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蘇軾描寫西湖的名句(蘇軾怎么寫杭州記憶)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東坡先生一首《水調歌頭》,唱出了不少游子的中秋情節千年之后,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杭州各地準備了許多有意思的特色活動,讓市民和游客共度浪漫中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蘇軾描寫西湖的名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蘇軾描寫西湖的名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東坡先生一首《水調歌頭》,唱出了不少游子的中秋情節。千年之后,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杭州各地準備了許多有意思的特色活動,讓市民和游客共度浪漫中秋。
杭州風華,詩里錢塘。從隋唐名郡、吳越首府到南宋都城,這座被戲稱為“銷金鍋兒”的都城,開始走入文人筆下,從“日出江花紅勝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從山水相逢到市集綾羅,千年繁華給予了宋詞的淡妝濃抹。
錢江弄潮的勇兒,張燈結彩的元夕,嬌美多姿的吳姬……無數意象都在宋詞中化為永恒。從這個意義上講,詩詞中的杭州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歷史畫卷。
那么,這幅畫卷該如何讀懂它?日前,杭州市政協智庫專家司馬一民走進“智者面對面尚城社科直播間”,解讀詩詞里的杭州宋韻。
蘇軾如何寫杭州記憶
公元1071年,神宗皇帝正謀劃用大手筆的改革實現富國強兵,34歲的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在朝野失勢,決意出京來到杭州任職。
初到杭州時,蘇軾就覺得與這座城市有緣,他說“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游”。直到離杭后,他還對此依依不舍,念念不忘寫道“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幾年時間,這個四川人不僅愛上了這片江南水鄉,似乎在心靈深處還建立了更深的鏈接。2019年時,浙大團隊曾有研究,在蘇軾一生漂泊的軌跡中,杭州是他詩詞中最常提及的地方,有人也做過統計,蘇軾在杭州留下的詩詞超過320首。
站在望湖樓上,他酒醉微醺,望著窗外大雨,寫下“望湖樓下水如天”;坐在小船里,他夜游西湖,撥開無邊蒲草,寫下“荷花夜開風露香”;來到山門下,他偶然聽聞,好友徙居靈隱,寫下“兩濺春淙一靈鷲”。
他寫過杭州的連天美景,也寫過杭州的風土民情。在司馬一民看來,古代詩人們喜歡用詩詞紀事,無論是辦了一件事,還是到訪一個地方都會留下詩文。通過這些詩句,可以挖掘其中蘊含的杭州故事,展示杭州宋韻。
《治平帖卷》中東坡像
800年前的西湖哪里荷花最盛
從蘇軾說開去,宋代名家的詩詞里,都藏著不少秘密。
有沒有想過,南宋杭州哪里觀荷最佳,是曲院風荷,還是凈慈寺?
“賞荷達人”楊萬里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1185年,楊萬里受邀和老同學們泛舟繞孤山賞荷,已近耳順之年的他寫了一輩子荷花,卻還是按捺不住,一口氣寫下十首詠荷詩。
天色向晚,小船更向深處,魚龜從船側穿游,他們在荷花盛開的湖面流連,遠處采蓮的姑娘在夏風中身影綽約,蓮農們折下蓮花剝出蓮子,里面滿是露水的風味和月色的清香。
除去一段故事,楊萬里的詩里還透露出許多其他信息。“泛舟繞孤山賞荷花”,原來800多年前,在九里松和曲院風荷外,孤山四周也遍布荷花,芳香四溢;“芙蕖香里葛頭巾”,寫出了西湖船娘們采蓮時的經典裝束;“旋折荷花剝蓮子”,則描寫的是游客們買蓮子嘗鮮的“杭兒風”場景。
司馬一民說,通過解讀這些詩詞,我們可以看到“多維度”的內容。對于現代人來說,要體會宋韻,讀兩宋正史難免失于乏味,遠不如詩詞中反映的社會生活、個人情感來得生動有趣。
西湖荷花
古詩詞里還藏著哪些時代秘密
從詩句中,也能窺探屬于那個時代的痕跡。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林逋是知名隱士,但這兩位有什么交集呢?1026年,38歲的范仲淹出任興化知縣,在任上他第一次拜訪長他20多歲的林逋,把這個曾經遍游江南的處士稱為“山中宰相”。后來兩人詩文來往,互為勉勵,成了忘年之交。直到晚年,范仲淹移任杭州知州,還特意去孤山拜祭去世多年的林逋。
原本不見于史籍的一段交集,通過詩句才能發現,這兩位名人也曾有過一段深交。
詩詞也能看出人的心態變化。李清照生活兩宋之際,從與趙明誠琴瑟和鳴,到丈夫身故后國破家亡的凄涼晚景,詩人面對同樣景物,心情卻完全不同。李清照早年曾寫過一首《鷓鴣天·桂花》,把淡黃淺香的桂花譽為“花中第一流”;但晚年病痛纏身,桂花卻成了病床前的無聊慰藉。
在司馬一民眼中,宋代詩詞中到處能尋見杭州舊影。無論是南宋時的元宵燈會,錢塘江上的大潮奇觀,還是孤山上的古寺舊跡,都可以瞥見鴻爪雪泥。
從蘇軾、范仲淹到楊萬里、李清照,杭州安放了不少宋代詩人的藝術靈魂,也點亮了無數文人墨客的筆下光輝。這些詩句匯成一起,也為杭州這座歷史名城,點綴出獨特的韻律。
由古詩詞切入,司馬一民認為,詩詞中有景、有情、有跡。只有從景中找詩、從詩中見景,于細微處見真章,才能在此中體會到杭州的故事與詩人的趣聞,也能夠引領大家追溯更加有聲有色的宋式生活與文人風骨。
智者面對面①不止于杭州鳳凰山麓的九里皇城,宋韻文化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智者面對面②上得廟堂下得市井,宋韻文化怎么做到雅俗共賞
智者面對面③虛無縹緲的“宋韻”文化,怎樣才能看得見摸得著
智者面對面④宋代文人眼中的宋韻是什么?
智者面對面⑤山水入畫來,宋畫里的宋韻究竟在哪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125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