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簡筆畫卡通老人怎么畫(妙筆畫人物慈祥的老人)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好詞任你選
安然 安詳 白發 白眉 斑白 保守 蒼白 蒼老 操心
孱弱 淳樸 慈眉 慈祥 粗糙 大方 呆滯 耳背 風趣
富態 干裂 弓身 古稀 關切 憨厚 和藹 紅潤 花白
花甲 懷念 回憶 渾濁 激動 假牙 金牙 開朗 開明
可親 枯瘦 寬厚 嘮叨 老繭 老氣 麻木 念叨 蹣跚
樸素 憔悴 親切 勤快 熱忱 熱情 熱心 仁慈 沙啞
善良 壽眉 率直 俗氣 禿頂 欣慰 虛弱 銀鬢 銀發
硬朗 憂郁 悠然 整潔 正直 皺紋
八字胡 顫巍巍 長壽眉 老花眼 樂陶陶 山羊胡 禿腦門
笑呵呵 魚尾紋
唉聲嘆氣 暗淡無光 飽經風霜 不茍言笑 布滿血絲
步履維艱 步履穩健 長吁短嘆 慈眉善目 粗手大腳
粗枝大葉 低沉抑郁 多愁善感 踱來踱去 和顏悅色
鶴發童顏 健康長壽 結結實實 精明能干 精神矍鑠
溘然長逝 苦口婆心 老當益壯 老驥伏櫪 老態龍鐘
老眼昏花 老有所樂 老有所養 樂觀豁達 樂善好施
臉色蒼白 踉踉蹌蹌 兩鬢蒼蒼 滿面紅光 慢條斯理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眉頭緊鎖 面容清瘦 其樂融融
勤儉持家 容光煥發 善良溫和 身體硬朗 神采奕奕
神態安詳 聲如洪鐘 手腳麻利 壽比南山 雙目炯炯
天倫之樂 喜上眉梢 細嚼慢咽 心急火燎 心寬體胖
心直口快 悠然自得 語重心長 正直善良 知足常樂
外 貌
好句晶晶亮
爺爺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好像用紅銅鑄成的,寬寬的額角上,深深地刻著幾道顯示堅強意志的皺紋。
爺爺長方臉,臉上布滿了皺紋,橫一道豎一道的,灰白的眉毛下一雙不大不小的眼睛炯炯有神。
隨著歲月的推移,爺爺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明顯了,就像又黃又老的苦瓜的紋路。

花白的胡須,淺淺的皺紋,還有那一雙永遠笑瞇瞇的眼睛,都讓人覺得爺爺是位和藹可親的老人。
爺爺瘦巴巴的身架,一臉皺紋,頭頂上灰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
爺爺光著脊背,黑瘦的身體上劃滿了干巴巴的肉道,像古樹身上的年輪,肋骨突出的地方有幾點老人才有的黑斑。
外公光禿禿的腦袋上沒有幾根頭發,頭頂亮光光的,好像是在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外公的白胡須在胸前飄動,像一縷縷的雪花在飛舞。
外公天天堅持鍛煉,雖然已經年逾古稀,卻仍是鶴發童顏,神采奕奕。
外公中等個頭,額上刻了幾條皺紋,兩鬢有幾縷銀絲,淡淡的睫毛下面嵌著一雙大眼睛,說話時慢條斯理的。
姥爺那瘦削的臉上,只有一雙眼睛還有神采,像一泓清溪蓄下的兩汪深潭,蘊藏著內在的活力。
奶奶的頭發是自然卷曲的,看上去真美,慈祥的眼睛總是笑瞇瞇的,說起話來很溫柔。
歲月的坎坷使奶奶過早地衰老,稀疏的頭發已經花白,就像被霜染過似的。
奶奶一頭稀疏的銀發白得透亮,像玻璃絲一樣。
奶奶的頭發不知在什么時候變成了灰白色,皺紋像一張織得密密的網蒙上了她的面龐。
奶奶的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在那爬滿皺紋的臉上,刻畫出歲月的艱辛和滄桑。
我的外婆矮矮的個子,平時總愛穿一件深藍色的衣服,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外婆的臉長長的,額上布滿了一道道很深的皺紋,兩只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中。
我的外婆70多歲了,滿頭銀發,慈祥的面龐上布滿縱橫的核桃殼一般的皺紋,笑起來滿臉褶子。
奶奶愛笑,一笑就合不攏嘴,這時,你可以看見她嘴里只剩下幾個“衛兵”——門牙。
