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8)
九年語文學科第一學期開門紅測試題 (附答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語文九年級考試第一大題?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九年級考試第一大題
九年語文學科第一學期開門紅測試題 (附答案)
【溫馨提示】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1---9,共24分)
1.在下列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句子。(每空2分,共16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有異曲同工之妙。
(2)___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
(3)蒹葭蒼蒼,________________。
(4)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5)李白的詩里有一種豪邁之氣。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壯觀的物象,如大鵬、滄海、長風、雪山等,構成了雄奇壯偉的詩歌意象。這段文字中,加下劃線的詞語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rong>
2、給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根據注音寫出相應的詞語。(每小題2分,共8分)
(6)愿我們的友誼( )地久天長。
(7)用解剖( )麻雀的辦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8)樹皮在寒風中( chéng xiàn)出紫紅色
(9)宇宙中還有太多的_________(aomi)等待我們去探索。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 題。(13 分)
[甲]茍堪勵志勤讀、自能循序漸進,惟單讀時文①,無裨實益,宜加以看書功夫,凡經史子集,結義涉獵,但須看全一種,再易他種,切不可東抓西拉,任意翻閱,徒耗光陰,毫無一得。閱書時見有切②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若能分門別類,集成巨冊,則作文時可作材料,利益無窮也。
[乙]讀書宜勤懇勿懈,看書宜細心有恒?,F看《史記》,頗切實用,每日規定看十頁,必須自首之尾,逐句看下,有緊要處,摘錄讀書日記簿。有費解③處,另紙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記》,明年更換他書。惟無益之小說與彈詞④,不宜寓目⑤。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均節選自《鄭板橋家書·濰縣署中諭麟兒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時文:時下流行的文體。多指科舉應試之文。②切:切合。③費解:不好理解。
④彈詞:一種把故事編成韻語,有白有曲,以弦索樂器伴唱的說唱文學。⑤寓目:過目,觀看。高學教育。⑥這是鄭板橋在濰縣官署中寫給兒子的家書。諭,告訴、使人知道,瞬兒,鄭板橋之子。
10.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3 分)【 】
A.茍堪勵志勤讀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
B.無裨實益 必能裨.補缺漏(《出師表》)
C.凡經史子集,皆宜涉獵.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
D.若能分門別類 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11.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 2 分,共 4 分)
(1)閱書時見有切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
(2)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12.從選文中你學到了哪些讀書的方法?請列舉其中的三種。(3 分)
13.選文中鄭板橋多次使用“宜”字,你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3 分)
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4~18題。(14分)
遠行的童年記憶
?、儆质躯溊朔瓭L時,這些金色的麥田,麥客撞開了我漸行漸遠的童年記憶的大門。
②天剛剛有些微弱的無亮,那些頭頂草帽、手持鐮刀,挑著簡單行囊的麥客便候鳥似地穿梭在鄉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聲帶著一路風塵,隨著麥香的氣息驚擾了鄉村的美夢。天大亮時,村子中心的磨盤前已聚集了好多麥客。男人頭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條毛巾。他們衣著簡樸,操著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隨,看起來都很壯實。有雇主過來了,他們便簇擁上前,談好價錢的人跟著去了,剩下的人則繼續等待。
③村子地處川道。家家戶戶都有七八畝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畝。一晌太陽兩陣風,麥子瞬間成熟。若不及時收割,一場風雨就有可能讓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戶戶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齊上陣,忙不過來的人家便去請麥客。父親在煤礦上工作,不能回來,奶奶便張羅著叫麥客幫忙。經過一番比較,特會算計的奶奶相中了一對夫婦,每畝價格比別人少兩元錢。奶奶說,女人割麥沒有男人快,可是心細,兩畝地少四元錢。劃算。
④母親把夫要倆帶到地頭,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熱,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褲腿,全副武裝,拱著腰,低著頭。飛快地揮舞著鐮刀。男人在前邊開道,割邊做捆蠅;女人緊跟其后,邊割邊捆。隨著有節奏的唰唰聲響,麥子便一排摔倒在腳踝前,用腳一勾、鐮一挾,便成一抱麥子,三纏兩繞后干凈利索地綁出一個半人高的大麥捆來。躲在地頭樹下乘涼
的我,只能看到兩個貓著腰的背影在麥田掘土機似地前進。在他們身后,濕氣尚未散盡的斷鮮麥茬如海岸線般不斷延長。田野里沒有一絲風,太陽越來越高。刺眼的陽光如麥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難受。蟬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兒乘涼去了。雖然他們一個戴著草帽,一個頭頂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卻濕透了一層又一層,割麥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
