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部編版七年級語文補充古詩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訓練及答案)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補充古詩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訓練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導讀11 《論語》十二章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2)傳不習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11 《論語》十二章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2)傳不習乎(          )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

(4)擇其善者而從之(       )

課內品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人不知而不慍(      )

(2)不逾矩(      )

(3)人不堪其憂(      )

(4)不舍晝夜(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選文中的這幾章,有的談學習方法和態度,有的談道德修養和為人處世。請任選一章,談談對你的啟示。

表達交流

5.下面是《論語》中關于“孝”的兩則語錄。比較一下,說說它們共同強調了什么。并結合實際,談談你準備怎樣去做。

(1)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答案

1.(1)誠信 (2)老師傳授的知識 (3)學過的知識

(4)聽從,采納

2.(1)生氣,惱怒 (2)法度 (3)能忍受 (4)舍棄

3.(1)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2)知道這種學問和事業的人比不上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4.示例 不亦樂乎、溫故知新、從心所欲、擇善而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說的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啟示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莫讓年華付水流。

5.強調了孝敬父母不僅是供養他們,給他們物質上的享受,最重要的是要敬重他們,面對他們要面色恭敬、謙和。

示例:在生活中,我準備努力理解父母,并從心底里敬愛他們,不跟父母發脾氣。吃飯時,主動幫忙擺碗筷,讓父母先動筷子;有爭執時,靜心聆聽父母的觀點,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事之前,先與父母商量,努力做到真正的尊敬他們。

8 《世說新語》二則

夯基達標

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與兒女講論文義

B.公欣然曰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相委而去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的意思是還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B.“過中不至”這句話點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陳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辭,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后者是謙辭,是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D.《世說新語》是南朝宋的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課內品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題。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4.當孩子們各自說出飛雪的比喻后,“公大笑樂”,卻并未做評價。你認為這“笑”中有何意味?從中可以看出謝太傅怎樣的性格?

5.作者為什么要在結尾交代謝道韞“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6.品讀文章,不難看出謝太傅和作者都認為謝道韞的回答好。那么你認為哪個回答更好?為什么?

答案

1.“欣然”古今意義相同,都是“高興的樣子”。

2.(1)不一會兒,雪突然下得很大,謝太傅高興地說:“這大雪紛飛的樣子像什么呢?”

(2)友人感到慚愧,下了車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進了家門。

3.B 解析 “過中不至”這句話點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陳太丘。

4.謝太傅的這一“笑”,是對謝道韞才情的贊賞。之所以不說出來,大概是顧及孩子們的感受,從中也可看出謝太傅的慈愛、周到。

5.作者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謝道韞才情的贊賞。

6.我認為謝道韞的回答好。她以柳絮喻雪,既點明了雪花飄舞的情態,又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極富神韻。

18 狼

夯基達標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顧野有麥場(          )

(2)止有剩骨(          )

(3)屠自后斷其股(          )

(4)意暇甚(          )

(5)蓋以誘敵(              )

(6)其一犬坐于前(          )

(7)一狼洞其中(          )

(8)意將隧入(          )

2.把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禽 獸 之 變 詐 幾 何 哉?

課內品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綴行甚遠(      )

(2)弛擔持刀(      )

(3)目似瞑(      )

(4)狼亦黠矣(      )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5.“投以骨”的辦法失敗后,屠戶產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樣的行動?最終結果如何?(用原文語句回答)

綜合性學習

6.結合課堂學習及下列四則材料,談談你對狼的認識及感悟。

材料一 狼,犬科,耳豎立,尾下垂,性兇殘,往往結群傷害禽畜。

材料二 在許多情況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或者饑餓、生病,它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材料三 1907年美國開巴高原一片蔥蘢,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可常常被貪婪的狼暗算。當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時間,消滅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敵,開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國”,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綠色植物。整個高原,綠色消退,枯黃蔓延……后來美國很多地區開始了“請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 由于人類的濫捕濫殺,1875年南極狼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滅絕,1911年白狼在紐芬蘭島滅絕,1917年佛羅里達狼在北美滅絕,1920年新墨西哥狼滅絕,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滅絕,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滅絕……

答案

1..(1)看,視 (2)僅,只 (3)大腿 (4)神情、態度 (5)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6)像狗一樣 (7)挖洞 (8)想,打算

2.(1)譯文:后一只狼停下來了,前一只狼又追上來了。

(2)譯文: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譯文: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

3.(1)連接、緊跟 (2)解除,卸下 (3)閉上眼睛 (4)狡猾 

4. (1)骨頭已經扔完了,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著屠戶)。(2)一只狼正在積薪中打洞,打算從通道進去攻擊屠戶的后面。

5.心理: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行動: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屠自后斷其股。

結果:頃刻兩斃。

6.示例 認識:狼兇殘,食肉,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如果不是因為饑餓、生病,狼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如果沒有狼,食物鏈必然斷裂,目前許多地方的狼已經滅絕,這個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特別的關注。

感悟:動物是人類的生存伙伴,有了它們,世界才會豐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里,動物與人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應和諧共處。

15 誡 子 書

知能演練活用

夯基達標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夫君子之行(        )

(2)儉以養德(        )

(3)非寧靜無以致遠(        )

(4)多不接世(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3.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夫/君子/之行

B.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C.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D.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4.用課文原句填空。