你看,外公走起路來腰板直,腳步快,如果看他的背影,誰也想不到他是一位老人。
爺爺的牙齒就像掉了齒的梳子,殘缺不全。
奶奶的牙不好,吃東西時,她那兩片平癟嘴唇老是一癟一癟地動著。
外婆的手是那么蒼老,手上布滿皺紋,顯得暗淡無光,一根根青筋凸起,結滿老繭的手上還有一些小而圓的坑。
我的爺爺有一雙堅硬、有力、耐磨的腳。
爺爺長著一副古銅色的面孔,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胡須。
好段連連看
爺爺的雙手,是普通莊稼人的雙手,勞動使得它們粗糙起繭,堅實有力。可是,誰想得到,當他放下鋤頭,拿起小剪子來時,卻是這樣靈巧。他只是那么粗粗地剪幾下,獨創性的圖案,粗獷的風格,細致的線條,結合得那樣美妙,怎能不使人驚訝?
我的爺爺有一米七三的個子,黑黑的臉上刻滿皺紋。他有著一雙慈祥的眼睛,一對大耳朵,很有福相。他天天穿著中山裝,頭上戴著一頂土氣的帽子,這就是我的“土老帽”爺爺。有人可能要問,為什么叫爺爺“土老帽”? 那就讓我告訴你吧:我爺爺出身貧苦,一直住在農村,顯得很土氣,所以我稱他做“土老帽”爺爺。
爺爺今年69歲,看上去格外慈祥。他總是樂呵呵的,臉上的皺紋就像菊花的花瓣。爺爺走路時總喜歡把雙手背在后面,那模樣真像個“領導”在視察工作。
爺爺是一位年過六旬的白發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顴骨上架著一副老花鏡,堆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爺爺從十幾歲起,就開始修鞋。他長年累月地干活,左手的大拇指已經彎曲變形了。
外公退休已有兩年了,瘦巴巴的身架,一臉的魚尾紋。頭頂上灰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笑起來下巴頦兒高高地翹起,因為嘴里沒有幾顆牙了,嘴唇深深地癟了進去。
年過七旬的爺爺正在舞劍。他須發皆白,眼角和嘴的兩邊均勻地伸展出幾條深深的皺紋,但滿面紅光。他背不駝,眼不花,真有一副武當劍手的架勢。
這是一雙飽經風霜的手,手背上布滿了皺紋,手掌中長滿了厚厚的老繭,骨節變得腫大,手指都已經伸不直了,指甲沒有光澤,里面經常嵌滿了泥土。這雙丑陋的手,是我奶奶的手。這雙手為我炒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為我密密地縫補衣服,為我仔細地梳理小辮……
爺爺年過六旬,中等偏上身材,滿頭銀絲,年紀大了,有一點弓腰駝背,但還是腰圓膀寬。爺爺平時很愛喝酒,每天都要喝上一斤多。爺爺還喜歡下棋,每次一看到有人下棋,他就被吸引過去。不過,我最喜歡他寫毛筆字時的樣子,他寫起毛筆字來全神貫注,廢寢忘食。
我的姥姥,同許多普通的北方姥姥一樣,一頭銀灰色的頭發總是梳理得整整齊齊,額上布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姥姥總是佝僂著腰,似乎是挺不起來。一雙關節粗大的手像是老樹枝一樣,也是永遠伸不直。

姥姥70多歲了,滿頭銀絲,一口牙排列整齊,一個都不缺。姥姥腦子里裝滿了故事,我們都叫她“故事婆婆”。
我的外公已年過五旬,一道道皺紋爬上了他的額頭,兩鬢也染上了白霜。但是他那烏黑發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龐上,顯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著一身褪了色的郵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郵遞員。
我的姥爺是一位普通的骨科醫生,他個子不高,頭發花白,還有點駝背。在茫茫人海中,這個其貌不揚的小老頭絲毫不會引人注意,但是他卻以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博得了人們的尊敬。
語 言
好句晶晶亮
爺爺總是說:“這叫自力更生,再說常回家是件好事,看看老家的山,看看家鄉的人,還參加了勞動,不是一舉三得嗎?”