?、菽棠填嵵∧_到地里送水來了。看著地里麥薦很低,麥穗給得干凈,奶奶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招呼他們到地頭吃饃喝水。當男人搖著草帽扇風,女人扯下頭上的毛巾擦汗時,我發現。原本眉清目秀的兩個人,此時臉上黑一道兒白一溜兒,衣服上也爬滿了麥芒和灰塵。
⑥一肆子,你家的麥穗又大又長,顆粒飽滿,估計畝產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話讓奶奶眉開眼笑。
?、摺岸际抢咸鞝攷兔?,風調而順,麥子才長得這么好。奶奶說。
⑧女人順著媽奶的話去。說:“這么大的地,這么好的麥子,夠你們家吃幾年呢。可比我們山里強多了。
⑨原來男人和女人來自深山人家。山大溝深地薄、田地少,多種玉術少有麥子。每到收麥時,他們便出山當麥客維持生計。
⑩午飯,奶奶給做的涼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飯,麥客夫妻倆繼續割麥。中午的太陽最毒、但麥稈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麥海在麥客揮舞的鐮刀下不斷地后退著。臨近黃昏,整整兩畝麥子金被割完,
?夜風掃去了一天的燥熱,滿天星斗點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盤旁。結算完工錢的麥客們聚集于此休息。男人們袒著曬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鐮刀,有的吸旱煙,有的倚靠著麥秸堆打起響亮的鼾聲來。女人們又恢復了愛熱鬧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語地拉起了家常。很快,這些技術過硬、勤勞肯干的麥客又要追著麥子成熟的氣息,開走在一個又一個鄉村。
?當現代機城碾碎麥客的足跡,當鐮刀成為陳列在展館的紀念物時,有多少人還能記得麥客這個行當?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麥客記憶。也已經蒙滿灰塵,遠行四十年了。
14.請簡要概括這對麥客夫婦的人物形象。(3分)
15.請簡要分析選文第④段中加線句子的表達作用。(3分
16.選文第⑧段的對話,表現了“女人”怎樣的情感? (2分)
17.選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8. 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
四、閱讀下面文字,回答 19~21題。(9 分)
略談文章的結尾
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這么一種經驗:找到適當的結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處適合的休息場所,在這 里他可以安心歇腳,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進程。若是找不到適當的結尾而勉強作結,就像行路的人歇腳在日曬風吹的路旁,總覺得不是個妥當的地方。至于這所謂“找”,當然要在計劃全篇的時候做,結尾和開頭和中部都得在動筆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臨時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騎瞎馬的危險。
②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是真個完了。要文字雖完了而意義還沒有盡,使讀者好像嚼橄欖, 已經咽了下去而嘴里還有余味,又好像聽音樂,已經到了末拍而耳朵里還有余音,那次啊是最好的結尾。歸有光 《項脊軒志》的補記既已敘述了他的妻子與項脊軒的因緣,又說了修葺該軒的事,末了說:“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個結尾很好。驟然看去,也只是記敘庭中那株枇杷樹罷了,但是仔細吟味起來,這里頭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對亡妻的追憶,雖則不過一句話,可是含蓄的意義根多,所謂“余味”“余音”就指這樣的情形而言。
③結尾有回顧開頭的一式,往往使讀者起一種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重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坐定下來,得以轉過頭去溫習一番剛才經歷的山水一般。極端的例子是開頭用的什么話結尾也用同樣的話,如林嗣環的《口技》,開頭說:“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苯Y尾說:“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鼻昂笸谩耙蛔?、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用設備的簡單冷落反村口技表演的繁雜熱鬧,使人讀罷了還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寫到“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雖沒有什么不通,然而總覺得這樣還不是結束呢。 (選自夏丏尊 葉圣陶《文章講話》,有改動)
19.結合語境,說說選文第①段中“盲人騎瞎馬”是指什么。(3 分)
20.選文第③段舉林嗣環《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分)
21.選文提出了最好的結尾要有“余味”“余音”。請從下面提供的兩篇課文結尾中任選其一,簡要分析其“余 味”“余音”。(3 分)
[甲]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紫藤蘿瀑布》)
[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五、名著(22-25共10分)
22、《水滸傳》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小說家。是中國第一部歌頌__________的小說,表現了__________的主題。(4分)
23、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__________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語言上,小說采用 ______,所以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2分)
24、在《水滸傳》中,綽號為“智多星”的人是吳用,也被稱為"賽諸葛"。他與一伙好漢在"黃岡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1分)
25、請用簡練的語言說出《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們性格上的共同特征?(3分)