(1)《誡子書》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當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          ”。

(2)《誡子書》全文的中心論點是:          ,          。

(3)《誡子書》中能表現“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課內品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誡子書      誡:告誡。

B.淫慢則不能勵精勵:激勵。

C.非志無以成學志:立志。

D.年與時馳馳:迅速逝去。

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2)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7.閱讀全文,說說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8.讀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表達交流

9.諸葛亮訓誡兒子“儉以養德”,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學校開展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

活動一:從下列材料中任選兩則,參照示例,探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途徑。

材料一 美國得克薩斯州有一條法令:任何酒店、餐館都不得隨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將那些還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種犯罪。

材料二 法國為防止糧食浪費,推出反浪費計劃,從細節著手,提供節約糧食的好政策與好方法,簽訂全國反浪費公約。

材料三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古訓傳達的是對勤儉的倡導,對奢靡的摒棄。

材料四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網友們發起“不剩飯菜,曬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盤行動”,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示例 我選材料四,探究結果:運用公共媒體進行宣傳。

我選    ,探究結果: 

我選    ,探究結果: 

活動二:下面是人們就餐桌上講排場的現象編的順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寫了一則反對餐桌浪費的順口溜,請你把它補充完整。

奢華高檔,才夠誠意;多多點菜,才夠熱情;吃飽還剩,才算闊氣。

經濟實惠,就顯真情;        ,        ;        ,        。

體驗中考

10.(2016湖北宜昌)請根據上下文選擇恰當的選項填空。

當年南開校門側,曾懸一大鏡,鏡旁鐫有箴詞曰:“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①    :勿傲、勿暴、勿怠。②    :宜和、宜靜、宜莊。”學生出入,知所警誡。

A.顏色        B.氣象

答案

1.(1)品德高尚的人 (2)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達到遠大目標 (4)接觸社會,有“用世”的意思

2.(1)不清心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2)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3)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4)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3.D 解析 D項,正確停頓應為: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4.(1)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2)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3)險躁則不能治性

5.B 解析 B項,勵:振奮。

6.(1)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2)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太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傷嘆息,又怎么來得及呢!

7.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意對即可)

8.人在少年時期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發憤圖強,以免“老大徒傷悲”。

9.活動一:示例 ①材料一,立法保障。 

②材料二,制訂反浪費計劃,簽訂反浪費公約。 

③材料三,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活動二:示例: 按需點菜 亦顯熱情 光盤凈碗 盡顯文明

10.①B ②A

4 古代詩歌四首

1.按照提示默寫詩句。

(1)曹操《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灣《次北固山下》中“          ,          ”兩句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

(3)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以“          ,          ”兩句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溫暖。

(4)在我國古典詩歌中,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來抒寫思念之烈或離別之苦,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          ,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觀滄海》描寫了滄海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其中寫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詩的重點,因為這是詩人偉大抱負的寫照。

B.王灣,唐代詩人,他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為人們稱道。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一首絕句。

D.《天凈沙·秋思》寫景由近及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第3-4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詩人在“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里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4.從“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中,你讀出了詩人的哪些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小令,完成第5-6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5.“天凈沙”是    ,“秋思”是    ,《天凈沙·秋思》被譽為“      ”。

6.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7.這首小令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綜合性學習

8.班級開展“古詩苑漫步”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輯古詩】

(1)在“分門別類輯古詩”活動中,有一本詩集收錄了下面幾首詩,請根據它們所反映情感的相近點,給詩集命名。

詩集名稱:《     》

次北固山下王灣

春望杜甫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品詩句】

(2)下列是同學們對上述詩歌的品析,請選出不恰當的一項(  )

A.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生”“入”兩字,形象地表現了時序的變遷、新舊的交替,此聯既寫美景,又含哲理。

B.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搔”,寫解愁的動作;白發“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詩人在離亂傷痛之時,嘆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夕陽西下,崇山峻嶺間,狼煙升起,城門早早關閉。此句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D.小橋流水人家:小橋一座,流水潺潺,幾戶人家,幽靜安適。此句反襯出游蕩他鄉孤獨無助的游子內心的凄涼。

體驗中考

9.(2016四川雅安)下列句子的排列順序準確的一項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詩文中尋個消遣處。

②王維的鄉思亦有畫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從古至今,鄉愁是詩人的惆悵。

④沒有什么再像鄉愁一樣令我悲傷,這么美麗的文字,這么傷感的情懷,只有詩人才能表達。

⑤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答案

1.(1)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2)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3)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4)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D 解析 D項,詩眼應是“斷腸人在天涯”。

3.楊花和子規鳥。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的氣氛。

4.詩人聽說友人將左遷龍標時的惆悵和戀戀不舍之情。

5.曲牌名 題目 秋思之祖

6.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

7.表達了游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鄉的情感。

8.(1)《思親集》或《思鄉集》(包含思念親人、懷念家鄉等意即可)

(2)C 解析 C項,該句營造了一種遼闊荒僻、蕭瑟悲涼的氛圍。

9.C 解析 話題的中心是“鄉愁”與詩歌的關系,首先確立總起句③,①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與③句中的“惆悵”聯系,⑤句緊承①句舉例,②句中的“亦”字最關鍵,應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這么”顯然是在指示前文。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補充古詩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訓練及答案)(1)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815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