爺爺躺在搖椅上,一邊扇著蒲扇,一邊嘀咕著:“唉,今年的夏天怎么這么熱啊,連知了都熱得叫不出聲了。”
爺爺驚訝地說:“喔,這玩意兒不但有聲音,里面還有人呢。現在可好了,我可以在家里看電影了!”
爺爺笑著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會更深刻地體會到重陽登高的含義……”
爺爺接過來一看,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說:“咱們的小經真了不起。”
外公停了停,指著北方的天空說:“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散席了,外公把我叫到跟前說:“你還記得《鋤禾》那首詩嗎?”
外公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秋天到了,樹葉都要掉的。等明年春天一到,它又會長出許多新的綠葉子。要不這樣,它就會長不大的。”
爺爺笑得合不攏嘴,說:“你真像一個小馴獸師,手里的風箏就像馬戲團的動物,在給我表演呢!”
爺爺撫摸著我的頭說:“小英,錢是好東西,但是人格更值錢,不能只盯著錢而丟了人格啊!”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說:“你真是我的乖孫女,幫奶奶打掃屋子啊。你長大了,不過奶奶老嘍。”
奶奶一本正經地說:“講價,是為了少花錢。他樂意賣,我樂意買,雙方情愿。他不能賺黑心錢,那樣良心上過意不去。”
奶奶清了清嗓子,然后隨著音樂,自信地唱起歌來:“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等著你回來看那桃花開……”
奶奶站在水里,滿臉憤怒地說:“玩什么不好,偏玩水龍頭!”
奶奶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說:“好,我的好孫子,你能有這份心意,奶奶就知足了。”
奶奶嘆了口氣:“唉,這該死的沙塵暴,今年咋就沒完沒了呢?”
外婆當了一輩子的語文教師,普通話說得婉轉動聽。
外婆耍賴地問:“梅梅,你嚷著要我帶你去商場,要買什么?告訴外婆,要不,我就不陪你去了!”
姥姥拉著我的手,嘮叨道:“天還亮著呢,別著急開燈,孫呀,一點不知道省電。”
姥姥感激地說:“真是,該怎么謝你們才好呢?你們可真幫了我一個大忙喲!”
外婆生氣地說:“這死老頭子,也不早告訴我,不行,回頭找他算賬。”
外婆急忙把沾滿土灰的手往圍裙上一抹,嘴里直說:“來了,來了,你們趕緊吃,甭耽擱。”
好段連連看
“同志,這是你賣給我的一把壺……”“怎么,換壺? 看墻上寫的!”那人無精打采地指著墻上說。爺爺朝墻上瞄了一眼,那上面一張紅紙赫然寫著:商品售出,概不退換。“其實,我不是來換壺的。這壺里有兩百多塊錢……”爺爺話音沒落,那人就猛地站起來,轉出柜臺,雙手抓住爺爺的手:“老大爺,您可幫了我的大忙了……從昨天起我一直急得吃不香,睡不踏實……”
這時,爺爺又來到我的身旁,慈愛地說:“唉,不知者無罪,別像個小皮球似的,吃飯去吧!”我聽著他那溫和而又風趣的話語,深深感到自己錯了,就說:“爺爺,我知道錯了。”
外公嚴厲地說:“我不是反對你讀課外書。課外閱讀能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對學習有益,這些我都知道。可你的做法也太過分了,白天看,晚上也看,這樣下去,不把功課都耽誤掉才怪呢!”
姥爺認真地說:“這有啥! 我每天來來去去拉的都是外國人,咱多少也得會兩句外語。我可不愿意總在外國人面前當啞巴,咱們要讓外國人對咱中國人刮目相看才行!”