六、作文(50)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起舞,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是追求,是奮進,是拼搏……只有起舞,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請以“起舞的日子”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一、(1---9,共24分)
1.在下列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句子。(每空2分,共16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有異曲同工之妙。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4)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表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5)李白的詩里有一種豪邁之氣。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壯觀的物象,如大鵬、滄海、長風、雪山等,構成了雄奇壯偉的詩歌意象。這段文字中,加下劃線的詞語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__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strong>
2、給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根據注音寫出相應的詞語。(每小題2分,共8分)
(6)愿我們的友誼( yǒu yì) 地久天長。
(7)用解剖(jiěpōu )麻雀的辦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8)樹皮在寒風中( chéng xiàn) (呈現)出紫紅色
(9)宇宙中還有太多的 (aomi) (奧秘 )等待我們去探索。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 題。(13 分)
[甲]茍堪勵志勤讀、自能循序漸進,惟單讀時文①,無裨實益,宜加以看書功夫,凡經史子集,結義涉獵,但須看全一種,再易他種,切不可東抓西拉,任意翻閱,徒耗光陰,毫無一得。閱書時見有切②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若能分門別類,集成巨冊,則作文時可作材料,利益無窮也。
[乙]讀書宜勤懇勿懈,看書宜細心有恒?,F看《史記》,頗切實用,每日規定看十頁,必須自首之尾,逐句看下,有緊要處,摘錄讀書日記簿。有費解③處,另紙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記》,明年更換他書。惟無益之小說與彈詞④,不宜寓目⑤。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均節選自《鄭板橋家書·濰縣署中諭麟兒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時文:時下流行的文體。多指科舉應試之文。②切:切合。③費解:不好理解。④彈詞:一種把故事編成韻語,有白有曲,以弦索樂器伴唱的說唱文學。
⑤寓目:過目,觀看。高學教育。 ⑥這是鄭板橋在濰縣官署中寫給兒子
的家書。諭,告訴、使人知道,瞬兒,鄭板橋之子。
10.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3 分)【 】
A.茍堪勵志勤讀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
B.無裨實益 必能裨.補缺漏(《出師表》)
C.凡經史子集,皆宜涉獵.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
D.若能分門別類 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D 點撥:A 選項均為“如果”;B 選項均為“增加”;C 選項均為“粗略地閱讀”;D 選項的
“若能分門別類”的“若”為“如果”,“皆若空游無所依”的“若”為“好像”。
11.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 2 分,共 4 分)
(1)閱書時見有切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
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實用的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
(2)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看這些東西,非但徒勞沒有什么益處,而且還有害處啊。
12.從選文中你學到了哪些讀書的方法?請列舉其中的三種(3 分)
各種書籍都應當閱讀;一種書籍讀透徹,再更換其他種類;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實用的 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
看書要從頭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別關鍵的地方,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外拿 紙摘錄出來,及時求教。(任舉三點即可)
13選文中鄭板橋多次使用“宜”字,你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3 分)我從中感受到了鄭板橋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語氣懇切,飽含期望。
【參考譯文】如果確實立志勤讀,自然能夠循序漸進,只是如果僅僅讀時下流行的文體,不能增加什 么實在的益處,應當提升自己看書的功夫,凡是經史子集都應當有所粗略地閱讀、瀏覽。只是需要看全其中的一種,再更換其他的種類,切不可東抓西拉,隨意翻看白白浪費時光,沒有任何收獲,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實用的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如果能夠分門別類積累成厚重的冊子,那么寫文章的時候可以作為材料,收獲無窮??!
讀書應當勤懇,不要懈怠,看書應當仔細,有恒心,現在看《史記》特別契合實際,用每天規定自己看十頁,必須從頭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別關鍵的地方,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有不好理解的地
方,另外拿紙摘錄出來,向先生求解,今年如果能看完史記,明年再換別的書。只是沒有什么益處的小說和彈詞,不應當過目,看這些東西,非但徒勞沒有什么益處,而且還有害處啊.
