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電子教材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園春·長沙》《清平樂·蔣桂戰爭》《采桑子·重陽》《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沁園春·雪》《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水調歌頭·游泳》《卜算子·詠梅》等。
二、故事背景
白求恩(1889-1939),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胸外科醫師。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支援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于1938年春上到達延安,不久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他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白求恩逝世一個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澤東同志寫下了《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
三、理解詞義
派遣:以賦予或給予正式證件或授權的證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動機: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
狹隘:心胸、氣量、見識等不寬廣。
極端:事物發展所達頂點。
熱忱:熱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靜而凄涼。
純粹:不摻雜其它成分的;無摻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異質物質的。
佩服:對某人或某事發自內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見解獨到不同凡人,或技藝高超。
鄙薄:鄙視菲薄,輕視。
出路:能夠向前發展的途徑;擺脫逆境的門路,前途。
拈輕怕重:指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麻木不仁:本義是肢體麻木,沒有感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這里指缺乏熱情,對集體和人民的利益不關心。
精益求精:好了還求更好。
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指不安心工作,事業心不強。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簡述白求恩來中國的經歷,贊揚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第②段):贊揚白求恩同志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③段):贊揚白求恩同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④段):表達對白求恩的 悼念之情,再次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問題歸納
1.文章開頭從介紹白求恩的生平事跡有什么作用?
首先,這篇議論文是為紀念白求恩而寫,當時白求恩同志在晉察冀敵后根據地和游擊區工作,很多人還不知道他,所以有必要先作介紹;其次,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交代白求恩來華幫助中國抗日的經過,可以使下文的議論有堅實的依據,增強說理的效果;再次,由簡介主要事跡引發下文的議論,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認識規律,使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第二段中兩個“極端”有什么好處?
兩個“極端”強調了白求恩對工作的負責和 對同志對人民的熱忱達到了極點,加深了人們對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認識,表明了作者對這種精神的高度贊揚。
3.第二段主要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對比論證,將白求恩同志與“不少的人”相 比較。這樣一比較,一正一反,褒貶分明,批評中肯。通過對比,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顯得更加突出,強調了學習白求恩的現實意義和迫切性。
4.句中“每一個”“一定”這兩個詞有何表達效果?
這兩個限制詞用得十分精當。“每一個”在句中概括“共產黨”的全體,表示無一例外;“一定”跟“要”連用,表示決心,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這兩個詞語氣極為堅定,強調了向白求恩同志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 有。”句中的“只”“僅”兩個字,有什么作用?
這兩個詞表達了作者無限的惋惜和悲痛之情。
6.文章結尾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從人格、品質、修養、志趣、人生意義五個方面強調向白求恩學習的意義。運用排比增強了語言的氣勢,使贊頌的感情顯得熱情洋溢,同時也避免句子過于冗長,以此結尾,更加有力。
六、課文主題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來華幫助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經歷,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并號召全黨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教材課后習題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圖文解讀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92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