要想上網聊天,首先要會打字。奶奶說:“我哪會那玩意兒啊!”我說:“那就沒辦法了。”奶奶問道:“真的沒其他辦法了嗎?”我說:“那當然,你不會打字,怎么和別人交談?”奶奶故意生氣道:“你小子別想騙我,前天你不是說只需說話或用手寫就能輸入漢字嗎?”“我的天哪……”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奶奶對IT時代新生事物的關注超出了我的想象。
有一天,奶奶又做了面條,我又向爺爺要錢去喝胡辣湯。奶奶生氣地說:“做好的白面條你不吃,偏偏要錢去喝胡辣湯,看把你慣成啥樣,真是餓得輕。”我也生氣地頂了一句:“就是想喝胡辣湯,你管不著!”奶奶氣呼呼地說:“好,我管不著,你走,以后別再回來了!”從那以后,我真的好幾天都沒再去奶奶家,我嫌奶奶太小氣,太“摳”。
奶奶蒼白的頭發已十分稀疏,中了風的身子微微顫抖著,她望著爺爺,眼里噙著淚花,嘴唇不停地抖動,輕聲念著:“老頭子,老頭子……”
奶奶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笑瞇瞇地說:“你以為我還是從前的那個老古董呀,現在我也總算開了眼界了。”接著,她滔滔不絕地給我講了老年大學的情況:“我們班個個年紀都在60歲以上,最大的76歲。我們老年大學有書畫、家政、保健等專業,我選了保健,但不是光上保健知識課,也上其他的課,有時事政治課、信息課等等。我上第一課的時候,見到一位姑娘做老師,我還不好意思叫她老師呢。她給我們上課說,現在是信息時代,一年的知識信息和發明的東西,超過以前兩千年的總和。所以,不上老年大學,就是睜眼瞎了。”
這個假期,我又來到鄉下爺爺家,想起爺爺趕時髦的事,便打趣地問道:“爺爺,今年您又趕什么時髦啦?”他嘿嘿一笑,從褲兜里掏出了很時尚的手機,說:“現在‘趕它’嘍! 還可以隨時聽到想聽的流行歌曲呢!”聽了我倆的一問一答,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直到幾束陽光射進屋里,奶奶才回來。只見奶奶額上汗淋淋的,臉上紅潤潤的,真像年輕了十幾歲。我忙問奶奶那么早上哪兒去了。奶奶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說:“你還不知道,我參加了村里的‘老年人鍛煉隊’。這些天來,我們這些老骨頭天天都跑步、打太極拳、扭秧歌,你看,我身上的毛病全沒有了。”說完,奶奶就踢踢腿,扭扭腰,惹得我直笑。但是笑歸笑,我打心眼里為奶奶堅持鍛煉取得成績而感到高興。
行 為
好句晶晶亮
爺爺吃力地拎起熱水瓶,哆嗦著倒起水來,熱水灑了一桌子。
爺爺拄著拐棍,一瘸一跛地邁著很不靈便的步子。
爺爺早已將鞋脫下,高高地挽起褲腿,那雙寬大的、長滿老繭的腳,踏入了冰涼的河中。
爺爺那雙長滿老繭的大手,挑了幾根竹絲,迅速地編了起來。
愛攝影的爺爺,趕忙站在門邊,拍下了這千載難逢的珍貴鏡頭。
外公看到精彩的地方,還講給我聽。他邊說邊模仿里面的動作,那一招一式,還真像那么回事兒。
姥爺赤著腳,挽著褲腳,憋足了勁兒,兩腳用力一蹬,三輪車果然從水坑里爬上來了。

外公端起酒盅看了看,用嘴輕輕地沾了一下,然后說:“這是茅臺酒。”
外公戴上老花鏡,把所有的荸薺仔細地清洗干凈,用小刀小心地把外皮一片一片地削去。
外公最得意的事就是把我抱在膝前,讓我在客人面前表演背詩,聽著客人的夸贊,他會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
清理的那天,外公一會兒給師傅們倒水,一會兒幫著通下水道,里里外外跑來跑去。
外公為了搶救一船的貨物,不顧天寒地凍,毅然跳入河里。
奶奶穿著一件今年最流行的衣服,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眼睛笑得瞇成一條縫,站在鏡子前,左照照,右看看,那滑稽的樣子,令人發笑。
奶奶半閉著眼睛,干枯的手指有節奏地隨著京劇中的節拍敲著桌面,頭也跟著有節奏地晃著,那樣子真好笑!
