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參考答案第一單元,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
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1、《北京的春節》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用充滿京味的樸實無華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再現了北京人過春節的熱鬧、隆重、溫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過年高興的心情。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2、《臘八粥》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點寫了八兒等待母親熬粥的情景, 通過八兒和母親的對話,表現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時的滿足。字里行間展現出作者對于普通百姓的無比熱愛,對于庭親情的無比眷戀。
3、《寒食》詩的前兩句寫寒食節長安城的白天之景,后兩句寫入夜時分宮廷寒食節的景象,諷刺了封建統治者濫用特權現象。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描述了牛郎與織女被銀河隔斷而不能相見的民間故事。詩中充滿了濃厚的浪漫氣息,表現了思婦對游子的思念之情,抒發了人間別離之苦。
《十五夜望月》這首詩前兩句寫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兩句寫望月懷人的心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表達了詩人中秋望月而思念親人的情感。
4、《藏戲》這篇文章作者用生動傳神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藏戲的形成過程和其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藏戲獨特的魅力以及藏戲帶給人們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藝術享受。表現了藏戲強烈、鮮明的民族特點。
第二單元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本文內容由“梗概”和“節選”組成。
“梗概”按照時間順序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羊種麥”等情節。
“節選”寫的是魯濱遜來到荒島的生活情況和面對現實的思索。這兩部分表現了魯濱遜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不怕困難、機智堅強、樂觀向上、充滿智慧的特點。
6、《騎鵝旅行記(節選)》課文主要寫了喜歡虐待動物的小男孩尼爾斯被小狐仙變成大拇指般大小后受盡動物們的嘲笑、恐嚇和追逐。后來,尼爾斯被雄鵝帶到了天上,開始了騎鵝旅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曾經喜歡虐待動物、喜歡搞惡作劇的男孩的形象。
7、《湯姆?索亞歷險記》由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梗概圍繞“歷險”,介紹了主人公湯姆的五次歷險過程;精彩片段講述了湯姆和貝琪從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湯姆?索亞這個“頑童”形象,讓我們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單元
8、《匆匆》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提醒我們: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虛度光陰。
9、《那個星期天》這篇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盼著母親兌現在星期天帶他出去玩的承諾,表現了小男孩由開始時的興奮期待,到后來由于母親的一拖再拖而產生的焦急無奈,到最后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也表現了母親的無奈以及對孩子的愛。
第四單元
10、《古詩三首》
《馬詩》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石灰吟》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11、《十六年前的回憶》本文記敘了“我”的父親李大釗在形勢和處境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堅持黨的工作,被捕時處變不驚,在法庭上鎮定、沉著,被害后全家人無比悲痛的情形,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精神,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12、《為人民服務》一文是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做的演講,開始就提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然后結合實際,從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正確對待批評和搞好團結三個方面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敵人。
13、《金色的魚鉤》作者滿懷深情地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表現了紅軍戰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第五單元
14、《文言文兩則》
《學弈》一文寫了全國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結果兩個人一個學的好,一個學的不好。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該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圍繞太陽什么時候離人近的問題,兩個小兒爭持不下,連孔子也無法裁決的故事,表現了兩個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的精神和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
15、《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課文通過紫羅蘭的變色、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的轉動著三個現象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的道理。
16、《表里的生物》本文講述了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的故事。表現了童年的“我”是個天真無邪、善于觀察和思考,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
17、《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本文通過描述2155年孩子在家上課,機器當老師,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測驗,媽媽在家監督孩子學習的事,并通過對比兩個時代學習方式的差異。表現了瑪琪對“未來學校”的厭惡和對老式學校的向住。流露出作者對于教育、學習等問題的獨特思考,啟發我們在發展現代教育的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健康。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