽肉鴨品種的首張“芯片”,保障了高效白羽肉鴨種源戰略安全。</p><p><img alt="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o9nHXAE3VGqmI.jpg"/></p><p>新品種優勢明顯:快、強、好——長得快,抗逆性強,肉質好。</p><p>據介紹,中新鴨父母代75周齡產蛋量在270枚以上,受精率全期平均在90%以上;其商品肉鴨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效率高、易飼養、成活率高等特點。商品肉鴨40日齡體重達3.2kg以上,料重比在1.9:1以下,瘦肉率高于28%,皮脂率低于22%,各項生產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p><p>“吃同樣的料,中新鴨長的比較大一些。” 平度市閣北頭養殖示范小區養殖負責人牟廣海介紹,“中新鴨的胸肉特別大、特別好,老百姓講了實實在在就是壓秤。”</p><p><b>育種蘊含黑科技:分子育種好</b></p><p>據了解,目前國際比較常見的肉鴨品種主要有英國的櫻桃谷鴨、美國的楓葉鴨、法國的奧白星等少數幾種。而不論是英國的櫻桃谷鴨,還是美國的楓葉鴨,還是法國的奧白星,他們的老祖先都是我們中國的北京鴨。</p><p>據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侯水生介紹,我們的本土鴨經過英美國家上百年的選育,肉鴨僅用30多天就能長到6、7斤。可是問題又來了,家禽長得很快,繁殖性能就降低了,抗病性、抗逆性就變得比較差了,肉的品質降低了。</p><p>如何兼顧生長速度、肉質水平等性能,是侯水生團隊面臨的難題。</p><p>侯水生團隊從雜交配套入手,進行優良性狀的篩選。傳統選育方式,從孵化、留種到產蛋結束,需要一年半的時間,為了縮短育種周期,科研團隊決定采取分子育種,從基因尋求突破。但是定位基因需要海量的群體雜交數據。當時國內禽類雜交實驗的規模通常在100只之內,科研團隊把這個數量拓展到了10倍以上,難度隨之增大。</p><p><img alt="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o9nHYbGt8Z20M.jpg"/></p><p>最終,研發團隊找到的這些超級基因對肉鴨的體重、體型都有重大的影響,提高了中新鴨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培育出中國市場需要的皮脂率低、適口性好、肌肉彈性較強、有嚼勁的肉鴨品種。</p><p>2019年,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白羽肉鴨成功問世,先后通過了農業農村部、山東省畜牧局以及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各項審定,各項生產性能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p><p><b>科技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效益</b></p><p>“中新鴨”的育成對企業來說,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呢?侯水生算過一筆賬,如果祖代引種“中新鴨”400個單元,節省引種費用2000萬元。每單元比引進品種多提供10個單元父母代,效益為4.6萬元/單元,每年祖代場多收入1840萬元。“中新鴨”的料重比比引種低0.02,每只鴨可節約飼料60克;成活率提高1.5%,單只利潤高0.51元。</p><p>以年出欄量4.5億只肉鴨為例,總節約飼料2.7萬噸,價值6750萬元,養殖戶每年多收入2.3億元。副產品價值比比引進品種綜合毛利高45元/噸,年生產110萬噸肉鴨,增加收入4950萬元。</p><p><img alt="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o9nHZB4IsR5Zo.jpg"/></p><p>目前,從利津孵化出的祖代鴨,孵化出父母代種鴨,再孵化出商品代鴨苗。中新鴨走上了千萬家養殖場,端上了國人的餐桌。2021年中新鴨出欄量預計將達到3.95億只。</p><p>一只鴨子看上去不起眼,卻蘊含著研發團隊前后三十多年的持續選育。當美味的鴨貨端上餐桌的時候,你應該會多吃幾口吧。</p><p>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p><p><img alt="鴨肉怎樣好吃有營養價值(鴨肉越來越好吃)(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ibOmfl5LkEess.jpg"/></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