奶奶揮動著鍋鏟,清脆的鐵器撞擊聲,真像美妙的樂曲。
奶奶纏過足的小腳像一只三角形的小粽子,走起路來一擺一擺,可費力呢。
外婆愣了片刻,好像噎著了,她把拐棍使勁撐著,站起來,顫巍巍地向前挪了幾步。
外婆第一次上臺表演,緊張得連步子也邁不開了。
外婆驚恐不安地看著外公,嘴里就像含了一顆冰糖葫蘆,嗚嗚啦啦了半天也沒說出什么話來。
外婆提著重重的菜籃子,步履蹣跚地向前挪動著,并使勁挺了挺腰板,艱難地過了橋。
姥爺總喜歡讓我坐在他的腿上,用他那雙長滿皺紋的粗糙的手撫摸我的頭,瞇著眼看我。
奶奶更逗,仰著頭,把瓜兒舉得老高,像吹口琴似的拼命地吸著,生怕掉了一滴瓜汁。
只見奶奶跑上前,一把抓住李大哥的手,不由分說就往屋里拉,到了屋里,她又是遞煙,又是倒茶,熱情得不得了。
好段連連看
爺爺真不愧為種瓜能手。你看他不緊不慢地在瓜地里穿梭,挑著好瓜。瞧,他用手輕輕托起一個黃綠相間的大西瓜,拍了拍,又用指肚摸了摸,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有節奏地敲著,瓜便發出“嘭嘭”的聲音。他滿意地點點頭,用手一掐瓜柄,瓜便離蔓到手了。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爺爺家玩,看見爺爺正在寫毛筆字。只見他鋪開白紙,在硯臺里倒上墨汁,調勻,再拿起大頭毛筆熟練地蘸上墨,就開始寫起來。爺爺先在紙的左上角寫上一個有力的女字旁,再寫了一個優美的“子”字,一個剛勁有力的“好”字便躍然紙上。沒多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便神奇地展現在白紙上。爺爺拿起白紙看了看,卻搖了搖頭,覺得不夠滿意,便又拿了一張紙寫起來。
只見爺爺在事先平整好的一小塊地上挖了幾排小坑,然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一撮小花苗和菜秧分開,一只手扶著小苗的莖,另一只手托住小苗根部,將小苗連帶小土塊輕輕地分別放進小坑里。
爺爺很愛聽新聞,每當廣播里播送退休老紅軍的事跡時,爺爺聽得可認真了。只見他頭微微傾斜,嘴微微張開,筷子舉到半空不動了,一字不漏地聽著,明亮的眸子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姥爺和我們住在一起。這樓里的衛生太糟了,樓道三天兩頭地堵,挺平的水泥地上被垃圾鋪了“保護層”,走起路來“咯吱咯吱”地響,真不是滋味。姥爺看不慣了,他自封為“義務樓長”,召集全樓各戶,訂立衛生公約,然后,找出他的文房四寶,抄了六份,從一樓一直貼到六樓,還笑著說:“這是免費的書法展覽。”
奶奶的手總是那么靈巧,她為我們織毛衣時,兩手總是均勻而又飛快地動著。她還經常為我們縫縫補補,拿針的手也總是一上一下飛快地起落著,速度永遠是那么快。
爺爺手中的筆停了下來,懸在空中蕩來蕩去。從他那嚴肅的神情,我知道他正在構思畫面。想了一會兒,爺爺的筆重重一落,同時筆鋒一轉繞了過來。筆上的墨汁似乎受到指揮和操縱,正好落在那里。
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把鞋脫掉,光著潔白的腳丫跟著拾草,可細嫩的腳板被硌得鉆心疼。再看爺爺,拉著大鋤,穩穩當當地向后退著,真像踩在海綿上一樣,那么自然、舒坦,再硬的土塊在他腳下碾,準成碎末。望著爺爺堅實黝黑的腳踝,還有那雙又寬又大的腳板,我真佩服。
這時,只見爺爺坐在他那把磨得發亮的椅子上,聚精會神地檢查著我的作業。他的頭發很稀,多半已經白了,但都很規矩地伏在那有些禿頂的腦袋上。他的鼻梁上架著一副深度的老花鏡,淡淡的眉毛緊緊地擰在一起。
