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阿彌陀的阿字讀什么音(漳州聲韻學阿彌陀佛的)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我們在聽到有人說“阿彌陀佛”這個詞時,“阿”這個字,有人讀ā,有人讀ē,那么到底應該讀什么才是正確的?
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娿。《爾雅·釋地》大陵曰阿。《玉篇》水岸也,邸也。《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中阿,阿中也。上古漢語可聲歌部,讀作*qa:l,中古漢語果攝影母開口一等歌韻平聲,讀作*?a,佛教從傳入到盛興的年代,在上古漢語晚期到中古漢語的早期之間,這個階段,漢語果攝字主元音幾乎無一例外讀作開口較大的a。彼時“阿彌陀佛”在印度梵語里是怎么讀呢?中國“阿彌陀佛”是“阿彌陀”和“佛陀”兩個詞合并的簡稱,巴利文轉寫是amita(阿彌陀) budha(佛陀)。所以很明顯彼時的梵語和漢語都是讀a。
可是“阿”在現代普通話的讀ē,粵語的讀oo,閩南話讀o,客家話讀oo,又是怎么來的呢?因為amita budha在被譯定為漢字“阿彌陀佛”以后,就脫離了梵語的讀音,按照漢字語音演變規律變化,“阿”字從開口較大的a變成粵語、客家話開口較小較圓的oo,閩南話變為更為扁平的o,北方官話則發為比閩南話發音更為靠后的e。
“阿”在普通話(北方官話),閩南話,粵語,客家話等方言中均有a這個讀音又是怎么回事呢?這個讀音與漢字“阿”并沒有任何淵源,是個無實意的虛詞,詞頭前綴,其來源可能是有很悠久的歷史,但是一直處于有音無字的狀態,到了近代才譯定為“阿”這個漢字,無意間還原了中古漢語果攝字本來的面貌,只是一個巧合。
綜上,“阿彌陀佛”是外來詞,若依漢字來說,普通話讀ē為宜,若想還原梵語真實發音,那就依巴利文讀為amita budha.

漳州蘭水畔明筠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