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4~18題。(14分)
遠行的童年記憶
?、儆质躯溊朔瓭L時,這些金色的麥田,麥客撞開了我漸行漸遠的童年記憶的大門。
②天剛剛有些微弱的無亮,那些頭頂草帽、手持鐮刀,挑著簡單行囊的麥客便候鳥似地穿梭在鄉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聲帶著一路風塵,隨著麥香的氣息驚擾了鄉村的美夢。天大亮時,村子中心的磨盤前已聚集了好多麥客。男人頭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條毛巾。他們衣著簡樸,操著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隨,看起來都很壯實。有雇主過來了,他們便簇擁上前,談好價錢的人跟著去了,剩下的人則繼續等待。
③村子地處川道。家家戶戶都有七八畝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畝。一晌太陽兩陣風,麥子瞬間成熟。若不及時收割,一場風雨就有可能讓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戶戶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齊上陣,忙不過來的人家便去請麥客。父親在煤礦上工作,不能回來,奶奶便張羅著叫麥客幫忙。經過一番比較,特會算計的奶奶相中了一對夫婦,每畝價格比別人少兩元錢。奶奶說,女人割麥沒有男人快,可是心細,兩畝地少四元錢。劃算。
④母親把夫要倆帶到地頭,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熱,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褲腿,全副武裝,拱著腰,低著頭。飛快地揮舞著鐮刀。男人在前邊開道,割邊做捆蠅;女人緊跟其后,邊割邊捆。隨著有節奏的唰唰聲響,麥子便一排摔倒在腳踝前,用腳一勾、鐮一挾,便成一抱麥子,三纏兩繞后干凈利索地綁出一個半人高的大麥捆來。躲在地頭樹下乘涼
的我,只能看到兩個貓著腰的背影在麥田掘土機似地前進。在他們身后,濕氣尚未散盡的斷鮮麥茬如海岸線般不斷延長。田野里沒有一絲風,太陽越來越高。刺眼的陽光如麥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難受。蟬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兒乘涼去了。雖然他們一個戴著草帽,一個頭頂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卻濕透了一層又一層,割麥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
?、菽棠填嵵∧_到地里送水來了。看著地里麥薦很低,麥穗給得干凈,奶奶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招呼他們到地頭吃饃喝水。當男人搖著草帽扇風,女人扯下頭上的毛巾擦汗時,我發現。原本眉清目秀的兩個人,此時臉上黑一道兒白一溜兒,衣服上也爬滿了麥芒和灰塵。
⑥一肆子,你家的麥穗又大又長,顆粒飽滿,估計畝產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話讓奶奶眉開眼笑。
?、摺岸际抢咸鞝攷兔?,風調而順,麥子才長得這么好。奶奶說。
⑧女人順著媽奶的話去。說:“這么大的地,這么好的麥子,夠你們家吃幾年呢??杀任覀兩嚼飶姸嗔?。
⑨原來男人和女人來自深山人家。山大溝深地薄、田地少,多種玉術少有麥子。每到收麥時,他們便出山當麥客維持生計。
⑩午飯,奶奶給做的涼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飯,麥客夫妻倆繼續割麥。中午的太陽最毒、但麥稈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麥海在麥客揮舞的鐮刀下不斷地后退著。臨近黃昏,整整兩畝麥子金被割完,
?夜風掃去了一天的燥熱,滿天星斗點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盤旁。結算完工錢的麥客們聚集于此休息。男人們袒著曬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鐮刀,有的吸旱煙,有的倚靠著麥秸堆打起響亮的鼾聲來。女人們又恢復了愛熱鬧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語地拉起了家常。很快,這些技術過硬、勤勞肯干的麥客又要追著麥子成熟的氣息,開走在一個又一個鄉村。
?當現代機城碾碎麥客的足跡,當鐮刀成為陳列在展館的紀念物時,有多少人還能記得麥客這個行當?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麥客記憶。也已經蒙滿灰塵,遠行四十年了。
14.請簡要概括這對麥客夫婦的人物形象。(3分)
答案:麥客夫妻勤勞樸實、踏實肯干、配合默契、任勞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奮斗
15.請簡要分析選文第④段中加線句子的表達作用。(3分)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對自然環境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句中將刺眼的陽光比喻成扎人的麥芒,又寫田野里不見一絲風,寫出了酷熱難耐的夏季天氣,更表現了麥客夫妻的割麥的艱苦,同時也表現了麥客們的吃苦耐勞以及勤勞樸實?! ?/strong>
16.選文第⑧段的對話,表現了“女人”怎樣的情感? (2分)
“女人”說“這么大的地,這么好的麥子,夠你們家吃幾年呢”,表現了莊稼人最淳樸的感情,就是希望通過踏踏實實的勞動獲得糧食,養活一家老小;“可比我們山里強多了”表現了女人對能種大片麥田的土地的贊揚。
17.選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插敘,補充交代了麥客夫妻來自深山的情況,解釋了他們外出當麥客的原因。
(2)承上啟下,承接上文麥客夫妻對奶奶家土地豐收的夸贊,引出下文麥客夫妻繼續割麥子的場景,推動了情節發展,呼應了開頭。