奶奶是做花的能手,她做的花能與剛從花園里剪來的鮮花媲美。一次,我到奶奶家去玩,閑著沒事,就看奶奶做紙花。她從抽屜里拿出一卷粉紅色的皺紙,對折起來,她仔細又熟練地剪下一片片一樣大小的花瓣,然后又剪稍小一點兒的做花骨朵。奶奶又將綠色的皺紙做花葉。她卷好花瓣后,又剪下一絲絲黃皺紙做花蕊,用絲線把花瓣扎緊,然后包上綠葉,插上鉛絲,纏上綠皺紙,一朵漂亮的月季花就展現在我的眼前了。我看了驚嘆不已,打心眼里佩服奶奶的高超手藝。
記得那天外婆看完電視連續劇,已經10點多鐘了,她開始打起瞌睡來。她先是閉上眼睛,然后老花鏡一點一點往下滑,漸漸脫離了鼻梁,滑落到鼻孔下面。接著,響起了均勻的鼾聲,只見她癟著嘴巴往外呼氣,我真怕她把鼻梁上的那顆雀斑也呼出去。
外婆將右腳繃著,向鞋子口里溜進去,筋脈突兀的手緊緊抓著門框,將左腳輕輕抬起,緊繃著的腳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著踩了幾踩,讓自己的腳更舒適,然后滿意地出門了。
心理和性格
好句晶晶亮
幾句貼心話讓爺爺臉上的皺紋像湖面上的漣漪似的漾開來。
爺爺悶悶不樂地坐在那兒,心中沉重得仿佛有千斤擔子壓著。
故人相遇,讓爺爺回憶起痛苦的往事,引起他心頭一陣收縮。
爺爺是個老頑固、老古董,一些莫名其妙的“傳家寶”把他“捆”得結結實實的。
爺爺做事公私分明,他總是告誡當領導的爸爸,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要占公家一點兒便宜。
爺爺特別愛干凈,總是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可爺爺總是那么樸素,連一件新衣服也舍不得買。
爺爺這個人,肚子里點火,鼻孔里就要冒煙,是個急性子。
外公心里亂得不得了,怎么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他不停地撓著頭,眉頭緊緊地皺著。
棋有棋迷,戲有戲迷,可我外公迷的是花,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不折不扣的花迷。

外公愛酒,所以每到商場,他總在賣酒的柜臺前轉悠,看著櫥窗中各種各樣的酒。
姥爺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就像是一只充足了氣的輪胎,硬挺挺的。
聽到鄉音,姥爺的心如風吹動了一池春水,鄉情,絲絲繚繞,寸寸縈懷。
姥爺倒剪著雙臂,在室內來回走著,那焦慮的神情說明他正在思考著一個重大問題。
奶奶看到弟弟還沒回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如何是好。
一聽這話,奶奶再也忍不住,內心的痛苦化作滴滴眼淚流了下來。
奶奶的脾氣特別好,每次爺爺數落她,她總是一聲不吭,直到爺爺消了氣。
奶奶特別熱情善良,左鄰右舍有什么困難,她總是熱心幫忙,大家都說我奶奶是個大好人。
奶奶非常熱愛生活,她雖然年近花甲,體弱多病,卻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
奶奶什么都好,就是太“摳”,每次爸爸給我零花錢,她都要拿走一部分,說是幫我攢著。
姥姥的臉上蕩著笑容,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笑得眼角像淌著蜜。
姥姥心里像燒開了一鍋水,“咕嘟咕嘟”地直翻水花。
姥姥退休了還閑不住,不但養了許多花,還養了很多小動物。
爺爺很愛干凈,不論春夏秋冬,都穿著白襯衫,褲線熨得筆直,皮鞋擦得亮亮的。
外公脾氣特別好,每次外婆沖他發火,他都嘻嘻一笑,從不和外婆生氣。
奶奶板著臉一聲不吭,核桃似的皺紋又深又密。
爺爺的腿像綁了沙袋一樣緩慢而又沉重,臉上顯出了離別前的憂傷。
外婆還真得到了一種滿足,像一個屢經奮戰的斗士終于榮獲了最高勛章一樣。
外婆特別嬌慣我,每當爸爸批評我,她就會幫我求情。
外婆身體不好,視力也不好,然而為了給我交學費,每天早出晚歸地去撿報紙。
好段連連看
爺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蒼白稀疏的頭發整齊地貼在他的兩鬢上方。爺爺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好像有說不盡的快樂。看到我給他敬茶,爺爺眼里更是充滿了慈祥與疼愛。
平時,爺爺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勞樸實,種了一輩子地。嚴寒酷暑,風里雨里,他總是天不亮就起來干活,太陽落了山才帶著滿身泥土回來。爺爺辛辛苦苦養大了五個孩子。打我記事起,難得聽他說上幾句話,就是高興時,比如遇到我這個最小的孫子,也只是笑笑。
別看爺爺年紀一大把,有時他也挺孩子氣的。爺爺是有名的“花癡”,知道哪個時候種哪種花,哪些花喜陰,哪些花喜陽,哪些花得爬架子。我家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都快成花園了,凡是來我家的人都說我家漂亮。有時,我夸那些花好看又好香,爺爺聽到會笑得很自豪,還說我是他的知心人,真不愧是他的好孫女。
爺爺的第三樂是“自得其樂”。爸爸、媽媽都是教師,沒有時間陪他多說話,但爺爺并不寂寞,他每天不是看書就是抄古詩,或是用左手跟右手下棋。爺爺還編書呢,雖然他知道自己編的書不能出版,可他還是編。爺爺曾擔任20多年的校長,他離不開孩子們,退休后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兒,給孩子們講故事,玩猜謎語的游戲,孩子們叫他“好爺爺”。爺爺說:“跟小朋友一起玩兒,會越活越年輕!”
爺爺是40年代的大學生,他上大學不久就參加了地下黨,隨后加入第四野戰軍一路南下打到了海南……我的爸爸在他六歲的時候才見到爺爺。長期的革命工作生活使爺爺養成了十分嚴謹的作風,做事一絲不茍,對人愛憎分明,那種清風傲骨加清晰的工作思路,使他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
人家都說東北人心直口快嗓門大,的確不假。我姥姥就是個典型的東北老太太。她愛說愛笑,愛管閑事,在蒲黃榆那一帶的居民樓里,也算是個“知名人士”。你瞧:每天清晨,她去給孤寡老人張爺爺取奶,邊走邊向人們打著招呼:“她東嬸,你兒子那棉襖我快做完了,今兒下午到我這兒拿吧。”“他大哥,你家要蓋新房吧,晌午我去給你們張羅張羅。”傍晚,當下班自行車的鈴聲響遍居民區時,姥姥又拎著幾捆菜穿行在路上。
奶奶以前學過書法,可很長時間沒有拿毛筆了,現在就連筆畫也得從頭學起。奶奶每次練書法前,總會捧著字帖看上大半天,一邊看,一邊還在紙上點點畫畫。每寫完一個字,她都會和字帖對照一下,有時皺皺眉頭,像是在責備自己,有時又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我的奶奶是個大家閨秀,在三、四十年代屬于那種有錢人家的小姐,上有幾位哥哥,女孩兒只有她一個,受到父母和幾個哥哥的百般寵愛。再加上家庭相對富裕,助長了她那大小姐的脾氣,以致后來雖說解放了,她那大小姐脾氣依然沒有改變,也造就了她要強的性格。
奶奶三天兩頭找姥姥的茬,直到把我姥姥逼回家為止;而姥姥要是一段時間不來我家的話,她就想得要命,讓爸爸去接姥姥來小住,住個兩三天可以,三五天的話,她又要趕人家走。
奶奶雖然也疼孩子,想方設法地給我們做好吃的,繡些漂亮的小衣服和鞋子給我們穿,但就是見不得孩子哭鬧,一旦聽到我們的哭聲,她就往死里打。
上一篇:懟人毒句(罵人不吐臟字的句子)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