18. 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
贊揚了麥客們的勤勞樸實以及踏實肯干的美好品質。同時結尾又慨嘆現代機械碾碎了麥客的足跡,表達了作者對逐漸消失的傳統行業的惋惜之情。
四、閱讀下面文字,回答 19~21題。(9 分)
略談文章的結尾
①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這么一種經驗:找到適當的結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處適合的休息場所,在這 里他可以安心歇腳,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進程。若是找不到適當的結尾而勉強作結,就像行路的人歇腳在日曬風吹的路旁,總覺得不是個妥當的地方。至于這所謂“找”,當然要在計劃全篇的時候做,結尾和開頭和中部都得在動筆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臨時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騎瞎馬的危險。
②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是真個完了。要文字雖完了而意義還沒有盡,使讀者好像嚼橄欖, 已經咽了下去而嘴里還有余味,又好像聽音樂,已經到了末拍而耳朵里還有余音,那次啊是最好的結尾。歸有光 《項脊軒志》的補記既已敘述了他的妻子與項脊軒的因緣,又說了修葺該軒的事,末了說:“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边@個結尾很好。驟然看去,也只是記敘庭中那株枇杷樹罷了,但是仔細吟味起來,這里頭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對亡妻的追憶,雖則不過一句話,可是含蓄的意義根多,所謂“余味”“余
音”就指這樣的情形而言。
③結尾有回顧開頭的一式,往往使讀者起一種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重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坐定下來,得以轉過頭去溫習一番剛才經歷的山水一般。極端的例子是開頭用的什么話結尾也用同樣的話,如林嗣環的《口技》,開頭說:“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結尾說:“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鼻昂笸谩耙蛔?、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用設備的簡單冷落反村口技表演的繁雜熱鬧,使人讀罷了還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寫到“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雖沒有什么不通,然而總覺得這樣還不是結束呢。 (選自夏丏尊 葉圣陶《文章講話》,有改動)
19. 結合語境,說說選文第①段中“盲人騎瞎馬”是指什么。(3 分)
“盲人騎瞎馬”的意思是作者沒有在計劃全篇的時候謀劃好結尾,而是寫到哪里就在那里結尾。
20. 選文第③段舉林嗣環《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分)
作為事實論據,用舉例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結尾有回顧開頭的一式,往往使讀者起一種快感”這一分論點,進而證明中心論點,增強說服力。
21.選文提出了最好的結尾要有“余味”“余音”。請從下面提供的兩篇課文結尾中任選其一,簡要分析其“余 味”“余音”。(3 分)
[甲]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紫藤蘿瀑布》)
我選【甲】。《紫藤蘿瀑布》結尾照應開頭,結構嚴謹;作者在欣賞了藤蘿花之后,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無止境,內心受 到了鼓舞,“加快了腳步”。讀著不禁要問,“加快腳步”去做什么呢?有“余味”和“余音”,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我選【乙】。以問句做結,引發讀者思考,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和回味的余地,言已盡而意無窮。
五、名著(22-25共10分)
22、《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說家。 是中國第一部歌頌__農民起義的小說,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4分)
23、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_鏈式_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語言上,小說采用 古白話_,所以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2分)
24、在《水滸傳》中,綽號為“智多星”的人是吳用,也被稱為"賽諸葛"。他與一伙好漢在"黃岡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智取生辰綱_。(1分)
25、請用簡練的語言說出《水滸傳》中英雄好漢們性格上的共同特征?(3分)
愛打抱不平,重友情,講義氣。
六、作文(50)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起舞,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是追求,是奮進,是拼搏……只有起舞,才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請以“起舞的日子”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136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